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二十四节气”申遗与“梅表姐”和时节的约会(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9-14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00- [640x480].jpg
清明也是一个思乡的节气。“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宋代诗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对西湖春景和游客踏青的描写,勾起我对杭州春天的怀念。身在花城的我始终也忘不了花一般的家乡,也惦记着应清明节气开花音讯的风候。它们是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说真的,我时常很困惑,究竟是花应风而开?还是风应花而来?它们之间到底是哪一个更守信地赴约的呢?
第一候代表的花信风是被称为“粲凝瑶华”“烂舒朝 霞”的桐花。
看到这个花名,不禁想起了家乡的梧桐树。花信风的桐花是不是梧桐花呢?记忆中,南山路和北山路两旁都种着许多高大整齐的梧桐树,那宽宽的树枝叶把天空的阳光都遮住了,夏天一身的阴凉,秋天一地的金黄,很美很惬意。可我从来没有留意过它的花是怎样的?是那种满树都是小喇叭花形状似的淡紫色的花朵吗?是一簇一簇地相互簇拥着,悄无声息的在晨风中摇曳着,散发出阵阵幽香的花吗?
我试着寻找解答。原来梧桐是一个通称,它包括了梧桐和泡桐,它们的花朵也各为其主。家乡的梧桐树缘自世界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它属悬铃木科,只是因为叶子似梧桐,才被大家误以为是梧桐。中国梧桐的花朵圆锥花序顶生,四月开花嫩黄,小如枣花;法国梧桐的花朵头状花序球形,似果子而不像我们通常所见的花,最关键的问题是它们和节气花信风的桐花都不搭界,完全是两码事,代表花信风的桐花是指泡桐花。嘿嘿,差点摆了乌龙,张冠李戴了。
“莫道春花已怡尽,点滴桐花春不老。”真正的桐花是怎样的呢?冥思苦想也不记得自己是否见过泡桐树?至少在广东我没有见过。从图片上看它裹着黄褐色星状绒毛,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每朵桐花,由灰青的花萼托起,花分五瓣,好像喇叭,白色紫色的花瓣里面可见紫色的星星点点,泡桐开花时,整个树冠都缀满了花。春风吹过,桐花簌簌作响,花朵纷 纷飘落,正所谓“春风不忘遗落痕,催得桐花半醒来。”据说桐花气微香,味微苦,却也有不少孩子嘻闹的捡拾起地上的泡桐花,掐掉花萼,从花茎根部挤出晶莹的花露,然后把小喇叭放进嘴里轻轻啜吸,想必那花的味道定是很甜的了。桐花开时,正值多雨的季节,漫步在树林中兴许可見到紫中带白的落英与丝丝细雨交织而成的花瓣雨,既诗意又寂寥。可惜,我只有在脑海中想象这个妩媚动人的场景了。
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是被称为“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的麦花。
说来惭愧,虽然我知道麦子有大麦、小麦、燕麦之分,但我没有经历过农村的生活,根本认不清它们的模样,更不知道麦花是怎样的花了。或许,生活在城市的许多人和我一样也不知道吧?(呵呵,为了介绍这些自己不知道的花候,我只有尽力的通过查找资料去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然后纸上谈兵,真是不好意思。)“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读了宋代诗人范大成的《四时田园杂兴》诗,我 知道了麦花开放的时间,问了度娘,我了解到麦子秀穗叫吐花,颜色呈白色和绿色。遗憾的是麦花的花太小了,它不引人注目,还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之一,只开5至30分钟就凋谢了。“花间生命须臾美,孕育丰收满地金。”正是这微不足道的麦花孕育了饱满的麦粒,让小麦成为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给农民带来希望和收获的幸福,也给我们送上营养丰富的面食和舌尖上的享受。
对了,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也来自麦子呢。知道吗?世界大麦80%产量被化为啤酒,灌进人们肚子里了。(1斤大麦大概可以做4~5斤啤酒)。去年我在都柏林参观著名的“健力士啤酒展览馆”时,有幸看到了酿造啤酒的全过程。(首先大麦经过发芽、烘焙、碾碎、与热水混合、然后捣成浆糊、随后虑出液体、并与啤酒花一起煮沸、添加酵 母开始发酵、经过澄清、熟化、最后包装成品。)听着讲解员仔细的介绍,看着巨大的机器滚动着,散发出一股带酸带甜的香味,捧着免费赠送的大大一杯啤酒,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第三候代表的花信风,是被称为“开从绿条”“起絮飘 雪”的柳花。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它没有红艳馨香,也没有楚楚动人的花瓣。它是花吗?苏轼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 词》中道:“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现代有人说从植物学的角度看,轻舞飞扬的杨花并不是花,只是杨柳的种子。但古典诗词中,却都将之称为“杨花”。由于杨柳别情依依,杨花飘浮无依,所以诗人们看到杨花,都不免多情善感,借花兴叹。虽然大多诗词有如“溶溶春水杨花梦”, “随风命似佳人薄”,却也留下了诸如:“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一类洒脱词句,令人对柳花刮目相看。
柳树开的花,呈鹅黄色。柳花熟,随风起,状如飞雪。清明三番花信风里我真正见过的就是柳花。记得有一年暮春时节,我和先生来到南浔这座曾经“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的小镇。眼前的小桥流水、黑瓦白墙、小莲庄、颖园,嘉业堂藏书楼,清代张石铭和张靜江故居都没有让我动情,倒是环绕在河堤边满眼低垂的柳枝被风吹得柳絮满天的景色引起 我的惊讶。正是午膳时分,我们随意的在一家号称“沈家饭店”小饭馆坐下歇息吃饭。虽是“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却有不少柳絮无意似多情地飘落在身上、碗里、躲也躲不开,拨也拨不及。老板娘笑吟吟的陪着不是,我们笑呵呵的照吃不误。
饭后行走在古镇路上,但见整个小镇的空中都飘着柳絮,那柳絮“似雾中花,似风前雪,似雨余云。”无根无依,轻飞乱舞,别有一番神奇情趣。正如北宋著名词人晏殊在《踏莎行》中所道:“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柳花为这个季节平添了一分特有的风情,柳絮给古镇的桃红柳绿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小桥下的河水也被染成了斑斑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9-14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00= [640x480].jpg
现在,我回到我的书房来了。刚刚有一只美丽的小鸟停在阳台的栏杆上,叫的很好听。它歪着头打量着我们,好像不怕人?我靠着落地玻璃门站着,悄悄地用手机拍下它,先生想把它留住,它不愿意,飞走了。我的心突然悸动起来,不知道这鸟儿从何处飞来?也不知道它会飞往何方?人,不也一样?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煙散入五侯家。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郊行即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避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质控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遊衍莫忘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9-14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0 [640x480].jpg


                    (待续·1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9-19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9-2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000 [640x480].jpg

       《谷雨》·健民杭州知青)
水从云下,雨生百谷。风回明庶,春气乾坤。
雨露滋润,生华于野。陶育万物,天地之恩。
布谷鸣啼,春播忙演。青黄相接,拔苗舒身。
莺歌婉转,绿萍始生。牡丹雍容,槐花香薰。
上善若水,上德为公。甘霖润谷,五谷养民。
好雨知时,厚泽九州。好雨净洗,大地无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9-22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00 [640x480].jpg
黄昏时分,我终於下了飞机。
夜幕降临,我坐在电脑前了……
退休后总是在“宅”与“游”之间徘徊,一靜一动。要么日日不出门,与世无爭,要么天天在路上,放飞心情。出发的时候,我查了日历,我希望在今天赶回来。凌晨,在睡梦中被哗哗的雨声吵醒,原本感冒发着低烧昏昏沉沉的我,突然感觉头脑清醒了许多,精神也好多了。我暗暗称奇,这么多日子一直是天公作美日出日落,偏偏今天下雨了,莫非老天爷也在提醒我今天是谷雨?
很累,内心挣扎着,是否能绕过去不写了?真的有点倦了。为甚么要自己难为自己呢?整理完行李,习惯地为自己泡上一杯龙井,闻起来清香依然,只是先前碧绿的茶叶有些发黄了。绿茶要新,不能隔年,即使我把它放在雪柜,味道肯定也不如当年的了。脑子里总觉得今天这个日子和茶有关,依稀记得一句诗“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呵呵,还是放不下谷雨。这节气的文章和绿茶一样,一错过便是隔年,趁着自己还没有彻底厌烦时,抓紧写了吧。
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谷雨是甚么意思?顾名思义是“雨生百谷,春雨可贵”的意思。它是“清明”后反映雨量变化的 一个节气,预示着谷雨时节雨水充足适合榖物生长,旨在提醒农民时雨将降,不要误了农事。
我发现与节气相关的民间流传故事都挺神话的,谷雨也不例外。据古本典籍《淮南子》记载,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辞官外出,遍访九州,造字三年,摆脱了人间没有汉字的苦难。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奖了个金人给他,还号召天下臣民都向他学习。可仓颉思想觉悟很高,他不要金人,只想要五榖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他的功德感动了玉皇大帝,赐给人间一场不平常的暮春喜雨,落下无数黄澄澄的榖米,于是,后人就把这一天定名为谷雨。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有一个水性极好的青年,他生在谷雨,取名叫谷雨。他从洪水中救起一棵牡丹,由此发生了一段和牡丹仙子丹凤姑娘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为了打败祸害人间的秃鹰,谷雨不幸被飞剑刺死。他死的时候正好是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被埋葬在赵老大的百花园中。从此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会开放,表示对谷雨的怀念…… (传说总是那样美丽动人,信不信就由你了。)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古人在谷雨节气留下的诗词中有许多和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先生特别喜好茶叶和茶具的收藏,耳濡目染,我也知道一些有关知识,和茶亦结下不解之缘。说起来中国地大物博,茶叶品种有几千种,名茶也有数十种,喜欢喝甚么茶乃是一种缘分。正所谓“一啄一饮,莫非前定。”我自然是喜欢喝家乡的龙井茶。因为龙井茶的文化含量和底蕴经过历史沉 淀,是其他的茶叶无法企及的,就绿茶而言,龙井茶是当之无愧的国茶。每年初春,是杭州最美的季节,也是龙井新茶上市的时节。从梅家坞、龙井、杨梅岭到更远一些的龙坞、双灵、外桐坞,一个个小茶村,在春日中云遮雾绕,泉水叮咚,伴着龙井清香,醉人心扉。苏东坡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虽然龙井村被乾隆皇帝御封的十八棵茶树可望不可及,但我总是要想方设法托人买几斤明前龙井茶回来。早年去梅家坞农民那里还能买到用纸包着的明前茶,虽然包装简陋,但正宗。近几年买回来的龙井茶包装华丽,里面恐怕就山寨了。假以时日,回到杭州,用虎跑泉的清水冲泡龙井新茶,那靜靜品茶的意境该是何等的优雅,何等的享受……
见到百度资料说谷雨茶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我不敢苟同。绿茶讲究的就是尝新,越新越珍贵,时节不同,档次肯定不同。明前茶是清明前採摘的茶叶,那时节的茶叶非常娇嫩,数量很少,当属极品。谷雨茶,是谷雨时节採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即我们通常说的雨前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雨前茶和明前茶虽不可同日而语,但也算是上品。说实话,这年头喝正宗的雨前茶兴许还容易些,喝真正的明前龙井茶就绝对不容易,差不多是一种奢望了。
谷雨第一候是“萍始生”。萍是浮萍,为绿色藻类,谷雨时雨水丰沛,浮萍也随之大量繁殖,随水飘浮而生,因为浮萍含丰富蛋白质及有机物质,是农家重要的饲料,被认为是节气指标之一,所以成为谷雨的第一候。
谷雨第二候是“鸣鸠拂其羽”。鸠是指斑鸠。鸣鸠,是因为其时鸠春鸣性也,拂羽,因为其时当换羽矣,其羽又甚厚,故梳理。此时,斑鸠不仅鸣叫,更拍动羽翼四处飞翔,好像是在提醒农人在雨生百谷之时不要忘了谷雨种花,也不要误了对雨採茶。
谷雨第三候是“戴任降于桑”。戴任又名戴胜,是一种体态独特的小鸟。它头上戴有一顶醒目的棕栗色羽冠,展开时好象一把花蒲扇,红棕色的体羽,配上洁白的横纹,显得颇具风趣。它会飞到黄河至长江流域一带,常栖息于农家常种植的桑树与麻树之中。北宋欧阳修对此有曰:“陂田绕廓白水满,戴胜咕咕催春耕。”
古代有诗云:“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可惜我二者皆不会,饮茶看花也只是菜鸟水平,所幸现在有度娘,碰到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去问问她。不过这只是一个求知的捷径,并不能解决全部的疑惑。很多时候,答案会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五花八门,真假难辨。有时甚至是幼稚可笑,不知所谓。也有时会找不到答案,或者答非所问,莫名其妙。因此,只能是借鉴百度参考,更多的学问还得靠自己用心的 去学习探索,然后经过了解和消化,才能敲键码字,希望写出来的文章尽可能不要嚼别人吃过的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9-22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00- [640x480].jpg
谷雨节气的花信风是: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孤陋寡闻的我只认识牡丹一种花,其它两种只好现学现说,看我临场发挥了。好在二十四节气只有八个节气有花候之说,要不然,真得练成花痴了。
第一候代表的花信风,是被称为“黄金蕊绽”,“秾姿贵彩” 的“百花之王”——牡丹花。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牡丹盛于唐朝,当时的美女丰满性感,张扬艳丽,用牡丹花来形容最为相宜。牡丹花的花朵硕大,花容端庄,品种繁多,牡丹又名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花、洛阳花等。因唐代李正封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诗句,使“国色天香”成为牡丹的雅号。在江南,牡丹花俗称“谷雨花”,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只有在谷雨时分,牡丹和芍药才显得格外精神和美丽。 可惜我家都是在过年时才买牡丹花回来装扮,图个花开富贵的吉利,谷雨时节反倒是不留意了。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每逢谷雨时节,洛阳牡丹花事必盛。我曾经两次去洛阳参加“牡丹节”,那人头涌涌,牡丹花开的盛况叫人啧啧称奇。之前我以为牡丹花既是雍容华贵的花,肯定十分珍贵,加上牡丹花开时特别脆弱,不小心碰到它,花瓣就纷纷掉落,必然娇生惯养。可在洛阳见到牡丹花多的泛滥成灾,连马路两旁种的都是牡丹花,平凡的如同路边的野花,彻底颠覆了我对牡丹花的印象。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应该是牡丹花的出身并不高贵,它虽然外表娇媚却也曾“历经贫寒”,乾旱和悬崖都能倔强地生长,只是因为武则天的喜爱,才将牡丹从她的家乡移栽御花园,如同它的主子那样从一个寒微的小女子变成整个大唐霸主,当仁不让的成为百花之王。“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牡丹花的传奇故事太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栏露华浓。”牡丹 花的绝世好诗太多,千秋万代也忘不了。无奈我不那麽喜欢牡丹花,在我心目中,梅花才是花王,道一句“感时花溅淚”,一切尽在其中……
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是被称为“青蛟玉骨”“羽盖珠幰”的“沉香密友”——酴醾花。
酴糜,现今写作荼蘼,是蔷薇科悬钩子蔷薇的雅称。半常绿蔓生小灌木,有绿色攀缘茎,茎上有钩状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若以高架牵引藤蔓,可如蔷薇花一样,成为优美的花境。荼蘼有独步春、白蔓君、佛见笑、百宜枝、 琼绶带、雪缨珞、沉香密友等别名,花香怡人,初夏盛开。
经常见到这样的诗:“开到荼蘼花事了”,为甚麽会这样说呢?虽然我知道字面意思,可没往深处去研究,今天总算被花信风吹醒了。苏轼曾有诗云:“荼靡不爭春,寂寞开最晚。”荼蘼花一般开在暮春。是花季最后盛放的鲜花,茶蘼花开过之后,春天就要宣告结束,所以荼蘼的花语叫作“末路之美”。花开花谢,犹如人生之沧桑,起伏如浪,高低似波。世间所有繁华,都抵不过时光的力量,总是要败谢。任你开到荼蘼,爱到极致,留到深处……
第三候代表的花信风,是被称为“紫丝晕粉”、“绿罗布叶”的“金铃子”之花——楝花。
楝花不太被人所知,但若说它就是苦楝花,你是否会豁然开朗呢?它是我国的乡土树种,是与椿树相似的一种落叶乔木。楝树又名苦楝、翠树、紫花树、森树、楝枣树、花心树、苦辣树、洋花树等。它异名繁多,是一种花叶俱美的观赏树。《台湾通史》载有“楝俗称苦楝,以子苦也,晚春开花,朵小色绛,一穗数十朵,植之易长,材可制器。” 日本人山崎青树所著的《草木染染料植物图鉴》中即列有“旃檀”一种,日名“旃檀”即苦楝,低海拔处处可见,实为极方便取得的染料植物。(此番介绍或许有些啰嗦乏味,却也省略不得。)
每年四五月间,楝花便在和风细雨中盛开了。近代诗人俞平伯在《棟花》中道:“天气清和四月中,门前吹到棟花风。南来初识亭亭树,淡紫花开细叶浓。”想象着那一丛丛淡紫色的小花,缀满枝头,不仅满树绚烂夺目,别有风致,而且芳香馥郁,沁人心脾。“一蓓数朵,满树可观。”怎麽不令人陶醉之中呢。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此花有雌雄两种,雄者无子,根赤有毒,服之使人吐不能止,时有至死者;雌者有子,根白微毒,入药当用雌者。”若要採摘服用,你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千万别弄错了,性命交关哦。
“小寒”开始至“谷雨”,从第一番的梅花到最后一番的楝花,“二十四番风后,绿阴芳草长亭”楝花开罢,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我也从花海中游出来了。
看过一本书,作者对花颇有研究,他说百花有百态:“牡丹雍容,富贵之态;莲花高洁,君子之态;菊花淡雅,隐士之态;梅花凌寒,节烈之态;桃花明艳,丽人之态;海棠妩媚.贵妃之态……又有山茶鲜妍、瑞香芬烈、玫瑰旖旎、水仙清绝……更有梨花瘦、玉簪寒、丁香愁、杏花娇……”
似这般“春欲半,堆砌落花千片。”的美妙词汇我是万万想不周全,堆砌不了的,借此欣赏一下便是极好了。 那么,不妨再欣赏一下与谷雨节气有关的古诗如何?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唐·龙兴寺高僧齐己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石垂封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芍药》
唐·王贞白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9-2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0 [640x480].jpg


                           (待续·2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9-25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7-10-2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000 [640x480].jpg

                                             《立夏》·健民杭州知青)
丽乎中天,维为立夏。天地气交,万物以昌。
斗指东南,阳火升腾。在天为日,在地为光。
红紫成尘,麦风如浪。百草并秀,梅青杏黄。
蛙鼓水田,蝉鸣槐荫。藕花珠缀,蔷薇飘香。
日新其德,慈光普照。与时俱进,大德无疆。
日修其业,克己守礼。弘道养正,至善恒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1 0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