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5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1-5 12:18 编辑

      1038.儒勒·凡尔纳:
     (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为主,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的系列作品集一举成名。代表作三部曲为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他的主要作品涉及了两个背景:十九世纪末期的世界,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八十天环游地球》《沙皇的信使》等,和想象中的世界,如:《太阳系历险记》、《征服者罗比尔》等。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658种。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法语作家。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1-6 15:08 编辑

      1039.阿尔丰斯·都德:
     (1840~1897),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6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1-6 15:09 编辑

      1040.左拉:
     (1840-1902),法国职业作家,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袖。代表作品: 《萌芽》《娜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41.斯特芳·马拉美:
     (1842-1898),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 著有《诗与散文》,诗集《徜徉集》等。 其中长诗《希罗狄亚德》《牧神的午后》是他著名的代表作。
      马拉美的诗歌幽晦而神秘,将世态的坎坷、变故变成了语言的柔韧飘逸的舞姿,将心灵的甘苦演变成天籁般的音韵意趣。在近40年的诗歌生涯中,他天才的火焰,擦亮了无数颗热爱诗歌的灵魂,尤其是许许多多年轻人的心灵,无不被他语言的幽闭、奢华、孤傲,以及浩美所折服。
      马拉美的诗歌特点:1.追求语言美、句法多变化和音乐性,确立了自由诗的形式;2.诗歌有多种象征含义,导致晦涩难懂;3.具有深奥的哲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6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1-6 22:12 编辑

      1042.阿纳托尔·法朗士:
     (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法朗士的散文平如秋水,含蓄隽永,韵味深长。192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诗集《金色诗篇》《希尔维斯特·波纳尔的罪行》《文艺生活》《黛丝》《鹅掌女王烤肉店》《红百合》,长篇四部曲《现代史话》,短篇小说《克兰比尔》,长篇小说《在白石上》《企鹅岛》《霞娜·达克传》《诸神渴了》《天使的反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7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1-7 05:51 编辑

      1043.居伊·德·莫泊桑:
     (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短篇小说将近300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莫泊桑早年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 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
      代表作品: 《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1-7 15:16 编辑

      1044.罗曼·罗兰:
     (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兰的初期创作活动集中于历史剧的创作。进入20世纪,他连续写下了3部他心目中“英雄”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他的长篇小说有《约翰·克里斯朵夫》《白利与露丝》《母与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1-7 21:44 编辑

      1045.马塞尔·普鲁斯特:
     (1871-1922),法国小说家,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代表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8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1-8 06:12 编辑

      1046.莫里亚克:
     (1885-1970),法国作家。出身于信奉天主教家庭。少年时期起就热衷于宗教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学毕业后,考进巴黎文献典籍学校,从事文学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伍当医护助理,不久,因病退伍。停战后继续笔耕不辍。一生创作甚丰,写了100卷以上各种体裁的作品,计小说 26部(其中4部为短篇小说集),诗集5本,剧本4个,文艺理论 、日记、政论、传记、回忆录、随笔等几十本。
      代表作品: 《脏猴儿》、《加利加伊》、《羔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1-8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1-8 12:14 编辑

      1047.让·保罗·萨特:
     (1905—1980),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专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存在与虚无》。
      文学作品:《对偶发性的论述》、《论心灵的孤独》、《忧郁症》、《安东纳·洛根丁的奇特冒险》、《恶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5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