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文学小常识

  [复制链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5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997.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1866-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尤以科幻小说创作闻名于世。1895年出版《时间机器》一举成名,随后又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多部科幻小说。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和预言家,曾是费边社的重要成员,会晤过罗斯福和斯大林,撰写了《基普斯》、《托诺-邦盖》、《波里先生和他的历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预测》、《世界史纲》等大量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作品。他晚年的作品转向了灵魂、宗教、道德等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6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26 06:29 编辑

      998.约翰·高尔斯华绥:
     (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律系。《岛国的法利赛人》问世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发表的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和第一个剧本《银盒》给作者带来了广泛的声誉,确立了高尔斯华绥文坛上的地位。此后他又发表了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钥匙》《天鹅之歌》和《尾声》三部曲:《女侍》《开花的荒野》《河那边》。其中前两个三部曲各有两个短篇插曲。戏剧作品有《银盒》《斗争》《正义》《鸽子》《皮肤游戏》和《忠诚》等。
      他一生共创作了17部小说、26个剧本、12个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和书信集。生前曾获美国许多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担任过国际笔会会长。他的小说不采用离奇怪诞的夸张手法,而是在真实的描绘中透露作者的褒贬。他注意塑造典型性格,文笔自然流畅,故事情节跌宕有致。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999.伯特兰·罗素:
     (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26 17:56 编辑

     1000.弗吉尼亚·伍尔芙:
     (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复杂的家庭背景,这个10口之家、两群年龄与性格不合的子女经常发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伍尔芙同母异父的两位兄长对她的伤害给她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创伤。
       1895年母亲去世之后,她第一次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存在的瞬间》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曾遭受同母异父的哥哥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的性侵犯。昆汀贝尔认为,弗吉尼娅的神经错乱和自杀前的幻听,和弗吉尼亚少女时期遭受的精神创伤导致无法愈合的伤口有关。事实上,弗吉尼亚成人后非常厌恶性生活,更不愿生儿育女,对于同性的依恋甚至一度成为她感情世界里的重心。诚然对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里复杂多变的情感关系,并不能以常人的眼光等闲看待,即便如此,弗吉尼亚的情感状态依然被认为是出格的。她不可救药地依恋着姐姐瓦奈萨,甚至采用一种最为出人意料的极端方式——和姐夫克莱夫调情,并以其作为自己的感情替身或者说傀儡。弗吉尼亚和瓦奈萨,在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始终是被关注的焦点,不论生前还是死后,除了她们的艺术才华,还有她们的生活隐私。
      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后来以她们和几位朋友为中心创立了布卢姆茨伯里派文人团体。
      她在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在某种程度上说,弗吉尼亚是上帝的弃儿,母亲、父亲相继病逝,是她难以承受的打击。她的小说《达洛威夫人》中即充满了对病态幻觉的真实生动的描绘,可以说是她的精神写照。弗吉尼亚不幸的生活经历,使她如含羞草一般敏感,又如玻璃般的易碎,她是优雅的,又是神经质的,一生都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有人这样描述弗吉尼亚,准确地把握住她的精神气质:“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
      1915年,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出版,其后的作品都深受评论界和读者喜爱。大部分作品都是由自己成立的“贺加斯岀版”推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1001.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1874-1965),1883年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2年他十八岁,去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了一年。在那儿,他接触到德国哲学史家昆诺·费希尔的哲学思想和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新戏剧潮流。同年返回英国,在伦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当了六个星期的练习生,随后即进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为期五年的习医生涯,不仅使他有机会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而且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即根据他作为见习医生在贫民区为产妇接生时的见闻用自然主义手法写成。
      他的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基调超然,带讽刺和怜悯意味,在国内外拥有大量读者。著名的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卡苏里那树》、《阿金》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7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27 06:03 编辑

      1002.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1885-1930),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生于一个煤矿工人家庭。年轻时当过教师。劳伦斯创作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影响。
      他的小说《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核心内容,都围绕性生活展开,劳伦斯把人的性欲意图,看成是引起一切生活现象的根源。劳伦斯也有其他题材的小说,如《亚伦之杖》《袋鼠》等,诗集有《爱诗及其他》《爱神》《如意花》等。
      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写了色情,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评。但他在作品中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因此,从他生前直到迄今为止,他的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
      劳伦斯的父亲是矿工,缺少教育;母亲出身上流社会,有良好的修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经常吵吵闹闹。但这种差异使劳伦斯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从母亲那里至高无上的关怀。也许是母亲过分溺爱,劳伦斯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们相互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的爱,同时又是母亲与儿子的爱。我们俩就像一个人,彼此那样敏感,我们之间不要语言。这挺可怕,弄得我有些方面不正常。”
      劳伦斯是最富想象力的作家,他如不过早地逝世,肯定会有更惊世的作品问世,也许更会被列为禁书。
      他是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他的早期诗歌大多带有自传性质,而到了中期,劳伦斯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界,他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鸟兽花草的热爱。在劳伦斯的晚期诗歌中。他主要表达了对死亡和重生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7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27 10:14 编辑

      1003.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1888-1965),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父是牧师,曾任大学校长。父亲经商,母亲是诗人,写过宗教诗歌。
      艾略特1906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后去法国巴黎大学学哲学,印度哲学和梵文。1914年起定居英国教书和当职员。1915年在德国学习, 因战争中辍。这时他写完关于英国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布拉德莱的博士论文。1916年在伦敦海格特学校教授拉丁文和法文。1920年在劳德德银行当职员。 曾担任先锋派杂志《自我中心者》的助理编辑。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并任主编。这是当时一种有影响的高质量的国际性的刊物, 并以其书评著称。1948年因《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1922-1929年是艾略特创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诗歌的技巧和内容趋向复杂化。代表作《荒原》《空心人》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人是空心人,头脑里塞满了稻草,人的声音“完全没有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而整个世界将在“嘘”的一声中结束。空心人是失去灵魂的现代人的象征。
      1929年以后,艾略特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他的长诗《灰星期三》宗教色彩浓厚,作者试图在宗教中寻求解脱。《四个四重奏》是他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这是一组用四个地点为标题的哲学宗教冥想诗歌。《烧毁了的诺顿》指一座英国乡间住宅遗址,《东柯克》是艾略特的祖先在英国居住的村庄,《干萨尔维奇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边的一处礁石,《小吉丁》是17世纪英国内战时国教徒的小教堂。这些地方都是诗人认为值得纪念的地方。每一首诗都模仿贝多芬的四重奏,有5个乐章。诗歌抒发人生的幻灭感,宣扬基督教的谦卑和灵魂自救。这是艾略特的登峰造极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7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27 15:56 编辑

      1004.奥斯卡·王尔德:
     (1854-1900),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他一生中就写过九篇童话,每一篇都是精华,他的童话作品集有,《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石榴屋》 ,最著名的童话为《巨人的花园》《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最体现王尔德才华的,不是童话,也不是短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等长篇小说,以及《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莎乐美》等戏剧作品,其戏剧作品堪称一时之绝唱。
      1900年信奉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病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去世,终年46岁。他在巴黎的墓地,按照他在诗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成了一座小小的狮身人面像,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7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27 21:35 编辑

      1005.乔治·伯纳·萧:
     (1856—1950)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萧伯纳的爱情观:“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系,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个人没有培养出深层关系,感情就容易动摇、变心,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拥有稳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爱上一个人不需要靠努力,只需要靠‘际遇’,是上天的安排,但是‘持续地爱一个人’就要靠‘努力’,在爱情的经营中,顺畅运转的要素就是沟通、体谅、包容与自制。有许多人总是被‘际遇’所迷惑与苦恼,意念不停、欲念不断、争逐不散,而忘了培养经营感情的能力才是幸福的关键。所以不要去追问到底谁才是我的,而是问在眼前的伴侣关系中,我能努力到什么程度、成长到什么程度,若没有培养出经营幸福的能力,就算真的出现在你身边,幸福依然会错过的,而活在犹豫与遗憾当中,这不就是许多‘爱情虚无症’的遭遇与心态吗?”
      萧伯纳的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敢于触及社会最本质的问题。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思想。萧伯纳的戏剧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语警名脱口而出。他的最著名的剧作有:《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真相毕露》等。其喜剧作品《卖花女》因被改编为音乐剧《窈窕淑女》该音乐剧又被好莱坞改编为同名卖座电影而家喻户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0-28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10-28 06:03 编辑

      1006.威廉·巴特勒·叶芝:
     (1865~1939),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创作丰富,备受敬仰。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
      叶芝早年的创作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例如他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曙光》,便属于此风格。晚年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叶芝不仅仅是艾比剧院的决策者之一,也曾担任爱尔兰国会参议员一职。他十分重视自己的这些社会职务,他是爱尔兰参议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奋者。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用鼓舞人心的诗篇,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5 10: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