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038|回复: 0

(1726)说说125中(6)

[复制链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8-6-28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26)说说125中(6)
      我必须坦诚地、直率地承认,我不是先知先觉,认识水平不高。我1973年到1975年在125中当老师的时候,我是拥护当时的文化大革命的,坚信毛主席党中央没有错,也不会错。作为年青教师,又是共青团的干部,我必须按校领导和教委领导的指示认真工作。
    当体育老师不久,从上到下开始批林整风,传达中央关于林彪事件的一系列文件。学校抽调我参加关于“毛主席给江青的信”、毛主席庐山会议“我的一点意见”的宣讲。当时的学生只愿意玩,不关心时事政治,很多学生对政治形势的认识是一问三不知。老师费很大力讲解,学生根本不愿听。特别是1974年以后,运动升级,开始批林批孔,批儒家,批《水浒》,批宋江。我们老师都没那些学问,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生更是云山雾罩,稀里糊涂。但上级有文件,学校有要求,不办不行。于是,我费劲巴拉找资料,照流行的话,撰写辅导讲稿,并搞了一些讲座。基本上是,我在台上讲,下边的学生不是交头接耳嗡嗡地说话,就是窜来窜去。
    现在看来,文革最大的害处是对文化、信仰、道德、素质的摧残。从1966年文革开始到1976年结束的十年间入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生,学业空泛无用的多,扎实有用的少。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连我这样的老三届初中毕业生凭老底子都能考上黑龙江大学,可是我教过的1973至1975届毕业的学生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
教育的缺失和损害造成学校无休止的混乱。怎么管也无济于事。
    有次两个学生打架,一个打人,一个被打得头破血流。打人的家长是省政府保卫部门的负责人,我电话怎么请他来也请不动。我急眼了:“再不来,要出人命了!”过一会,来辆伏尔加轿车,家长带几个随从来了。我不跟他废话:“赶紧去医院。明天上午来学校向我报告治疗结果。我今晚有约会。”转身我就走了。第二天家长客客气气向我赔不是。其实那天晚上我没有约会,我和李军还没处朋友呢。
    当时的教育乱象在全国是普遍的。
    中央教育局在朝阳办学习班,研究教育问题。提出要整顿。层层传达。1975年4月,哈市南岗区教育局在125中抓试点,南岗公安分局配合。由我具体负责,对来自全校各班老师提出的顽劣学生举办教育学习班。总计32人。南岗分局的同志每天驾驶三轮摩托来校。有他们坐镇,一周的学习班办的顺利。每天学习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我尽我的能力,通俗讲解,让他们听的进去。现在看,当时办学习班对顽劣学生是个有效的警戒、改造和挽救。后来这些学生有参军的,有工作的,有做生意的,没有做牢的。毛泽东时代的干部绝大多数善始善终,没有像现在,县级干部以上的老虎苍蝇被处理上百万。
    前几年遇见一个在125中教育学习班学习过的同学,他说:“管老师,我佩服你。”我又懵圈了。他说:“办班那天,你用抹布沾水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开班的字,用粉笔勾勒出来,那字写的潇洒,漂亮。”感谢师校,学了几天书法课!
    1975年5月16日,星期五,中午。(我所以记的这样准确,是因为我有写日记的习惯。《说说125中》的系列报道都是根据日记写的,没有虚构的)我回家,有老师突然到我家通知我,说省革委领导傅奎青要召见125中的领导和老师,已通知了朱莲芳校长和工宣队指导员李玉光。同时要我也去。
    午饭没吃,我赶紧走到离家不太远的中山路107,省革委办公地。把门的向我要介绍信。没有。要工作证。没有(在125中两年多,还真没办过工作证)。看我穿的像上访人员的装束,把门的问,那你来干什么?我说:“我不知道,是傅奎青政委要我们来的。”打电话,果然如此。把门的很客气地让我进去。在二楼第三会议室,朱校长和李指导员已经到了。我见到了省领导傅奎青,还有赵去非、省公安局的周局长、省教委的两个人。朱校长、李指导员汇报了125中办学生学习班的情况。得知我是教师团支部的书记,又是教育组的副组长,傅奎青要我也说说。
    我大胆地问:“要听真话还是听假话?”傅奎青严肃地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说:“听假话,我按报纸的话说。听真话,我说实情。”傅奎青不假思索:“听真话。”我说:“离省革委不远的125中现在像鸟笼子。整个三楼大部分教室、办公室的玻璃都被砸坏了。学生普遍不愿意学习,不好好学习文化课。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太深了。”我讲了一些具体的事例。
    傅奎青忧心忡忡。他指示说,办学习班,解决顽劣是对的。但不要激化矛盾。学生没管好,社会、家庭有责任,老师有直接责任。老师要大胆管,但不要师道尊严,不搞管、卡、压,也不能放任不管。看来管好教育是长期任务。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调到《党的生活》当记者的我陪总编姜照远去南京拜访老首长,已调南京军区的傅奎青政委。我说起当年的召见,他说:“小伙子,你真敢说。”
    其实,从小学、中学、下乡到大学、杂志社,除了在125中当过芝麻大的“官”敢管点事外,在其他岗位,面对上下级、同事之间复杂的人事关系,我一向是低调行事,不挑别人毛病,不计较,不在意,遇事情况不明靠保持沉默,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那是后话,这里不表。
    办了顽劣学生教育学习班之后,省、市、区教育局,一些中学,外地一些学校都有来125中学习的。我经常接待来访者,介绍办班情况。我们也走访了哈市3中、7中、9中、13中、17中、19中、32中、47中、69中、73中、124中等学校,取经(我现在还保留着大量的参观学习记录)。见到了我们师范专科学校不少同学,交谈起来,各校面临的教育问题和现状,都差不多。
    1975年5月21日星期三下午,在全省曾经被“炮轰”但并没有被打倒的省公安厅领导赵去非率省各地公安局长前来125中参观指导。临时职业“调换”,我带领青年教师担负“保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4 14: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