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7225|回复: 51

戏缘

[复制链接]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第一章:缘起
(1)           纯粹是个人爱好
(2)           进入一个集体
(3)           那一阵子
  第二章:缘展
(1)           人员的增多
(2)           规矩的形成
(3)           核心的确立
  第三章:缘盛
(1)           聚会
(2)           演出一
(3)           演出二
(4)           演出三
  第四章:缘续
(1)      由多到少,由少到多
(2)      个人的一点贡献
(3)      外面的经验
(4)      还得往前走
(5)      正义路的结束
(6)      公园的乐趣
(7)      西城区文化馆的苦乐
(8)      人员的变化和场地的变迁
(9)      路在继续
(10)              家里面的活动
第五章:缘员
(1) 角儿
(2) 里子
(3) 龙套
(4) 来宾[/ali什么牌子的爽肤水好祛痘丰胸品牌评价精油怎样快速瘦腿眼影左旋肉碱排行榜睫毛膏眼角细纹有效的网点分布防晒补水护肤品排行榜眼影去角质产品哪个好去皱牙膏洁牙产品什么牌子好外用减肥深层清洁面膜哪种好gn]
(5) 其他
(6) 新成员
第六章:缘录
(1)    成员简介
(2)    戏缘大事记
(3)    2003年10月3日全国戏迷聚会节目单
(4)    2006年6月4日演出节目单
(5)    演出以及活动相片选
(6)    戏缘活动记录(1-200次)及其纪实
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活动已经有二百次了,时间也整整五年了,其间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很多事情,总想把他们写出来,于是去年在《京艺见闻录》中第二章专门写了自己参加社团的一些事情,但其实并不是非常详细,很多事情和人在此后又发生了或者出现了,于是便又有点坐不住,打算写些文字纪念一下。
   虽然说自己资格比其他人都老,现在看来,我应该算最先参加活动的,但是很多事情我并不明白,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其中的玄妙,但是我也不会因此去问的,因为答案肯定不相同,且人家未必愿意把这些事情前因后果都告诉你,我于是只好站在自己角度,利用自己的分析能力来判断分析整件事情,所以一定会存在着不客观的地方。
   很多人不赞成我写这样的文字,因为会得罪很多人,虽然也许是善意的,但是假如赞美还就算了,可是要是说到了某人不足,势必会令他不开心,甚至迁怒于我,我又何必自讨苦吃呢?
   可是我并不怕这些,我是一个向来非常任性的人,且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完成,不管期间有多少困难和曲折,我只要决定做到,就一定做到,这也是我为数不多的一个优点,也因此我能长期参加活动,对所描写的人物和事情提供了真实可靠性。
   我不喜欢戏说某人,和京剧艺术论坛上的东城兄作的《京剧名家大忽悠》不大一样,我只对自己身边接触的人比较熟悉,也只知道他们的一些趣闻逸事,所以我只能对他们进行较为真实详尽的描写。
   最后要说的是我在文字中一般采取人物的网名或代名,因为假如用真名的确会令很多人不开心,我还是采取较为缓和的方式吧,希望大家能够原谅。
   假如能从中体会并知道一些,那就够了,而如果因此望文生义,对我乃至别人有了不好的想法,那么一切都是自己寻找来得。
   其中的错误希望社里面的老人能够提供,毕竟很多事情,我也不能全记忆准确。
                                            小宇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缘起
(1)        纯粹是个人爱好
   我喜欢京剧由来已久,算起来也有二十来个年头了,而我到今天也只有三十一岁。
   那么有人就说:“这么小的孩子对京剧能知道什么呢?”的确,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知道什么京剧呢?也许是因为家庭的熏陶,毕竟我的母亲和我的祖父都是戏迷,且都是传统戏的戏迷,于是我从很小就听到了他们的演唱,心中感到这是多么好听的东西啊,也就从此慢慢地喜欢上了京剧。
   记得当时磁带还是占有音像制品主要部分的时候,我家买来的第一盘磁带就是《京剧名家精粹》,于是天天播放,我便随着里面根本听不明白的戏词和角色乱唱了起来,什么“苏三离了”,什么“你言道”,小小年纪的我仿佛真的会唱了,但是却对行当角色知之甚少,居然认为《望江亭》是裘盛戎先生演唱的,把马派代表作《淮河营》说成了谭富英先生的代表作,现在看来,真是可发一笑。
   不过当时却听到了很多段子和很多戏曲界的故事,因为母亲是个李少春加麒派戏迷,祖父是个马派戏迷,他们经常给我讲述很多这些京剧艺术家的故事,我于是很小就知道了一些梨园的趣事,也就使得有人说我从小就跟个老头一样,可能就是因此吧。
   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假如爱好什么,这个爱好可能会伴随我终身一辈子,任凭别人对我的议论,京剧就是这样。
   起先我只是跟随着电台播放的京剧演唱,后来我打算把这些好听的段子录制下来,于是老爸从国外带回来的tdk空白录音带就都被我录制了京剧,而其中老生最多,因为无论是祖父还是母亲,都最喜欢老生的唱段,于是我经常录制,其中有电台录音,还有电视台的戏曲晚会,记忆最清楚的是录《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开幕式演出》被我们录制了下来,还特意为《珠帘寨》戏词讨论了很长时间。
   可是这些远远没有满足我的需要,于是我开始了到现在还在进行的购买工作,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买的第一盘磁带就是北京京剧院的《群英会•借东风》,还有一盘是《裘盛戎唱腔选4》,我之所以没有买前几盘是因为自己多半都听过(这是指《裘盛戎唱腔选》这盘磁带说得),而后我家的京剧磁带越来越多,到现在看已经有了百余盘。
   此外我还把所有其他买来的空白磁带和歌曲磁带录制了京剧,前年我自己作过一个统计,也就是自己录制磁带剧目统计,粗略看也有五六十盘,这些多是我从七八岁到中学时候所录制,虽然有些已经坏了,但是却渗透着很多心血,如我录制的管韵华的《双狮图》和李盛藻的《反徐州》都是在深夜十一点四十五分录的,当时我不顾困乏,最终录了下来,现在看这两段也成为了珍品,还有《京剧流派讲座》的录音,我虽然有的没有录上,但断断续续也录制了二三十盘,如果现在能转成mp3的话,将是非常珍贵的。
   后来中央第三套节目经常播放音配象,于是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家中的很多录像带也被我录制成为了京剧音配象,而在逛商场的时候,我也会看到很多音配象的录像带,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我没有买,可是心中一直渴望着得到这些。
   但是非常可惜,我没有跟人学过,于是我的演唱水平一直是非常低下的,毕竟在自己同龄人中喜欢京剧的人数真是太少了,我对京剧的爱好也被很多同学嘲笑和讥讽,不过我并没有因此彷徨和伤心,反而令我对京剧的热爱程度有增无减,这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也是因为使得我认为年轻人喜欢京剧的一定是非常少的,又因为自己听的段子和看的段子(这个看都是家中电视转播)一定没有同龄人可以超过,于是乎自己心中就未免得意,家人说自己唱得不好听,也毫不理会,因为我当时觉着自己可能是年轻人中会京剧最多的。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第一位京剧网友,他就是上海的凤点头哥哥。
   那时候的我已经开始买了一些京剧其他类型的音像制品了,但是还是以磁带为主,而我却惊奇地发现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经常出一些令我感到欣喜的磁带,当初在北辰购物中心看到《林树森老唱片》的时候,我简直激动极了,因为我虽然喜欢京剧,但是更多喜欢的是解放前的老唱片,而后《王少楼老唱片》《马连良老唱片》磁带我都买到了,使得我对中国唱片上海公司越来越感兴趣,便在网上搜索,可惜一无所获。
   心有不甘的我于是继续到处打听,结果得知中国唱片上海公司要出一套京剧老唱片的CD,名字叫做《京剧大典》。
   我顿时感到无限兴奋,因为以前我一直在到处买这样的东西,我曾经信誓旦旦地买了一套《京剧有声大考》的磁带,可是还是感觉没有过瘾,当时虽然我也上网,可是却不懂得下载,其实那时候就有很多老唱片是可以下载的(我指的是梨园这个网站,但是我并不知道)。
   可我并不知道这套《京剧大典》怎么能买到啊,我是个急性子,很想知道其具体内容,于是在多方查询后,我知道了凤点头哥哥的电话,于是便和他联系上了。
   当时我话很多,谈了很多自己知道的,凤哥哥都耐心给我做了解释,并且答应帮助我买到这套CD,而且还介绍了一个他所在的京剧网站,而这个电话一直到我手机没有了钱我才把它挂上,却至今难忘,而凤点头哥哥也使得我永远难以忘记。
   于是我到了凤哥哥所说得那个网站,注册了“宇希先生”的名字,把自己的一些对京剧看法发表在了上面,而从此结识了大外、黄熊、qyzz、小贝等上海戏迷,其中我和小贝姐姐话最多,她还加了我的qq号码,并且最终在秋思哥哥和明月楼妹妹的帮助下,我如愿以偿地买到了《京剧大典》。
   而此时我对上京剧网站也感到了浓厚兴趣,又发现了中国京剧论坛,在上面也发了言,当然由于自己的目空一切和封闭作风,受到了很多人善意的批评,从而结识了更多戏迷,且多为年轻人。
   但是当时在我心中,我只是认为凤点头哥哥比我强,其余年轻人对京剧知道得很少,所以也就反唇相讥,搞得在中国京剧论坛臭名昭著,乃至最终败下阵来。
   还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京剧艺术论坛,于是我在一个中午注册了名字,继续大言不惭地吹嘘自己的能耐,仿佛自己本事很多且很大,然而自己水平非常差。
   现在看来,我虽然对自己自大的毛病有所改正,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在论坛上很多人并不知道原先的我是多么猖狂和狂妄,也不知道我是多么封闭,因为我当时对老唱片很喜欢,而年轻演员的唱戏,我是排斥的。
   虽然我现在改了很多,能够宽容许多年轻演员,可其实我主流还是比较喜欢老唱片和那些艺术家的演唱的,不过我最近对旦角开始有所偏好(我最初喜欢是老生,而后是生行,接着是花脸,一直对扭扭捏捏的旦行不大感兴趣),也许是现在的旦角演员多半美丽吧,我于是才动了色心,不管怎么样,现在我对京剧开始做到了全行当的喜欢,这倒是一件好事情。
   不过演唱水平,由于根本没有学过,也根本没有听过其他网友的演唱,我仍旧沉醉在自吹自擂中,毫不理会别人对我的议论,可事实上唱得真很好吗?
   我并不知道,因为当时没有人告诉我答案,同时我也感到很苦闷,因为没有人和自己能够玩到一起,当时到了周末,除了去买些京剧音像制品或者写字外,我大多数时间是闷在家中的。
   这时候有人主动找我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2)        进入了一个集体
   这个人就是快乐神仙哥哥,和我一个姓,我们最初的相识还是从qq上面,我在和他聊天,他并且把自己演唱的《锁鳞囊》中“当日里”一段传给了我(很可惜这段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而后我们就经常电话联系,但是由于我没有演唱,加上平时掌握了一些京剧知识,结果善良的哥哥被我欺骗了,认为我一定很了不起。
   前年九月的第一个周末,我参加了这个最初只有五个人组成的戏迷集体,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活动,从此我就和这个集体有了不解之缘,使得我一步一步最终成为了这个集体的元老。
   其实我这是第二次参加活动,早在八月末的时候,快乐神仙哥哥他们五个人已经在一家酒吧活动了一次,只不过当时没有琴师,于是他们唱得是卡拉OK,只不过别人是歌曲,他们五个是京剧罢了。
   这五个人其中三个是旦角,一个是老生,还有一个是听众(后来成为了财务,虽然也唱过,他就是我可爱的麦子大妈,也是我唯一不知道实际年龄的人)。
   我在去之前一再和神仙哥哥说自己不唱,但是这恰恰使得他以为我在谦虚,于是在接触后,他很微笑地向我介绍了上次的情况以及一些别的事情。
   三十分钟后,琴师在老板来了,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穿着黑色的外套,背着琴囊,微红色的面颊,稍稍有些胡子碴,戴着眼镜,虽然有口音,但是给人以亲切的感觉,而他身边则是语冰弟弟,同样带着琴,只不过个子不高,且有点胖,也是那样的可爱。
   由于神仙哥哥和别人联系,于是我和在老板以及语冰弟弟开始了攀谈,当时我就知道了他们比我小,语冰弟弟还说在梨园书店见过我,一下子我们关系近乎了很多。
   接着朴泰熙出现了,他长得很洋气,发黄的头发,皮肤不错,微笑着和我们说话,让我真的感觉他就是当时他在论坛自称的外国人。
   在去往地点的时候,我们又见到了蓝旗,他个子不算太矮,眼睛喜欢眨动,的确是唱旦角的。
   由于我和蓝旗以及朴泰熙并不熟悉,所以话不多,只是和语冰弟弟和在老板聊得不少,于是众人直奔酒吧。
   到了酒吧后没有多久,锦瑟带着一个朋友来了,这也许他唯一一次带着一个男孩子来,于是我们就坐下了,继续聊天。
   但是这并不是聊天的地方,于是沉浸了大约一个小时后,有人提议开始唱戏,于是朴泰熙和蓝旗都先后演唱了起来。
   因为他们和我年岁差不多,而水平的确比我高,顿时使得我感觉一阵阵的惶恐不安,真想找一个借口离开,但是却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走掉。
   假如当时我走开了,也许现在还会自己一个人在家,虽然也会在论坛上发言,但是朋友不会那么多,也就没有了后面所有事情的发生,但使得我继续坐下来的原因我至今还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我对京剧的喜爱程度已经超出了常人了吧。
   最终轮到了我的演唱,我开始标榜的是自己喜欢花脸和老生,可能由于紧张,“和老生”三个字说得比较含糊,于是他们让我唱花脸,我最终和蓝旗以及锦瑟三位唱起了《二进宫》。
   更为令我紧张的事情发生了,神仙哥哥带着两位客人进来了,其中一位被老眼昏花的我当做了京剧演员杜鹏,其实他就是老起头,于是紧张胆怯交加的我当着诸位面演唱了,结果自然可以想像,就用老起头的话来总结吧:简直不是人的动静。
   锦瑟当时也唱得不好,不过他半截就离开了,而我这个人又从来不喜欢半途而废,于是坚持把这段唱完了,然而看的出来,诸位失望了。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到了家,我不知道神仙哥哥、朴泰熙以及蓝旗他们能不能继续收留我还来参加他们的活动,因为我的水平已经展示了出来,也许他们唱得不好,但是比我还是强得多。
   于是我在帖子中把自己说了几句,然而得到的答案却令我感动,我继续可以参加活动,只不过地点是紫竹院公园。
   一时间我很激动,要知道我的水平太低下了,可是神仙哥哥他们却收留了我,这真好比给一个要死的人送来起死回生的妙药一样,我打心眼里感谢诸位,而从此也就死心塌地得跟随到了这个集体中了。
   然而我的水平越来越被人发现,此外我还在论坛胡言乱语,为此神仙哥哥多次和我谈话,希望我改正自己的不足,我也在慢慢地端正自己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在此谢谢这位为这个集体打下基础的哥哥。
   如今,老人中只剩下了在老板、老起头和我,可是这两位无论是场面还是演唱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唯独我不但演唱水平进步不大和不多,而且还时不常为集体增添麻烦,虽然最终都被解决了,然而作为罪魁祸首的我,却难逃其咎。
   很多人从此来了,又有人从这儿离开了,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但是离开了而在外面说这儿的坏话或者对这儿的人采取敌对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有什么解不开的仇疙瘩呢?不就是为了一些小事情吗?拿我个人来说,得罪人很多,但是大多数都宽恕了我,而也有得罪我的人,我也是没有计较啊。
   我除去几次有事情没有参加活动外,大约参加了一百次左右,虽然唱的唱段和水平都是一样没有进展,但是我仍旧热爱着这个集体,因为它能够给我带来无尽的快乐。
   也好在我的水平低下,不然我也会被人拉走,但是正是因为自己水平低下,于是没有别的票房能看上我(不但演唱差,照相技术,写文章本事以及其他综合素质都偏低),于是我仍旧是集体的一员,而这里却从来没有歧视或者嘲笑过我,处处给我温暖,每次都会耐心地为我指出唱戏中产生的问题,至于别的毛病,也会指出,令我感到了组织中每一个人的善良。
   我不知道自己还会参加多少次活动,总之只要这里还有活动,自己还活着,就算奄奄一息,抬也要把我抬到那里,不唱就是听到大家的声音也是对我无比的慰藉,我也会很开心地。
   尽管有人一再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我还是一直虔诚地希望这一天能因为大家的存在而晚些来,最好我们能一辈子唱下去,那将是我要做到的,也是我的一个人生目标。
   我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1)        那一阵子
   自从第一次参加活动(我的第一次参加活动,其实是社里面第二次活动)后,因为一些原因,我们的地址改为了紫竹院公园,在那儿我们进行了三次活动,我参加了其中两次,而那也被我称为了紫竹院阶段。
   我对地理很差,于是在第一次紫竹院活动的时候,和语冰弟弟围绕着湖找了神仙哥哥和朴泰熙大半圈,好在最终找到了,于是又开始了演唱。
   这次活动我唱得非常多,但是都是那样不好,可作为琴师的在老板来说,他并没有任何生气,而其他人则比我又有了进步,不过大家也都因为上次的熟悉而开始无话不谈了。
   我汇报了一个情况,也是我在凤点头哥哥他们的网站上看到的,说他们打算利用十一期间来北京玩,神仙哥哥便决定和他们搞个戏迷聚会,于是在论坛上一拍即合,我们每个人都被派上了任务(当时我这个场记可不管录音,而是由第二次在紫竹院结识的叨叨负责)。
   在紫竹院活动期间,我认识了社里面的两位女孩子,一位是已经不来的静聆妹妹,她和语冰弟弟是同学,可惜没有听过她的演唱;还有一位就是那赫赫有名原生不逢时小言迷,现在已经改名为游方道士了,她是我接触的第一位女老生,当时只是感觉她嗓子弱一些,至于水平则比我高,此外久仰很长时间的麦子大妈也来了,他很高很瘦,可是人却很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叨叨,因为见到他,我眼前一亮,啊,又是一个胖子,于是我大言不惭地说:“有你在我就不担心了!”简直太恶劣了。
   叨叨这个人非常好在虽然有时候爱抬杠,有时候会自己钻牛角尖,但是心地好,对我如此恶毒的语言也就是一笑了之,然后我们又通了几次电话,当然他的话也不少,令我感到这个胖子也非等闲,心里对其有了一些敬仰之情,至于他的演唱,其实我感觉,也比我高。
   在紫竹院期间,我并没有固定一段演唱(虽然后来为了和上海戏迷联欢,和叨叨抓一段《追韩信》,但是也是仓促上阵),使得我本来就不好的嗓子更加走样,也真难为了在老板,为了我拉了很多怪段子,在此向他表示敬意。
   当时因为也没有录音设备,也没有记录,只是在九月二十日由朴泰熙照了几张相片,作为回忆,此外没有留下任何声音或者文字的记录,这也是非常可惜的。
   现在看(这话我不知道用了多少次了),当初集体虽然没有形成很大规模,人去的并不多,但是很多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骨干,而且水平也还算可以,比如起霸的老生、朴泰熙和蓝旗的旦角都是很好的,加上在老板的胡琴也非常吸引人,使得在后来一段时间内这些人都成为了集体的主力,也正因为这些人,才使得更多人的到来。因为光嘴巴上说,没有几个水平不错的人,那么别人是不会爱来到这里的。
   当然神仙哥哥在里面付出了很多,因为他不但要从事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要负责家庭(他是集体中为数不多成家的人),此外还要为我们付出,可是这个集体处于刚刚开创阶段,很多事情需要梳理,这些都是神仙哥哥无论是通过电话还是论坛都做到的,使得大家在一段时间内相当稳定,毋庸置疑,神仙哥哥功劳第一。
   当然,大家都是年轻人,于是有些时候也爱争吵,但是整体看还是非常好的,每次演唱后,都会有人予以点评,朴泰熙也会按时把活动记录写出来,其中点出了很多事情和演唱的问题,使得大家及时纠正不足,这些都非常好。
   以上这几次活动,也是这个集体最初的形成阶段,在当时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我感到了无比的愉快,作为其中的成员,真是非常开心哦。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想这些最初参加活动的人都不会把这段历史忘记,别人我还不知道,但是对于我来说,则是终身难忘的,因为从此我的生活被改变了,我的性格和心灵也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切和这缘起是非常有关系的。
   与此同时,我在京剧论坛的知名度也在慢慢地攀升,不过还没有人当时慕名而参加到我们这个集体中来,毕竟当时知道我们的人很少,此外我们还是处于刚刚开创的阶段,至于这个集体能够维持多长时间,在很多人心目中还是一个未知数。这里面也包括集体里面的成员。
   此外的很多事情也不得而知,因为这一切刚刚开始,至于后面的路,谁也不能够预测的到,也不一定能预测得准确无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缘展
(1)        人员的增多
   很多人在第一次来参加活动的时候或者在论坛都问我:“你们这个地方最多来过多少人?”我的回答是最多三十多人。
   其实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记得2006年六月演出的时候,就来了六十几位朋友,而前年十月的演出也来了八十余位天南地北的朋友。
   不过平均算起来,从2003年10月3日网聚后,到2005年6月12日小铜锤去美国,期间来了近百人。
   而这些人,有的留下来一直到现在成为了骨干,有的中途离开了,还有一些是因为种种原因一段时间没有来,后来又重新来了;更有一些是路过的或者是本集体的外地成员等等。
   人员增多了,行当也就增加了,期间生旦净丑都来过,而流派也是很多的,旦角中如朴泰熙的荀派、如神仙哥哥、mixi等的程派、如xieyu8079的尚派和张派;老生中则有老起头的杨派、灯谜的言派和小铜锤的奚派等等,而花脸则有不忘国粹贤弟,老旦则是弥子,此外还有女老生冻顶乌龙、游方道士助阵,更为令人高兴的是琴师也不在是在老板一个人了,有当时楼台会的版主妞儿姐姐,更有会拉冷门剧目的合意老板,且购置了鼓板和京二胡,一时间活动人数增多了。活动开始变得有声有色地了。
   此外从第十七次活动开始,我们的演唱有了系统的记录,而这任务就交给了我身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到现在,我就开始了场记工作(我有几次没有来,多亏了别人帮助记录的)。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演唱了《搜孤救孤》娘子一段,到现在也没有变更,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水平所在,一方面自己也没有本事要求更改段子,因为以我现在的水平,还得至少十年才能有所进步,又怎么能谈乱改变段子呢?
   而从2005年二月开始,我又把每次活动做了录音,以前虽然也作过,但是总是零零碎碎,只有2004年十月十六日录音是完整的,而七月和八月的两次录音都是节选的,至于还要录多久,我的态度是只要参加活动,就继续录下去,一直下去。
   当时记得演唱段子也是很多的,有流传很久的,也有一些冷段子,更有合作的剧目,大家玩得非常开心。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说明,就是因为天气原因,我们由紫竹院改到了正义路社区里面活动,从此虽然有所地址变更,但是正义路成为了我们最主要的活动战场。
   人多了,带来了无尽的新鲜血液,但是同时也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只不过当时还是很不明显的,因为大家主要是唱戏,至于其他的,考虑得仍旧不多。
   不过神仙哥哥开始往更远考虑了,十一网聚(详细请看后文)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使得我们一下子成为了焦点,无论是在杂志上还是论坛,都有人知道了我们,下一步,我们何去何从,摆在神仙哥哥面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我记得为了这件事情神仙哥哥还特意在论坛发帖子询问,征求大家对这个集体的建议和意见,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极其友好的畅所欲言。
   所讨论的其实现在也是非常值得提的,就是这个集体要怎么走下去,是纯属娱乐还是在娱乐的过程中有所提高呢?很多骨干力量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终大家虽然在一些小问题上有所分歧,但是大体还是通过了很多决定,于是开始创立了规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2)        规矩的形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每个地方都会有条条框框的规矩,大到社会,小到家庭,而我们这个组织也有它相应的规矩。
   在最初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制定规矩,因为一来人本身就不多,没有什么太多要限制的,第二对于这个集体以后是否还发展下去也是未知数,于是也就没有什么太多的规矩。
   但是后来人数的逐渐增多,使得一些骨干觉得势必要制定一些规矩了,比如活动内容的记录,比如对文武场的学习等等,都逐一摆在了面前。
   于是神仙哥哥和朴泰熙、蓝旗以及横刀等人在帖子里面讨论了起来,后来神仙哥哥离开,他的继任者也都进行过关于规矩的讨论。
   虽然我没有对这些进行发言,因为我说得都非常浅薄,但是我看到很多人都为此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无论是神仙哥哥还是后来继任者都很好地把这些意见总结了出来,形成了最终的规矩。
   记得在当初如何记录档案的时候,神仙哥哥特别嘱咐过我怎么样写,假如不正确是需要改正的,并且每次活动后都要把档案及时公布出来并传送给他,这其实就是一项规矩。
   此外以后又定了很多规矩,在我们自己的论坛上最顶部就有相应的剧社章程,而这些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规矩。
   面对这些的规矩,大多数人还是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但是也有人因为感觉限制比较多,于是就离开了。
   其中,我违反规矩做出的事情是最多的,也是非常严重的,结果给集体造成了很多损失,为此组织上很多人都和我谈过话,由于看在我是一个老同志,这才将我一直收留到如今,令我非常感动。
   说实在的,这些规矩其实并不是非常限制他人的,我感觉还是比较宽松的,但却令有的人因此不满,真是很不对。虽然在离开的人中有些并不是因为此离开的,但是却的确有这样的人。
   希望大家对待规矩还是应该遵守的为好,因为你假如真的做得很好,那么这些规矩就对你毫无作用,相反自然会受到了限制,还是好好遵守的说。
   不知道这个集体今后的发展将是怎么样地,但是我要告诉现在在此的人和那些要来这儿活动的人,一定要遵守这里的规矩,不然势必会乱套,那样作会很不利于发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3)        核心的确立
   每个集体都会有它的核心骨干,我参加的这个集体也是这样的,而这个核心的确立却是经过考验后产生的。
   最初的五个人,现在没有一个还在活动,或是单位工作过于繁忙;或者家事琐碎,还有别的原因,结果现在都不在了。
   但是当初这五个人的确是核心骨干,尤其是神仙哥哥、蓝旗、朴泰熙和麦子四位,这其中神仙哥哥为首,蓝旗和朴泰熙是演唱的核心,很少演唱的麦子则负责日常财务,如果演出还会负责摄影工作等等。
   我这里所说得核心其实就是一个集体的领路人,也就好似一个人的大脑一样,这也是每个集体都需要的。
   当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朴泰熙带着一些人离开,使得神仙哥哥非常伤心,重新确立了几位核心领导,而后他则因为工作和家事缠身也离开了正义路,于是再次确立核心……总之,到现在我们的核心又有所变化。
   其实无论那个阶段的核心,都是这个集体中唱戏比较好的,或者人缘不错,有一定的号召力,且有很强的组织才干,并且需要很强的集体意识。
   有的时候别人会认为我实际上是这个集体的主力核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我无论从组织才能还是演唱水平都是非常差的,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位,那就更谈不上成为核心了。
   不过作为核心的几位还是看在我“是一个开国的老臣“面子上,给我分配了一个较为轻松也是比较符合我特长的工作:后勤
   这项工作其实主要是负责每次活动的记录以及录音,其余还有一些零散工作,最初我认为很简单,但是却因为自以为是闹出了很多笑话和错误,如把琴师搞错,或者把唱段名字写错,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录音中有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存在,如我在前期录音中基本上前三十分钟左右都是废话,完全可以不录进去,但是我没有做到,直到上一次才采取了乌龙师姐和老起头等人提出分段录音的方法。
此外有的时候我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来参加活动,驸马、王登等同志主动帮我记录活动档案,兰因同志为活动录音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对我的帮助,在此谢谢大家。
   还有些的时候我会为大家买上一些纸杯,或者录音需要的电池,大家提出要我开发票可以予以报销,但是被我拒绝了,这也算是我为集体做的一点微薄贡献吧。
   我虽然并不是核心,但是我愿意听从并且施行核心同志提出的一些方案和建议,尽管我有的时候会越庖代俎,做出一些超越职权范围的事情,可是大家还是原谅了我,使得核心力量加强了很多。
   希望我们能够在核心力量的带领下,使得我们这个集体变得越来越强,大家玩得也更加快乐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缘盛
(1)        聚会
   我自从加入组织以来,参加了三次全国性的戏迷聚会,而这三次的地点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天津。
   平心而论,北京的戏迷聚会最成功,其次是上海的,天津的虽然筹备很充分,却举办得最为不成功。
   为什么筹备充分反而没有成功呢?其实主要是把戏迷聚会的性质搞错了,因为戏迷聚会,而天津聚会却请来了很多专业演员,乐队也是专业的,并且地点设置在博物馆里面,连照相都要受到限制,戏迷水平再高,也比不了那些专业的(当然有些戏迷水平要比专业的高),于是虽然准备充分,但是当初报名就寥寥无几,结果演唱也人数并不多,多半成为了专业演员的演唱。
   相反再看北京的戏迷聚会,虽然是只有十几天的准备时间,然而无论是地点乃至乐队以及各方面都井井有条,大家愿意唱就唱,喜欢聊天也可以聊天,无拘无束,收费也只有十元茶水钱,聚会后的晚餐完全自愿,于是在非常宽松的条件下,演出自然非常成功。
   至于上海搞得戏迷聚会,多半是因为非典型肺炎的影响,结果造成了很多北方朋友没有参加成,不过作为胆子比天还大的我来说,还是有幸参加了,感觉也是不错的,因为这次聚会除了有京剧演唱外,还有相声、评弹等其他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各位的才艺。
   我下面将比较详尽地介绍这三次聚会的一些内容,但是由于脑子最近不大好,有记忆错误的还请参加过的同志帮助纠正和补充。
   我参加的第一次戏迷聚会是在2003年十月三日下午一点,地点是在北京朝阳区三里屯的一个酒吧里面,我是负责登记的,但是后来随着人员的增多,我逐渐把工作忘记了,投入到了聊天中。
   其实这次活动最初是因为我听说凤点头哥哥一行人十一要来北京游玩,于是便告诉了神仙哥哥,于是他和外外等人一拍即合,决定搞一次全国戏迷聚会,于是网上报名的人就有很多,这个帖子也被我们顶来顶去,而神仙哥哥也具体给了我们当时这个集体中的每个人做了分工,且安排了我和叨叨演唱的段子。
   当天下午,我第一个到达的会场,然后是朴泰熙,进了酒吧,我们就开始布置桌椅,然后人便陆续到达,神仙哥哥又亲自去迎接上海的诸位朋友。
   一点演唱正式开始,主持人是蓝旗和上海的秋思,叨叨负责录音,麦子大妈负责摄像和照相,我和其余人则招呼诸位,第一个演唱的是上海的网友清晴,接着是老起头,而一共演出了四十个节目,其中流派纷呈,行当齐全,而且不但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段子,也有非常冷的段子,每个戏迷在演唱后都会受到热烈的掌声。
   最后一个节目是来自天南地北的十三位(或者十四位)程派戏迷一人唱一句的《锁鳞囊》,此时全场也达到了一个高潮。
   整场演出我手上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录音,至于摄像出来的倒是没有见到,相片也有不少,但是因为光线关系,照得不大好,但是大家却显得非常开心和愉快。
   说是北京和上海戏迷聚会,其实期间又来了江苏、贵州、东北以及天津的各地戏迷,原来我们认为也就来四五十人,但是最终统计结果是八十余人。
   这些人中虽然有的没有演唱,但是也都很开心,其中还有京剧收藏家老枪手同志以及小生艺术家金仲仁先生的再传弟子刘松岩和刘松崑两位老先生到会参加了活动,并且把这次活动的简介发表在了《中国京剧》杂志上,使得更多的戏迷知道了这次活动。
   其实此后在当月五号在石景山的鲁谷社区还举行了一次活动,但是人数就不如以前那么多了,此外因为条条框框过多,使得很多人没有来或者中途离开了。
   至今为大家津津乐道地其实就是三号的那次戏迷聚会,因为它的限制很少,充分发挥了大家的自由和自愿性质,因为我们对每个戏迷的了解其实都是在网上聊天才知道其人性格的,很多东西还是很不熟悉的,比如有的人趋向于文静,比如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不爱受约束,假如这次聚会限制条件很多,要求如何如何,想必也是不会成功的,结果主办者想到了这些,于是采取了非常宽松的条件,结果成功自然的了。
   这次戏迷活动最直接的影响是我们的集体在京剧艺术论坛乃至整个北京戏迷圈子里面露脸了,且还不小,使得很多朋友加入到了里面,也使得我们集体知名度越来越广,这是非常令人可喜的。
   但是因为来的人非常多,很多人我们只是看到了他才艺的方面,没有注意到其他因素,也使得后来才出现了矛盾,造成了一部分人的离开,这也使得后来后来叫人的时候非常慎重的一个原因,也希望集体中的新同志不要在意。
   第二次我参加的上海举办的戏迷聚会是在2004年五月,本来神仙哥哥等人都打算参加的,但是一来由于朴泰熙等人的离开造成了一些人的不愉快,二来是非典型肺炎再次流行,结果最终只有我和老起头以及锦瑟无端三个人去了上海,只不过当时在老板已经在之前到了上海,而后除了我以外的三位也去了各地,唯独我一人在上海度过了四天时光。
   在我到达上海的下午就开始了活动,其实来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南方的戏迷,有江苏、浙江等等,其实采取的形式也和北京戏迷聚会一样,限制也不是很多,我和新认识的朋友大虾坐在一起。
   节目还是很不错的,起码上次有些没有来北京参加活动的上海或者外地朋友的演唱我听到了,此外还有很多曲艺节目,且剧目有些还是很冷的,这些都令我很知足,而在晚上大家则继续演唱,也很开心。
   这次聚会的规模虽然并不大,但是也是非常令人喜欢的,可惜录音不全,我手上就有几个人的录音选段,至于其他的,我也不知道在哪里。
   而后几天,我到了上海戏迷活动的地方进行了参观,他们也向我介绍了一些经验(详细内容见后文),都感到受益非浅。
   最后是天津网聚,其实这从上海网聚后就开始筹备,可谓精心策划,但是却附和者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限制和条条框框多,虽然我们并不讨厌(我甚至很喜欢吕洋等演员)专业演员,但是假如是戏迷聚会,我感觉还是应该以戏迷为主,无论是演唱还是伴奏,但是结果搞得虽然满城风雨,但是上去的戏迷真是少得可怜,而后成本算来也亏了很多。
   戏迷知音(这次天津网聚的主办)哥哥其实本意是好的,但是很多事情却没有如愿,也是因为他没有注意到上两次戏迷聚会成功的原因在于限制很低,而限制低恰恰又发挥了戏迷的自由,演员也可以请,但是太多会使得聚会变了味道(希望戏迷知音哥哥别生气)。
  具体情况是当日上午我和几位闲逛,下午步入会场,拿自己刚得到手的mp3录制了大约两个小时的录音,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晚上就回北京了,所以很多事情都没有详细了解,但是感觉就如上面写得差不多。
   我也不知道在今后是否还会举行戏迷聚会,其实就在我写本文之前几个月的五一期间,在山东又举行了一次戏迷聚会,但是由于某人在举办时候说了一些狂妄语言,造成我没有参加,所以也就不知道举办得如何,但是看却不大好,想来也是因为限制条件等诸多原因吧。
   接着上面的话,我认为假如还有朋友想举办戏迷聚会,一定要设身处地为戏迷想一想,因为这个团体可能会什么人都有,有的也许会很富裕,有的可能就是很贫穷或者还在上学,有的喜欢和朋友聊天,有的爱独处,有的喜欢人多就演唱多,有的人爱一个人唱,所以想到这些就能办好一次戏迷聚会了,这也是我参加了三次戏迷聚会给我的感觉。
   假如下一次还有全国戏迷聚会,我要是有时间的话,一定会再一次参加的,希望主办者不要嫌弃我水平低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宇希 发表于 2012-6-3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2)        演出一
   这次演出其实很短,知道的时候也很仓促,很多演员完全是兼职,因为当时集体刚刚在三个月前经历了一次变故。
   那天照常地去浏览“神仙培训班”(我们集体当时所在的网页),发现神仙哥哥有事情想求,原来他接到通知,要我们这个集体参加社区组织的消夏戏曲联欢会,而节目则是《锁鳞囊•春秋亭》一折。
   说句实话,当时因为变故,集体里面有很多人已经离开了,尤其是走了几个旦角,此外一些人也因为工作或者学习原因很少来,集体经常来得人只有十个左右,可是这场演出就要占有六七个人,可是假如都去演出,那么文武场又无法解决,于是经过一次活动后决定一些配角采取兼职,就是一方面伴奏一方面搭架子。
   最终决定角色安排如下:神仙哥哥和mixi扮演薛湘灵、小东扮演赵守贞,妞儿扮演梅香且操京二胡;灯迷扮演赵禄寒且铙钵;叨叨扮演薛良且大锣,我扮演锣夫,老起头鼓老,在老板京胡,戏海倘佯小锣。
   我还负责把赵禄寒、薛良和锣夫的戏词按照记忆写了出来,打印了几份给予相关人员,而由于演出迫在眉睫,于是大家几乎都是下班后集合到正义路排练,而没有任何人埋怨,尤其是第二次彩排后还下了雨,大家仍旧在正义路排练到满意方才离开。
   七月十号上午,我们到达演出地点普度寺,大家在路上还念念不忘自己的词语,然后继续准备,一些我们的朋友也来助威。
   轮到我们演出了,我是首先开始的,虽然我只有这么一句台词,但是我也很努力,终于把它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赵禄寒的念白以及赵守贞的演唱,虽然都是配角,但是仍旧获得了掌声。
   至于神仙哥哥和mixi的薛湘灵,由于驾轻就熟,所以显得很稳定,我们的演出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最终大获成功。
   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外人演出,虽然时间不长,此外也不是彩唱(这次完全是清唱),但却是在集体经历了变故后的一次演出,不但使得集体得以团结,而且也积累了上台的经验,虽然这里面有些人已经在以前上过舞台,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尤其是我,这无疑使得我们更增强了信心,决定以后还有继续排演更多的剧目进行演出。
还有一点是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以前和社区关系不大融洽,也因此有所改善,这些都是很好的。
   唯一让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这次演出无论是音像资料还是相片,我都没有见到,不知道是否存在,而这个片断,只有在我的2004年片断录音中有所保存,但却不是当天的。
   如今参加这次演出的人也很多不来参加活动了,真不知道在他们这些人心中是否还会终身记得这一次难以忘记的演出,我则会把这件事情牢牢地记住的,假如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想应该是一辈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9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