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8-2-14 10:10 编辑
春节感怀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最重要传统节日,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活动,许多过往的春节还历历在目,铭刻于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春节的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但也有喜有忧,喜忧参半。有些发展了,进步了;但也有许多传统良俗被遗忘了,中断了,留下了遗憾。 现在,似乎春节被过多的“物质化”了,注重消费,吃喝玩乐,亲情、友情越来越淡薄了。有的甚至数典忘祖,忘恩负义,大不敬也!有的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丢掉了节俭、朴素的好传统,……等等,不一而足。 我想,春节应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俗民约,起码应当承载以下三种功能: 一、祭祖。到任何时候,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掉老祖宗,不能忘掉我们从哪里来。我记得,山东农村老家都有家庙、家谱,薪火不断,代代相传。“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这个重大节日更要隆重祭祖,要讲家史、家风,记得住乡愁,记得住自己的根。父母、老人就是儿女永远的家,“常回家看看”,春节更不能例外。 二、友谊。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人们建立起友谊、亲情,有的成为朋友、知音、知己,这是弥足珍贵的人生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价值。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平日的吃吃喝喝、礼尚往来,而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于危难遭灾、重要时刻的情同手足、大义相助。春节的一声深深祝福、轻轻问候,如涓涓溪流滋润心田,情暖人间。朋友、友谊是我们一生的财富,要珍惜,要滋养,要温故知新,春节更应如此,磨齿不忘。 三、感恩。感恩是人们最朴素的情感,也是做人的最基本品质。知道感恩,时时感恩,心怀感恩,就会恩情浩荡,阳光明媚。春节拜年,我们要感恩那些在成长道路上帮助、教育、提携过自己的人,给你雨中撑伞、雪中送炭的人,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助人之恩、携手之恩,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们应当在拜年的祝福问候声中一一被提起,不敢忘怀,感恩的心永远是热的,永远都要与时俱进。那些“过河拆桥”、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人,在端起酒杯、享受生活时,应当在此时摸摸自己的心口,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愧有悔?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宁肯人负于我,不可我负于人。 春节年年过,我们应当在祭祖、友谊、感恩中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留下美好永恒的记忆,迎接每一个新春的来临。 (写于2016年2月10日 丙申年大年初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