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561|回复: 2

《知青岁月》里的“知青日记”——44郑幼华的日记

[复制链接]
宝泉岭老顽童 发表于 2017-11-15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宝泉岭老顽童 于 2017-11-15 15:41 编辑

《知青岁月》里的“知青日记”——44郑幼华的日记
郑幼华
       1958年1月10日生人。1975年9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师24团3连。
                                                             1976年3月23日
       今天下夜班,刚吃完早饭,一声凄厉的叫喊,把我吓一跳,“班长,救我——”小孙从门外冲进来,一只手紧攥着另一只血肉模糊的手:“快救我,我的手指没了。”我从凳子上跳起来,一下蹿到她跟前:“你的手指呢? ”她连说带哭,断断续续才弄明白,工作不小心, 铡草机轧断了她的手指。“我的妈呀,赶紧上医院。”我看着齐刷刷轧断的手指,骨头被鲜血染红,肌肉翻出,还淌着鲜血,吓得我头皮发麻,浑身冒冷气。我急忙把自己的头绳解下,勒住她的手腕,然后拉着她往卫生所跑。她边跑边哭边说:“我的手指还在机器里,我还要接上它,快帮我找手指,我自己到卫生所去。”
       我知道断指后,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接上,才能存活。于是我扭 头跑向出事地点,翻了一会儿,还好马上看到3个断指,小拇指费 点时间,因为它太小了,不过马上找到了。我刚碰到苍白的、有肉 感的手指,我的手哆嗦一下,心一紧,赶紧缩回手,看都不敢看它们,这可是从人身上掉下来的手指呀。我愣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话响在耳边:关心他人要比关心自己为重。是呀,要关心战友的手指,要克服自己胆小,抢时间,让战友接上手指。于是我憋足气,捡起断指,撒腿往外跑。比我小两岁,刚满15岁的李春华,见我捧着断指,吓得“哇”地哭了起来,我顾不得了,一口气跑到卫生所。正好55拖斗车也到了,我用手絹把断指包上,递给卫生员,车就开走了。我深深地出了一口气,心想自己没耽误时间。
                                                                 1976年8月31日
       听说小袁来了。记得三个月前,由于党对我的培养,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让我回哈尔滨演讲。我在哈尔滨青年宫演讲了三场,许多同学问我,其中一个男生叫小袁,他问我:你在那边干得好,还想不想回城了。我说:既然去了,就要扎根农村,当一辈子新式农民。他说:我要向你学习,也要到你们那里去。没想到他真的来了,为了做好表率,我再一次写下:铁心务农身似松,乐在天涯展雄风。革命花开限法权,青春为党去立功。志儿展翅出乡关,革命激情哪肯还。艰苦创业做表率,缩小差别城乡间。
                                                          1976年9月10日
       昨天下午4点,收音机里传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我震惊了,周围的人都震惊了,大家全哭了。天也在哭泣,地也在哭泣,而且哭得天昏地暗,天空刮着黄土,下着小雨,这是天和地的泪水。
       紧急集合,全连所有的人,马上到弹药库门前紧急集合。”听 到喊声,周围的哭声瞬间没有了,大家变得空前的紧张、空前的利落,迅速跑到弹药库门前集合。连长沙哑着声音说:“上级指示,防止苏修乘着毛主席逝世,入侵我国的领土,命令我们连恢复武装连队,马上到团部待命。”连长打开弹药库,每人发一把三八式大盖枪。于是我们扛着枪,背上子弹袋,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团部。
       我们集结在团部的办公大楼前,整齐地排成一列。团部处在一 级战备中,所有的人都非常紧张,连空气也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整个天空昏昏暗暗,刮起的黄土落在我的身上,吹在我的嘴角、眼角, 我全然不顾,目视苏联方向,一动不敢动,仿佛我眨巴眼睛的工夫,苏修就会开着坦克人侵进来。
       晚上留下一部分人站岗,其余的人回连队休息。我躺在炕上, 一点儿睡意都没有,苏修的探照灯时不时从我们窗前扫过,那光亮比平时还要刺眼,我的心一直提在嗓子里。心想:毛主席逝世了, 我以后怎么办?能不能回家?能不能看见父母了?苏修入侵者打过 来,自己能不能牺牲?用不用写血书?向党表示:为保卫祖国甘愿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如果我真的牺牲了,爸爸妈妈看见我的血书, 会为我自豪的。
                                                                1977年6月29日
       今天早上4点,我起了床,首先跑到外面观测天气,东方露出一线鱼肚白,不用说今天又是个好天气。我把今天的云朵画在气象 日记里。翻翻半年来自己观察到各式各样的云朵与天气变化的情况, 再看看昨天爸爸寄来的气象基础知识书,还有点儿意思。比如像鱼鳞一样的云,预示着第二天晴天。书本上也说,天上鲤鱼斑,明天 晒谷不用翻;还有老云接驾,不是阴就是下,等等,和我观察的几乎一样。爸爸同时还寄来一本植物保护的小册子。兼植物管理员的我,可算有了一本植物管理方面的书。
       上个星期一,生产股来电话紧急通知说,今年预计有蝗虫泛滥, 并发放了白糖和醋,做试验用,于是我开始起早贪晚观察。今天早上有10只成虫,来我的试验盆里光顾,还达不到泛滥的程度。我翻 看书,知道蝗虫的卵繁殖在地下,我在蝗虫泛滥的面积范围内,折腾1个小时,发现了蝗虫的卵,但是构不成危险,不过要提高警惕, 天天观察。
       我拿出放大镜看蝗虫的卵:乳黄色,长圆形。“你干什么呢?” 听见声音,吓我一跳,一抬头连长站在身边。我赶紧站起来,告诉连长蝗虫的成虫和卵的情况,连长竖起大拇指说:“你真行,刚几 天你就研究上了,有作为,好样的。别把自己累坏了,劳逸结合。”说完连长走了。我受到连长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我觉得小区是农业的前哨,是搞科学试验的地方,在这里工作,才大有作为。
                                                             1978年12月29日
       吕老师回来了,我把老师工作还给她,回到小区到大豆研究组 工作……
曹技术员带领我们,要研究出比黑河三号黄豆种子更好的品种。 我暗自想:花生颗粒大,油的产量也很高,于是我开始做黄豆和花生杂交的准备工作。今天中午我在张师傅家里,要了他从老家带回 来的花生种子,挑选出20粒饱满的花生。下了班我就往试验田跑,想找一块能种花生的地方。
                                                               1979年7月16日
       昨天傍晚,说是有暴雨。晚上我刚放下饭碗,天阴了,风大了, 雨来了。我不顾一切披上雨衣,带上雨伞跑到试验田,为授粉的豆苗撑着雨伞。暴雨拍打在我的身上,狂风好像能把我连同雨伞一起 刮走。我心里默默地说道:“雨呀,你慢点儿下。风呀,你小点儿 刮。授粉的花呀,你要坚强。”半个小时后,狂风暴雨终于停下来,天也黑了。绿油油的大豆苗依稀可见,它们开的花已经看不见了。 天上的黑云一朵朵飞快地从我头上驶过,地里一片静悄悄的,突然 一阵害怕的感觉袭击着我,这里可是狼和黑瞎子出没的地方。我拔起湿透的鞋,撒腿就往连队跑。害怕的感觉一出现,好像真有什么 东西追我,我一口气跑回了连队。
       下半夜更大的暴雨下个不停,我被雷声惊醒,不敢再到地里去 了,只能躺在床上默默地祈祷:“我的花呀,少一些损失。”这以后我再也没有睡着,天一亮,雨也停了,我穿好衣服又跑到试验地里。到了试验地,我惊呆了,满地的残花败叶,黄豆苗也都倒伏在地上,我走上前査找授粉的花,一个都没有找到,我伤心地哭了。
                                                             1979年10月3日
       今天,开始收割试验地里的黄豆,我带着侥幸的心情来到这一片试验地,我一根一根收获着大豆,细心地查找我的杂交品种是否有存活的。豆子割完了,什么都没有找到,我不抱什么希望了,准 备把割下来的豆子打成捆。无意中我的双眼落在手上刚刚收割的豆 子上,有一团说是豆叶又不是豆叶脏兮兮的东西,我的眼睛一亮:“标签,标签。”标签里有一个豆荚,是一个杂交过的豆荚。我欢 呼起来,我的心在颤抖,我的双手在颤抖。同伴们听见我惊奇的呼唤,都围过来:“快看一看结几个豆子?”他们都瞪大了双眼,看着我手中的豆荚。看来他们都知道我的秘密,都看到了我的成功与失败,现在他们也都惊喜地问我一起分享着喜悦。很可惜,这个豆荚里只有一粒豆子,但是非常饱满。能杂交出一粒,我已经很满意了,真想到海南岛上繁殖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1-1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干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1-16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叶知秋。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想起郑幼华的《初升的太阳陇上行》那部知青岁月的小说,就要搬上银幕,成为知青文化的代表,真的为她欣喜。期待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