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2-12-15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齐梦 于 2016-5-18 12:34 编辑
《哈尔滨宗教建筑知多少之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伊斯兰教在哈尔滨逐渐发展起来,信徒众多。我们的邻居就是伊斯兰教虔诚的教徒,百姓都称之为回教或清真教,很有意思。
伊斯兰教主张严守规矩,他们是一个虔守正统,热爱和平,顾全大局,重视安定团结的教派。查阅资料,有记载曰: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的道外、香坊、顾乡,都分布很多伊斯兰教徒,他们分别建起了清真寺,用作他们的宗教活动场所。哈尔滨解放初期,这些清真寺中的伊斯兰教徒,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都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文革期间,伊斯兰教没有逃脱厄运,同样受到极大冲击,清真寺不仅关闭,建筑还遭到严重破坏,回民群众也停止了一切宗教活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市政府专门拨款,修建或重建了清真寺,恢复了他们的正常活动。哈尔滨的伊斯兰教会,开始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伊斯兰组织建立起交流和友谊,并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教徒们的活动重新得到尊重,教会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若说伊斯兰的建筑,其体系独特,结构严整,雄伟壮丽。在世界建筑史上,伊斯兰建筑被称作一朵绚丽的奇葩。哈尔滨是一个融汇的城市,在建造清真寺时,不仅保留了清真寺的传统阿拉伯风格,还逐渐吸收了汉族建筑特点,使得其建筑更完善,更美观。还为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史,增添了一抹亮丽。
伊斯兰教建筑圆顶上的月牙,一度引起我的兴趣。我的一位朋友嫁给了回族,在她那里了解到:《古兰经》中多次提到月亮,教徒们认为新月代表着一种新生力量。从新月到月圆,标志着伊斯兰教摧枯拉朽,战胜黑暗,圆满功德,以及光明的世界。另外,月牙也是他们过斋月和开斋节的一个信号。清真寺建筑的圆顶,则多采用绿色,则代表着和平的意思。看来,无论什么知识,都是永远学不完的。
现在,每到开斋节,道外清真寺热闹非常。全市的教徒,都集中这里,做礼拜,受教义。那时,满街的小白帽,成了大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老道外原有清真东寺和清真西寺,于1958年合二为一,集中到了道外十三道街。道外景阳北头道街的清真西寺原址,1958年后,办起了哈尔滨市文艺戏装厂。2003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道外十三道街重新建起了东北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造型独特宏伟,且闻名遐迩。
1913年在顾乡乡里街202号建立的 顾乡清真寺,于1958年关闭。
香坊清真寺也于1966年关闭。
位于太平桥的太平清真寺,1913年建立,1966年关闭。2006年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重建了一座具有典型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宗教建筑优美典雅,更为教徒提供了潜心近主的舒适环境,大快人心。
再有道里通江街108号的那座始建于1901年的鞑靼清真寺,于1966年关闭。2001年5月,哈尔滨市政府将该寺交还给了市伊斯兰教协会。同时投入206万元,动迁了院内居民,按原貌对建筑进行了维修整饰。该清真寺成为了城市一类保护建筑,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历史价值。
总之,哈尔滨市内,清真寺的重新建立和再次发展,体现了国家民族政策的英明、正确。全国各族民众,必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大家同心同德,并肩携手,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