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2941|回复: 56

2、琴声陪伴小知青

[复制链接]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4-4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3-26 18:30 编辑

       一九七零年冬,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六团成立了京剧《红灯记》剧组。十九岁的我从营部文艺宣传队调到剧组乐队拉大提琴。
       说起大提琴我有一肚子的故事。
       一九六六年我在哈尔滨第三十六中学读初一下学期,不想文革轰轰烈烈,工作在税务局的父亲被造反派揪斗,我变成“可以教育好的狗崽子”被同学们疏远了。心情失落我学起了小提琴,说来奇怪?手指头触摸琴弦,美妙的琴声迷住了我,时间不长琴技竟然有长进。
       一九六七年大颂扬“跳忠字舞”如火如荼,没资格加入本校的文艺宣传队,我背起小提琴参加了哈尔滨第十六中学的文艺宣传队,每天市内各处演出。
       一九六八年知青下乡我来到兵团五十六团,一技之长被抽调到营部的宣传队,节假日排练文艺节目去各个连队演出。
       五年来虽然小提琴不离手,其实我更钟爱大提琴的音色,每当操起大提琴爱不释手,先调好四根琴弦的音准,再调好琴弓松紧度,细心均匀地擦好松香,平静一下心态,调整一下呼吸,左手指端压在指板上,手腕均匀地滚揉,右手持弓平稳地放在弦上均匀地运行,耳边低低流淌着优美的旋律,那声音深邃而幽远,时而用右手指尖灵巧地弹拨琴弦,会发出强弱高低变化的“咚咚咚”节奏,此时我尽情地陶醉在乐曲中。
       幸运地调到团部《红灯记》剧组拉大提琴我兴奋不已,我们剧组一共有四十几个人,是在全团八千多上海、北京、天津、哈尔滨等城市的知青中挑选出来的文艺骨干。说起剧组排练真是不轻松,伴奏“总谱”只有一份,我利用业余时间将主旋律和低音区大提琴分部乐谱抄写下来背得滚瓜乱熟,其实整个乐队就我一支大提琴,没有低音提琴(贝斯),所以弦乐部低音区的担子就压在我一人肩上。
       排练过程中,往往一个人出错,大家就得全部重来。文场的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大件”在伴奏中起主导作用。武场的大锣、小锣、铙钹三件“打击乐”在单皮鼓的指挥下,衬托剧情的进展。台上演员的唱腔、武打动作和台下乐队的伴奏需要一遍又一遍地磨合。天天不停地拉琴我的演奏技术不断地提高,经过数月紧张有序地排练《红灯记》十一场戏逐渐成形。
       踩台汇报演出,受到知青战友们的欢迎和团首长的表扬,剧组人员们太高兴啦!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王立功团长鼓励我们:“不能忘记中华民族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你们要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兵团的文化生活实在单调,团部广播站有线接通各连队大喇叭,定时播放中央广播电台新闻。解放军报、兵团战士报、远方亲人的信件由连部通信员去团部领取分发。因此我们《红灯记》剧组演出的这部歌颂东北地区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京剧丰富了全团的文化生活。
       一场一场地演出,一次一次地提高,我们五十六团《红灯记》剧组名气大增,后来剧组走遍黑龙江的山山水水,除了为各师各团广大兵团战士演出外,还去各地为部队、机关、学校、工厂、农场、公社等慰问演出。
       一次在齐齐哈尔市政府俱乐部演出后,我们剧组吃饭时,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讲诉:“日伪时期,我的父亲被日本兵抓劳工,一去不归……不忘国耻!感谢你们兵团同志们送来的这台好剧目,给我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课。”
       一天又一天大提琴陪伴我各地巡回演出,忧伤时琴声陪伴我流泪,喜悦时琴声陪伴我欢笑,风里来雨里去琴声陪伴我远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桑 发表于 2012-4-4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声可以诉说以往的故事,琴声可以抒发心中的情感,祝愿优美的旋律,永远在心中振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文 发表于 2012-4-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声伴我远行】文革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阴差阳错学起了小提琴。你还别说,你还真就有,这方面的天赋,你的拉丁舞就说明了这一点。愿欢乐伴你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4-4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拉琴跳舞写文章,
自谓顽童不夸张。
走过人生花甲路,
晚霞如火正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陆华 发表于 2012-4-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顽童大哥学什么像什么,拉丁舞跳得好,琴弹得好,文章写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4-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4-4 21:25 编辑
沧桑 发表于 2012-4-4 14:47
琴声可以诉说以往的故事,琴声可以抒发心中的情感,祝愿优美的旋律,永远在心中振荡!


沧桑战友好!1970末-1971末《红灯记》剧组演出,是我知青时代最美好的时期。1973年我调到团部卫生队,派往齐齐哈尔解放军第四十七军野战医院学医。1975年后再没有拉过提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4-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文 发表于 2012-4-4 14:58
【琴声伴我远行】文革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阴差阳错学起了小提琴。你还别说,你还真就有,这方面的天赋,你 ...

文文战友您好!人生多变,取舍得失不定,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世事难料。老来想一想,平安是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欢乐!感谢您的评语,祝您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4-4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4-4 21:46 编辑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4-4 18:18
拉琴跳舞写文章,
自谓顽童不夸张。
走过人生花甲路,


李大哥好!感谢大哥夸奖小弟的诗。大哥发表的《我的知青日记》小弟篇篇拜读。从中了解到兵团1968年-1969年时期的珍贵史料,很有价值。敬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桑 发表于 2012-4-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4-4 21:24
沧桑战友好!1970末-1971末《红灯记》剧组演出,是我知青时代最美好的时期。1973年我调到团部卫生队,派 ...

尽管现在不使用琴了,那段难忘的旋律也会永远地伴随难忘的记忆,在心中流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4-4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4-6 12:15 编辑
陆华 发表于 2012-4-4 20:02
顽童大哥学什么像什么,拉丁舞跳得好,琴弹得好,文章写的好。


见到陆华版主就开心!您把老顽童夸成三好学生啦:“舞好、琴好、文好!”其实老顽童的鬼心眼坏透了!您可要小心呀!哈哈哈!您曾经说:“要来哈尔滨老年大学文学班写作班学习。”太好啦!我代表老年大学革委会、妇联、知青办、欢迎您!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