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648|回复: 0

土耳其 格雷梅/卡巴多起亚: 仙人居 石菇群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6-3-16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俺们去卡巴多起亚是从伊斯坦布尔的亚洲机场飞凯塞瑞(kayseri),再坐小巴去高来美(goreme)。昨晚上跟前台联系去机场的事儿,俺被告知打的是很贵的要50多欧元。打的去塔克西姆广场再坐大巴也要花个20多欧,他们推荐坐小巴一人10欧送机场,缺点是要起的早一些因为小巴要到处接人。早就早点儿吧。

  起了个大早儿,顺利地到达在亚洲这边的sabiha gokcen机场。这机场名儿用拼音来念可不咋好听。安检不太严。还有人带着加塞儿。

  这是机场的麦当劳。柜台上的冰柜里卖的是啤酒,头一回见!

费了这么大的劲就是为了坐pegasus的航班,比坐大巴贵不了多少,往返200美元。坐大巴还得再车上过一夜。


当然你要是真想省钱的话还是坐大巴合算,能省两晚的住店钱。这土耳其的机场貌似比中国的还差,见着俺们带孩纸也不招呼俺们先上。 还是一对好心的夫妇(听说话也是来旅游的老外)让俺们插在他们前面。
  这是在飞机上拍的,软件除雾奏是霸道,其实没有这么清楚。





kayseri的机场很小。出了门儿俺们很快就找到了接俺们的小巴司机,等了一小会儿人到齐了就开步走了。看新闻报道,从中国偷渡过来的维族兄弟姐妹们大多数都被安顿在这个城市。

好久没见过这样的理发室了勾起了俺的童年回忆

到了酒店放下行李出来吃饭。这个goreme是大多数人来卡巴多起亚玩得首选大本营,小镇子一个,基本上是一条街全都包括了,酒店客栈都分散在附近的小山坡上。

  中午饭吃的是瓦罐牛肉味道还可以量少的可怜。最搞笑的是那张薄饼子让他给烤的牛那么大中间是空的。最经典的欺骗消费者。俺都懒得拍照片。

  这是efs的黒啤,很难喝


从俺们住得客栈往下看


房间里的家具很有特色

俺们住得小客栈名叫arch palace hotel,装饰得很家庭风格。其实goreme这地方好多的旅店都是这种风格。有些是在窑洞里。俺们开始定房的的时候还想试试窑洞后来看有的评论说窑洞里阴森潮湿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吃完中饭俺们就开始研究怎们玩儿。因为已经到下午了没法儿参加一日游了俺们又不想租车所以决定到离镇子不远的露天博物馆瞅瞅。刚离开餐馆看见有个小伙子在兜售他的马车服务,这天也挺热的,所以就一咬牙地跺脚跟他走了,没砍价但让他加了个景点 - 哥今儿个也敞亮一回!

  这是goreme中心街道上的喷泉 - 就一条主街。


出了镇子就是这种奇怪的地貌了


百度百科
卡帕多细亚( 希腊语:Καππαδοκ?α,和合本圣经译为加帕多家)是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名,大致位于古代小亚细亚(即今日的土耳其)之东南部。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时代,卡帕多细亚包括了从托罗斯山脉至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域。
如此定义的卡帕多细亚,其南面以托罗斯山脉为界,东抵幼发拉底河,北面与本都接壤,西面与中央盐碱荒原相接。具体的范围之广度则很难予以确定。斯特拉波是唯一的专门记述过这一地区情况的古典作家,但是他夸大了卡帕多细亚的面积;人们现在知道,卡帕多细亚东西大约为400公里,而南北只有240公里。
地名的来源
古典作家告诉我们卡帕多细亚这个名字是其强大的邻居波斯人起的。在同时期的希腊语文献中,卡帕多细亚人被称做“叙利亚人”或“白叙利亚人”。罗马帝国时期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在其著作中声称,这些“白叙利亚人”实际上是圣经中挪亚第三子雅弗的儿子米设的后代,原来被称做“米设人”,如今则被称为卡帕多细亚人。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最后几位波斯国王统治时期,这些卡帕多细亚人生活的地区被分成了两个行政区域,其中位于中央和内陆的部分继续被称做卡帕多细亚,而另一部分则成为本都。这次分裂大概发生在古典作家色诺芬生活的时代之前。在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之后,这两个部分仍然分裂;本都成为希腊化时代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而卡帕多细亚这个名字只被用于指称原来内陆的那个省份(大卡帕多细亚)了。
卡帕多细亚王国至少在斯特拉波生活的时代仍然以一个名义上独立的国家之形式存在着。西里西亚成为这片土地的新名称,其首府则是恺撒里亚(与北非的恺撒里亚不是一个地方)。斯特拉波著作中提到的仅有的两座卡帕多细亚城市就是恺撒里亚和位于托罗斯山脉附近的Tyana。

格雷梅的原名有Korama,默蒂亚纳,麦坎和阿夫哲拉尔,当其附近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卡帕多细亚的旅游中心时,出于实际的原因,更名为格雷梅。
1985年,格雷梅国家公园被列为世界遗产
格雷梅所在的地点自古罗马时期形成定居地点。基督教当时在该地区流行,今天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当时的岩石教堂。
格雷梅有许多装饰华丽的岩洞教堂,如钮扣教堂(Tokali Kilise),苹果教堂(Elmalı Kilise)、圣巴巴拉教堂(Azize Barbara Kilisesi)、蛇教堂(Yilanlı Kilise)、黑暗教堂(Karanlık Kilise)、凉鞋教堂(Çarıklı Kilise),还有许多雕刻进岩层中的住宅和鸽子屋。

今儿个这小天儿还挺热,俺们坐着马车一路尘土飞扬。好在没有汽车从这道上走俺们不用灌一嘴土。这就是所谓的“玫瑰谷”了,因为石头的颜色是粉红的因而得名。体力好的可以从这里徒步,整个goreme附近的景点距离都不太远。如果不带宝宝俺们就腿儿着遛了。





俺们跟马夫说好的区三个地方,玫瑰谷,cavusin小村子,和pashabagi。其实没多远。这么一想又貌似给那那些银子亏了,唉,爱咋咋吧!

  这就到了cavusin了。这儿有个小山头貌似都被掏空了里面还有好些个小山洞教堂。俺们没爬上去看走马观花了一下。


不得不感叹宗教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如果这些人到这地方来掏洞住就是为了他们的信仰的话。。。

  这里其实时老村子,已经不让住人了,新村子挪到了附近不远的地方。

上面说的不让住人是指着些个窑洞。
  村子里还有几间旅店和餐馆。还有些拖拉机停在街上大概还有人务农。



过了cavusin就奔着pashabagi去了。pashabagi的石“蘑菇”据说是最好看。这石菇也有人叫仙人居,还有比较色情的叫法,因为这些石菇的形状容易让人有联想。这么个地貌据说是因为石灰岩还是啥岩的特性,长期风化就形成了这种形状。
  不过这一路上都是这么个景儿。


一转眼这就到了pashabagi了

这里的“蘑菇”稍微集中一些,形状夸张些。



地形地貌地貌编辑
卡帕多细亚的基本地质特征是高原。据资料记载,几百万年前周边的三座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熔岩铺盖在这片高原之地,形成了聚灰岩和玄武岩的台地。漫长的年月风雨侵蚀,软质的岩石久经切削,形成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貌。这是大自然雕刻的作品,而且是一个永远不会完成的作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这个作品的形状,它还会缓慢但不停地变化,而由于各层岩石中所含矿物的成分不同,经过氧化后还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很多的旅游车都在这里停,中国的游客不多大概十一长假放完了人都回去上班了。看见很多韩国和日本旅游团。

  爬到小山上一览无余














 这些石头够奇特的
















这四俺们的车夫


本来回程要路过cavusin新城,俺想着新“县城”有嘛好看就让他从原路回了。


这马车虽然有特色意境可坐着并不舒服,并且这马不愿意长时间停顿,时间一长就不爽尥蹶子啥的。照相不太方便。



俺们的花哨的小马车。回程时俺就时不常下车拍照了。好在马车走的不快,俺紧捣赤几步就追上了





夕阳西下,马车的影子

这玫瑰谷现在看着还真的是红色


俺们的旅店就在这样的山坡上

俺们在伊斯坦布尔酒店房间里没听见传说中的凌晨高音喇叭的祷告。在这goreme可算见识了 - 前后共有六对大喇叭,遥相呼应震耳欲聋。

晚上在这家据说是镇子上的高档餐厅吃的。传统风格-坐在地上(有地板地毯)用餐。有特色但不舒服。他家的瓦罐牛肉要提前三小时预定。可是连着两天俺们都没预定就吃上了,据他说是有人取消了俺表示很怀疑。价格比其他餐厅贵不少,量还是很小,味道不错。一顿饭消耗了俺们三十多美元。一个字:太贵。可是这里既没麦当劳也没汉堡王,只能矬子儿里面拔将军了。



小镇子夜景,这仙人居晚上点上灯看着有点渗人。今儿个到此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4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