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里农场 第二十五章 钱德斌之死 钱德斌是和我一起来连队的哈尔滨香坊木材厂的青年,实际上我俩的关系一般,他和李树森关心最好,像似兄弟般朋友。初到到连队我们俩还真的挺有缘的,麦收结束后我们俩就一起去了基建班,那时基建班有个瓦匠,大老顾年了,他有四十多岁了,瓦匠水平还不错,我们班还有一个小老顾,连队就让他当了班长,本来我们都应该听大老顾的,当时他是临时工,所以他就不当这个班长,这样就用了这个小老顾了。 当时钱德斌非常能干,我俩伺候瓦匠他自然干的比我多,也比我干的好,所以他总是嫌我偷懒,我也有时就顶他两句,他就是爱面子,总是看不惯我,总说我不好好干,我也就不吱声,你说啥我也不理你,就这样我们还真的有缘,冬天采石头我俩又成了搭档,我们俩都跟着高凤林一起去东山采石头,这可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在连队,钱德斌什么活都干,他个子高,长得漂亮,就是有点瘦, 手臂特有力,总是比别人多干活,什么累活脏活到他手上都不在话下。每次搬砖,搬石头都是让着我,总是抢着前面干,特别是麦收后期,我们收黄豆期间,钱德斌一位是最不怕累的,收黄豆不仅灰烟弥漫,呛得人嗓子发干,而且劳动量大,稍有迟钝后面的豆杆能把你堆没了。一些老知青的知青经常欺负我们这些新来,故意的整人,钱德斌明知却不俱,反倒让整人的感到没趣了。在晒麦场,160斤的麻袋扛着上跳板,一般人都会打怵,钱德斌却能干一上午。因为他个高,后来就让他搭肩,这个活看上去轻巧,实际上比抗麻袋还累,因为这个没有休息的时间,抗麻袋可以偷懒。这不行一个接着一个的来。一干就是一个下午。那可真的是较劲呀。
在我们1975年去的这些青年里他是最勤劳的,秋天我们刚一去,麦收本来就累得要死,可是他却像一台不停运转的发动机一样,不知疲倦一分钟都不停地工作,我们中午回来吃完饭都在宿舍休息,唯有他却去后山采榛子,捡蘑菇。他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能干的一个人。 1975年底,采石头结束后,连队的马车要上山拉烧柴,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就是当时的指导员王树都说后勤工作关系重大呀。给个人家冬天拉烧柴就是大问题,原来跟车是张连军,小名叫宝福,也不知道为啥就被钱德斌换了下来,这样1976年的一月钱德斌就去跟车拉烧柴了。 1975年底,还号召过**化的春节,要求知青留在农场不回家。那时我自己要求留下过春节的,这是我头一次留在农场过春节,临近佳节,我还看见他天天早出晚归的,这个时期都在准备回家了。他却天天忙得要命,我们都知道,这冬天农场都没有多少活,可是就是这马车不行,天天排着队等着呢,今天他家明天你家的,这个活累呀,为了回报大家辛苦,给谁家拉烧柴谁家管一顿饭,这就看出来了。那时吃的是多么重要,虽然天天都是白面了。但是蔬菜几乎没有,猪肉更是却的要命,我在农场记得我们没有吃过几回肥猪肉,都是晚敲猪,所以说我们的当时农场是很苦的。 就是这样他一直干到年底过来小年他才回家过年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