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叶小舟 于 2015-6-24 20:56 编辑
<征文>最美的人生篇章 —读《我们的足迹》有感 人生的篇章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我们的足迹》是北大荒小屋自己的原创诗文集。全书共收录了44位群友(2为网友)115篇诗文。书的四个栏目“青春印记”、“足行天下”、“晚霞风采”、“小屋情深”紧密相连,真实地记录了小屋荒友的人生故事。
金灿灿的阳光把树木、房屋和原野涂上了一层橘红色,雪地上一行深深的脚印从小屋伸向远方······这是《足迹》(简称)一书的封面图 ,它使我回忆起了45年前的一段历史。“青春印记”写的也是这段历史。
28位作者的38篇回忆文章,再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细细读来,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些十六七岁花样年华的荒友。大家那些富于个性的表述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知音群主在北大荒小屋的土炕上生下儿子。儿子会说话了,有人问他:“你是哪儿的人啊?”他会奶声奶气地回答:“荒人”。我笑眼含泪地想:我们知青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简直没法比呀!
侯歌在自制的小煤油灯下写日记,缝补衣裤;幸韵救火的惊险场面 ;秋雁在女子架桥队;云石夜晚给开荒的战友送饭,回来时迷路直到天亮才返回。祥子、大张50、开心蓉蓉、牛娃······
那是怎样的一段人生经历呀!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繁重的体力劳动,对每个知青都是严峻的考验。相比之下我是比较幸运的,下乡的兵团离家近、条件也好些 、又比你们大几岁。不过也吃了不少苦,在酒房挑水压肿了肩膀、修水利抡大镐震裂了虎口、一个人值夜班好害怕等。大家硬是咬紧牙关挺住了,乐观向上、无怨无悔。有人质问我:“知青真的无怨无悔吗?”我坚定地回复他:“即便是有怨也无悔。”
十年屯垦戍边,十年风霜雨雪。大家把热血、智慧和汗水洒在了黑土地上,与北大荒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把它称为第二故乡多次回访。
夏文豪在诗中写道:“我回忆北大荒的冰雪十年,是我四十年的不了情。” ;“我庆幸自己是北大荒人。”三闲翁在《白桦林》中写道。;彬彬在回访博文的最后说:“我们的青春,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已经和北大荒紧紧地连在一起不可分割。”
······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可在人生的历程中那是相当的一段时间啊!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呐?我的荒友们在苍茫的北大荒,用十年的青春年华为自己的人生篇章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开了一个好头。我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为你们点赞!
返城的浪潮再一次冲击着知青。父母盼儿女,儿女想爹娘 。有的情人分手,有的家庭拆散,这是多么悲哀的人生无奈呀!我没有返城,又一次幸运了。
大批的返城知青面临着重重困难:住房、工作、金钱······三十岁左右的荒友,凭着在北大荒艰苦生活磨练下,培养起来的坚强毅力再次拼搏,逐渐走出困境改变命运,少数人事业有成名声显赫 。正像大家说的那样:彩虹总在风雨后。知青的人生篇章开始有了色彩。
光阴荏苒,岁月悠悠。当年的我们已接近退休或已经退休,尽管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大的造就,可我们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赢弱的身躯做出过贡献,我们无愧于那片黑土地,无愧于我心。因此,现在的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
“足行天下”、“晚霞风采”34人的49篇作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老知青晚年这道亮丽的风景线。迈开脚步出游,欣赏祖国壮丽的山河;(桂林山水、长江三峡、西藏、三亚、台湾···)欣赏异国美景、风俗、人文、地理;(南非、马来西亚之行;越南、西递印象;俄罗斯、美国之旅···)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老有所乐。学习网络知识,写博文、传照片、做音画······老有所学。网络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友、沟通的平台,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在哈尔滨,荒友在上海,我们同样可以在小屋聊天,回忆昨天、讲诉今天、展望明天。那真是桑榆唱晚霞满天呐!
同在上海的荒友,不仅线上交流更增加了线下活动 。参观知青广场、参加崇明薰衣草节、讲诉老照片的故事、东北廉家大院过小年包饺子······每一次活动都是那么的开心快乐,都增加了荒友之间的情谊,都增强了小屋的凝聚力。我读了28篇歌颂“小屋情深”的作品深受感染,正像三闲翁《小屋》诗中所写: “悄问曾相识?
笑曰大荒人。
莫道小屋小,
温馨又美好。”
尽管我加入哈尔滨知青联谊会,在知青十四组活动也很多,总要抽空来小屋看看 ,这里有我的荒友、有我不舍的情怀。
5月31日云南400名知青来哈旅游,哈知青也有400多人共同联欢。大家说:“共同的名字—知青,把我们连在一起,天下知青是一家。”多么深厚的知青情结!这也是我加入“北大荒小屋”的原因。送给我们的群主—知音,一首小诗: 网海茫茫人万千,
屏前遇你今生缘。
牢记心底难忘记,
万水千山一线牵。
读罢掩卷,我为荒友们一颗不老的心、一片挚诚的情,感动着,感悟到:大家是用美丽的青春、满腔的热血,加上拼搏的精神和坚实的步伐为自己的人生谱写的最美篇章。 《足迹》的出版,凝聚了知音和小屋荒友多少心血和汗水,在此道一句:“辛苦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