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2-23 17:11 编辑
1969年9月初,经过了短暂的新兵集训,我被分配到了三排机枪班。班长是见面开口笑,工作学习都很负责任的佳木斯知青吕志斌;机枪射手是有些高傲,但确实能干的北京知青费淳,和很有心计,很有人缘的上海知青黄志方;弹药手就是我——哈尔滨知青崔文甲,和啥都敢干的,爱表现自己,处处很注意形象的帅小伙哈尔滨知青刘树芳。在西通打渔排没合并到三排以前,我们机枪班是三排绝对主力。 当年的十连三排机枪班五兄弟,同吃十连的“军用馒头”,同住三排的二层铺,同军训同劳动。在“以边防为家,以艰苦为荣”的口号下,为十连,为新兴洞,为北大荒奉献着宝贵的青春。 难忘刻骨铭心的经历,花甲之年的回忆。四十三年过去了,班长吕志斌现居佳木斯,1997年遭遇车祸,头部重伤,身体轻伤,成了一个失忆人,别人问他下乡在什么地方?他马上回答:二十二团十连,再往下问,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庆幸的是他有一个好妻子,这么多年照顾他。 费淳至今音信全无。 我在哈尔滨。 当年我们五兄弟在十连,在新兴洞形影不离,摸爬滚打的情景,一幕一幕就在眼前。 我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费淳的消息。费淳我的战友!你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