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科洛河 于 2014-4-23 11:34 编辑
山中之城—琼中
几年来一直想去琼中。据说那里有海南落差最大的百花岭瀑布。虽然多次来海南,只因它地处海南中部的大山之中,五指山的北麓,始终没有机会去。其实,海南中线也走过几次,只是没有在此下车,没有仔细观察而已。这次轻手利脚,无牵无挂,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早上天晴,老天爷真照顾。从海口彩票中心站乘14路公交车,一元钱到汽车南站。换乘9:30分去琼中的长途空调大客车。经凤翔西路、海口新建的火车东站,由迎宾大道出城上高速公路,行驶近半小时,在定城镇下来走县道,途经定安县城、富文镇、白鹤乡,入屯昌县。
这一段虽是县道,但都是水泥路面,较窄,车辆不多,还算好走。进入屯昌县县府所在地的屯城镇时,赶上修景观大道,只能走一段乡路,再上省道。经坡心镇、南吕镇、枫木镇进入琼中县境内。
途径乌石农场,突然引起了我的兴趣,想看看海南的山区农场,就“计划外”下了车。乌石农场是海南省农垦局下属的一个农场,规模较大。其场部和湾岭镇是连在一起的,形成一个较大的城镇,现在很是繁华(相对的)。二、三层楼很是平常,五、六层也不少。台球、商店、集市、KTV、酒店等一应俱全。观察路人的精神状态,生活节奏绝对不紧张,那是相当的松弛。其幸福指数、生活指数绝不亚于大城市的白领们。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大量的广州、上海、北京等知青到这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给这里带来了岛外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改变了这里闭关锁场、信息不通的状况。
那个年代,海南是广东省的一个地区,全称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又是在大陆外的海岛上,交通不便,还是很闭塞的。尤其是山区,大部分职工住的是用竹子编成的竹房,能有砖房住那就是帝王级别的待遇了!
农业队的知青每天清晨要和当地职工一起去开荒种地,解决粮食问题。橡胶队则昼伏夜出(割胶必须要晚上进行),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漆黑的橡胶林里,提着小油灯,在蚊叮虫咬下,手拿胶刀在橡胶树上小心翼翼地割出三十度倾斜角的螺旋凹型小沟,既不能深也不能浅,要恰到好处,橡胶液方能顺利地流出,再挂上接胶的小碗。提起油灯走向下一棵树。早上再去把每棵树上的小碗摘下来,集中到指定地点。其工作、生活状况是内地人,特别是北方人无法想象的。比当年我们北大荒知青的困难不知要难上多少倍。
随着改革开放,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场的住房一排排的是全新的,几乎看不到老房子了。建起了休闲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尤其是新建的“知青园”显的格外夺目。若大的、成群的知青别墅已然是一片亮丽的风景线。当年的知青,现在的老头、老太们回到第二故乡来养老、度假、“猫冬”,受到当年老战友、老伙伴的热烈欢迎。
在乌石农场呆了一个多小时,感触颇深、感觉很好。重新买票上大巴继续前行。不久就到了营根镇,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县府所在地。四周被大山环抱,全县人口22万,其中黎族占43.4%,苗族占5.4%。海南最高的两座山峰五指山、鹦哥岭均在琼中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52座。这里是海南三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的发源地。
在长途客车站下车时,已是下午时分。车票本是37元,因中途下车多花了6元,但也多了解了海南农场的情况,还是值得的。
长途客车站是新建的,挺漂亮。站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种营运车辆都在招呼生意。第一次到琼中,又是一个人,不能盲动。回到站内向客运员细细打听,她介绍说可以到兴华宾馆去住安全一些,乘三轮摩托2元即可。我出门大大方方地上了一辆车,说了声“去兴华宾馆”就不再言语。不到二公里就到了,下车拿出2元钱给他,司机看看我什么也没讲就走了。他可能认为我是熟门熟路吧!
这个宾馆还不错,是国营的,本想住下。到总台登记,叫我大失所望,爱搭不理而且态度蛮横,“上帝”的尊严受到了伤害。又不是荒郊野岭别无分店,背包走人,另寻它处。
前行一段,看到一座崭新的五层楼,高悬“潮汕宾馆”的牌匾。服务员非常热情,经议价,90元可入住标准间。看看房间有二十多平米,被褥、设施等都是全新的。就是它了!入住402房间。先洗澡再整理行囊,然后下楼吃午饭。在宾馆对面的一个饭馆要一个炒地瓜叶、一碗米饭加餐具费计12元。
就餐时顺便打听去百花岭如何走,老板说:“不远,只有十公里。车费可以讲价的,你一个人坐小面包不划算。可以包一辆两轮摩托管来回”。餐毕叫了一辆两轮摩托,计时4小时,往返100元。一看就是在欺负我这个外地人。又找了几个,最后选了一位男司机,谈好连来带去25元,含等候1小时。看来出门在外还真得多长几个心眼。马上回宾馆带上相机便出发了。这时是下午2:40分,摩托挺快,20分钟就到了山门。因是旅游淡季,不需要门票。绕过山梁,远远就听到了瀑布的隆隆声。
百花岭几乎覆盖琼中县全境,主峰海拔1100多米,和五指山、黎母山成鼎足之势。瀑布落差400多米,是岛内落差最大的。瀑布周围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瀑布落水之声震耳欲聋,十几里外都能听到。瀑布随山而动,形成三级飞瀑,分别称为“神丹妙药”、“金龙吐珠”、“仙女献花”。
进山门不远就被封锁线给拦住了,不让前行。经了解方知,去年丰水期时,游人连续出了几次事故,伤亡多人。当地有关部门把上山的路封了。我很奇怪,你不去修建、完善上山的道路和环境,而是采取这种因噎废食的办法,实在是匪夷所思,实不可取。海南省委一直强调要把旅游作为产业来抓,又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难道你琼中是在岛外吗?
没有办法只好上了山门的二层,远远地观赏这早已向往的美景。站在山门最高处观百花岭瀑布,倒有一番饱览全景的意外收获。老天开眼,阳光明媚,三级瀑布看的很清晰。只见山峰之上,一条涓涓细流带着柔情从山凹处静静地、缓缓地流向峭壁。在接近陡峭山崖的一煞那性情大变,如同一条白龙腾云驾雾直奔山下而来。眼观此景,心头为之一振,莫非闯入了人间仙境乎!呜呼!此为一级暴瀑也。
只见那白龙驾着雾气下行一百多米,被山岩拦住去路,是粉身碎骨还是使出分身之术?只见山岩之处呈分散状的十几条白浪分流而下,不停地、急切地撞击在岩石上,遂变成珠帘似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珍珠,在阳光下映出七色彩虹,犹如无数条金龙在喷吐银珠,此为二级瀑布也。
三级瀑布是上水跌到宽而大的平台上,形成宽而散的瀑布。瀑布旁有一株参天大树,像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轻轻地挥动手臂把涓涓细流变成朵朵鲜花撒向人间。
站在高台上环顾群山,心情极好。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树木十分茂密,疏密得当,排列有致。尤其是山顶上有不少造型奇特的树木,其婀娜多姿不由你不产生种种幻觉。只是离得太远,镜头不够长啊!太遗憾了。
在返回的路上,行至半山腰时商量司机停车,拍了琼中全景,还有正在修建的风雨廊桥。算是对没能进山的一种补偿吧。
入夜后气温降下来了。在宾馆对面的沙县小吃来上一笼蒸饺,吃上二串炸豆腐,醺上二两二锅头,感觉不错。酒足饭饱,趁夜色逛起琼中县城的夜市来。晚上店铺几乎都在营业,小摊就更多了。农贸市场是脏乱差最突出的地方,到处都是两轮或三轮摩托。在这里基本没有“交通规则”,行人经常因躲闪不及而停下来,让车先过。看来要想达到车让人的境界,还真得耗费些光阴岁月啊。
印象最深的是美发厅比饭店多。饭店多是小吃,设施简陋、食客不多。而理发店却比比皆是,个个装修得漂亮干净。入夜以后灯光闪烁,真是琼中的一大美景。
琼中盛产绿橙,名为“绿宝”。皮是绿的,按北方人的习惯一定认为是生的。其实不然,剥开皮,里面呈金黄色,入口甘甜、果肉细腻、口感异常,是海南最好的橙子,琼中的特产。
昨晚休息得很好,早上醒的也早,6点30就起来了。外面刚麻麻亮,拿起相机就直奔昨天观察好的地方。那是一片田野、一片绿洲、一片滩地、一片城市里的乡村。百花岭瀑布流下来的溪水已汇成一条不小的河,称为营根河。从县城西边流过,形成一片滩地。河边有一座水泥板搭成的简易小桥,去年被洪水冲垮了,现在还残留几块,搭上一块竹排可以过人。
桥上有十几名老妇和少女在洗衣服。说是在桥上,其实人是站在水中的。利用水泥板做搓板来洗衣服。河水弯弯曲曲,欢畅地流过。两边的红毛柳、毛竹和叫不出名的各种花草树木,桥上嬉戏的洗衣女,好一幅山水田园的美丽画卷。此情此景已是许久未见了。我沉醉了、沉醉在这梦幻如诗的田园中。
过了小桥即是一片菜地,其实是一片滩涂。眼前呈现翠绿色生机勃勃,远处是雾朦朦的山峦,不远处有一两座民房。走近看看非常简陋。
有一对夫妇正在田里侍弄菜田,上前和他们攀谈了几句。男的挺健谈,我问离城里这么近干嘛住在这里啊?他说城里太吵了,不如这里肃静,还可以种点菜有点收入。我又问要是发大水怎么办啊?回答道,不是年年都有大水的,但要是有就很大。不仅整个滩地淹了,就是房子也会进水的。我又问,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啊?答:那时政府会有预报,就搬到上坡的城里去,那里有自己的房子,而且政府还有补贴。
听到这里,我若有所思:是啊!人就是这样,在围城里的想出来,在围城外的想进去。精神和物质是可以转换的,衣食住行是第一需要,在满足第一需要后精神上的需求又上升为第一位了。这就是辩证法啊!我们转来转去谁也没有离开政治经济学呀。
琼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游览,如鹦哥岭、黎母山、白沙起义纪念地、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等。还是留点遗憾吧,可以做为再来的理由。
再见了,琼中,我还会再次拜访你的。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初稿于海口
二零一二年二月 二稿于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