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344|回复: 0

小 白 轶 事(小白是五师采伐之地)

[复制链接]
段伟峰 发表于 2015-3-1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段伟峰 于 2015-3-1 08:28 编辑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360se6/User Data/temp/forum_mod=image&aid=41989&size=300x300&key=72016ede28ab33fe2c8362e1f4b43035&noca.jpg         

                                        一、 吃松花蛇肉

    小白盛夏,花团锦簇野草浓茂,小河流水潺潺,各种树木罩在群山,一片片林海在风中荡漾起伏,装车连的兵团战士正在睡午觉,忽然有人喊:“抓蛇呀,抓蛇...”,急促的脚步声和吵杂声在连部操场上。我们六班战士一股脑全跑了出去,只见一大群人正在抓一条一米半左右,三、四公分的一条大蛇,麟片上有黄色的图案,(当地叫松花蛇,无毒,学名,王锦蛇。)十分的漂亮,这条蛇正在东窜西躲逃避人得抓捕,有的用棒子打,有的带着皮手套抓,乱成一团了。最后也不知是谁把蛇抓到的了。
   有人说拽尾巴抖动,蛇就会脱骨,于是就拼命的拽尾巴抖,抖了半天把蛇放在地下,它就又要跑,看来这办法不好使,有人说戴手套顺茬撸,蛇就能死,撸了半天也无惧于事,有人又提议说,把蛇吊在吊环上控死它,(我们自己做的吊环用于锻炼的器具)结果把蛇的尾巴倒挂在吊环上时,只见那条蛇卷曲着一会就卷成一个8字形,头朝上了,像是嘲笑我们,看你们怎么奈何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嘿,没招了。
    也不知六班的谁说,吊到双杠上扒皮做二胡,于是又把蛇放下来吊在双杠上,这回头朝下,用绳子拴在蛇脖子上,扒皮。结果它又卷曲起来成8字,头又朝上了。也没法扒皮,蛇也没死硬扒也太残酷了,于是有人去卫生所拿来一把带酒精的卫生棉,一下子把蛇头包起来,只见一会蛇就伸直了身体,扒吧,有人拿刮胡刀在蛇的脖子上划了一圈,说是一撸就会下来一个蛇皮桶,说也怪,任凭你怎么撸就是撸不下来,没办法,只好把蛇开膛了,然后付费老大劲才把皮扒下来,邹念立把蛇皮用小钉子绷在木板上,以后他用一个铁罐头盒把蛇皮包上,做了一把二胡,别说音色还不错。
   我们班有有个小广东的,他把蛇肉剁成一段一段的,在外面架个炉子用小闷罐炖起蛇肉来,我们北方知青没吃过蛇肉,只是在旁边看着,一会一种特殊的肉香飘出来了,只见小广东夹一块蛇肉,放在嘴里吃起来了,一边吃还一边说;"真好吃,真好吃,你们尝尝呀”。我们谁也不敢吃,有大胆的,我尝尝!忘了是谁了,也学着小广东吃了一块,怎么样?怎么样?北方知青们急切的想知道能不能吃,吃吧,太香了。话还没等他说完,立马就你一块我一块抢起来了,小广东连连大声喊着说:“我煮的,我煮的”。这时候谁还管他呀,一会,蛇肉就到我们肚子里了,
    没吃够,怎么办?以后就发生了到处抓蛇的事,可是再也没抓到过蛇,只是有一回采药回来,在铁道上上拣着一条被火车压死的也是一条蛇松花,也被我们煮着吃了。

                                     二、遭遇黑熊

    六班负责画药材分布图,大部队将根据我们画的药材分布图去采药,小白夏日的一天,2点多钟,一行六人,(我只记得有小广东了,哪位战友想起来帮我补上。)我当时是副班长,每人手里拿着一把玻璃斧子(一种非常锋利的小斧子)有点拿着药镐,出发了。一边采样本,一边在纸上做记号,还不时的用玻璃斧子砍树做记号,以便记清回来来的路,来的时候,看到一个林区人窖鹿的窖,上面撒了一些盐,林区落日早,一会就天就暗了,我们决定马上返回,怕天黑迷路,天一黑路就不好找了,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没发现窖鹿的窖,呀,走错路了? 因为我们天天在林子里钻,所以并没有心慌,往下走就是了,上下必有路。
     我们顺着山间小溪往下走,水会往山下流,走着走着,就听见,一声类似朗乡小火车的笛声,有人就说,啊,是朗乡小火车。再一听,不对,这声像动物园老虎的咆哮声,我在队伍的最后,还背着一个药篓子,回头一看,妈呀,一只五六百斤的黑熊正向我们扑来,“快跑,快跑,熊”,我惊慌的喊着。六个人头也不回,飞也似地向山下逃窜,当地老百姓说见到黑熊要顺风跑,这样黑熊额头上的毛就会挡住它的眼睛,它就跑不快啦,这些也就全然不顾了,逃命要紧,把危险让给我,
    我是副班长,我在最后,黑熊要撵,也是先抓到我,我一边跑,一边说,要是熊撵上我,谁也别跑了,用玻璃斧子,(玻璃斧子碗口粗的桦树一下子就可以砍断)砍死它,大伙喘着粗气说:“好,好”。当时我们装车连战士的觉悟那是真高,绝不会一个人逃跑,更绝不会见战友死不顾的。
   我们就像在林海雪原滑雪一样,不是在跑,而是像滑雪一样,飞快地滑下山,跑着跑着还看到一群野猪刚过去的印记,野猪毛印记都十分清晰,我们知道群猪不伤人,但是也凭空争加了几分恐惧,也不知道用多少时间,更不知道熊撵我们怎么样了,就是跑呀,跑。
    终于见到铁路了,虽然惊魂未定,一颗悬着的心终于算是落下了,大伙全瘫了,倚在道口木桩上,只会大口大口喘着气,当时就是年轻呀,要是现在呀 ,早就跑死了,也不会跑那么远,我现在才知道人在紧急关头,是如何调动全身体能的了。休息一会,突然小广东说:“呀!我脚痛,脱下胶靴,里面全是血,倒出一大滩来,原来,逃跑时让树根扎透了脚,马上就不能走动了,大家轮流把他背到装车连,现在回忆起来还会有点后怕。但是却为今天的回忆录增加了一篇轶事。
                         2014.11.1  写于大庆



                   三、小咬、蚊子、草爬子、”刨锛”,瞎蒙


小咬(蜢)、草爬子(螨)、“刨锛”没查到学名,是一种比苍蝇小许多的咬人的昆虫。
     说起这几种咬人的虫子,在小兴安岭战斗、生活的小白人,一定是记忆深刻,非常深刻。
   一说蚊子,小兴安岭的蚊子和城市的蚊子不太一样,个大,粘人又凶猛,基本没有嗡嗡声,上来就是叮咬,我记得夏天睡觉前,我们用肥皂泡涂在脸盆上,在宿舍挥动,一会儿,脸盆就沾满了蚊子,亦或是用点艾蒿熏,熏的我们喘不过气来,然后才睡觉。一觉醒来满身大包,痛痒难忍。那时我们抬木头,极其劳累,晚上倒下就睡着了,也顾不得打蚊子了,任其猖狂叮咬,只是可怜我们年轻的皮肤了,说也怪,过了一段时间,蚊子叮我们时,皮肤连小红点点都没有了,据说是有抗体了,免疫了,记得一次在夏天,露天看电影,怕蚊子咬,我们全身包的只剩两个眼睛,记得看的是李谷一唱的花鼓戏,李谷一年轻时可真漂亮,那身段,那灵活的肢体,那勾魂的眼神,我们装车连一个女的都没有,这帮小伙子们都看花眼了,目不转睛看着李谷一唱,没想到后来李谷一成了歌唱家了。
   二说小咬,这家伙可了不得,不是城市里秋天的小咬,城市中的小咬不咬人,小兴安岭的小咬,咬人。小兴安岭的小咬学名叫蜢,比苍蝇小许多,一群群的,记得我们挖三颗针时,一刨,忽的一下,小咬就扑向满面,用手一抹脖子,满手的血,那家伙咬人速度极快,就是吸血鬼。林区说早晚蚊子,白天刨锛,草爬子,瞎蒙。轮流咬人,可苦了这帮知青了。后来连里发了防蚊帽,采药时就不会受到小咬的攻击了。
    三说“刨锛”,这家伙厉害,当地老百姓说,“刨锛”刨你一下,就是叼你一块肉下来,后来是领教了,你也看不到它,上来就一下子,叮在手背上,一个小米粒大小的红点,须臾手背就会肿得像馒头一样,疼痛难忍,两天都消不下去。后来叮多了,又有免疫力了,只是一个小红点,不肿了,你说我们当时是怎么过来的,嗨,真是一言难尽。
   四说草爬子(蜱),生活子深林里,白松上特别多,以吸食深林动物血为生,传染深林脑炎,据说是千分之一概率,得上不好治,下山回来都得把衣服、裤子打扫一遍,检查一下身体各部,特别是腋窝,大腿里子,阴囊,身体柔软的地方,草爬子专门往这些地方钻,吸你的血,身体吸的红红的,圆鼓鼓的,它却出不来了。我是没让它钻过,也不记得是谁了,让草爬子钻进阴囊里了,只漏一个尾巴,卫生所大夫用镊子夹不出来,没办法,就用剪子愣是剪掉一块肉来,这才把草爬子整出来,现在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好笑,当时也是热议一个话题。

                                    四、吃黄花菜全连中毒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萱草、忘忧草,它的花蕾,也就是黄花菜,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食。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爽滑,嫩糯,常与木耳齐名,均为“席上珍品”。
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即黄花菜、黑木耳、豆碗、豆芽、黄花菜位列其首。“四物汤”营养成分完备,是补血、养血、美容的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价廉物美的珍肴。说明黄花菜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
     小白的草甸子上,到处长满了黄花菜,也不知谁说的可以吃,全连都去采黄花菜了,采了不少。都给食堂了,我们知青当然不知道怎么吃了,那天好像是什么节日,没上工。食堂做了好多菜,其中就有一个用我们采的黄花菜做的凉菜,大家吃后引起全连食物中毒,全连凡是吃了黄花菜的一律上吐下泻,又人说是吃黄花菜吃的,我们哪里知道。
    后来得知,新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可造成胃肠道中毒症状,故不能生食,须加工晒干,吃之前先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泡2小时以上,食用时火力要大,彻底加热,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而我们采的黄花菜又开花的、又不开花的,食堂估计也没焯一下,就直接做了,害得我们有了吃黄花菜苦头一个记忆。

                                     五、党参王


八月中旬的一个清晨,我们六班六个人,每个人带着用一根筷子串一串的两串酥饼,又出发了,现在采中草药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小兴安岭的早晨空气新鲜极了,我们呼吸着略带湿润的林区富含负离子的空气,穿梭在深林之中,一个个精神抖数。
忽然,我们好像一块闻到了一股强烈的党参味,(党参的味道类似新橡胶轮胎的气味),我们扒拉着杂草,看到前面的树上爬着党参的蔓,好家伙,那丛蔓足有100mm粗,一定是一棵多年野党参!挖不挖?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了主意,挖吧,时间早点(根茎类草药一般应在九月中旬以后)不挖吧,怕别的班给挖走,最后大家决定挖。我们六个人小心翼翼地用树棍,竹签一点一点的掘党参根茎下面的土壤和杂草,就怕伤着根须,(伤着根须机跑浆了,品像就不好了),记得,挖了一米的范围,深度达二米的大坑。
一个班六个人,足足挖到天黑,1510mm的党参王,完整不缺的出土了,这棵党参估计有上百年的年龄了,药用价值完全可以和野山参相媲美。是名副其实的党参王。只可惜挖早了,浆没全上满。后来这棵党参王,在兵团司令部的展馆展览过。

                               2014.11.8于哈尔滨










                                            六、普及围棋
   
天津知青史效勇是围棋高手,后来任天津围棋队总教练,在小白他就天天摆棋谱,教别人下棋,不过那时我还不认识他,到了小白,我们在一个宿舍,他是一批一批的教下围棋,我记得我是最后学的,如果那时我们连参加黑龙江省围棋比赛,肯定拿全省团体赛冠军。我们连让他教出不少好手,记得有付荣华、陈积芳、杜新力...。1971年我开始学围棋,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学会了抽烟,因为学围棋要给他买烟抽,不买烟不教。那时就给他买“迎春”牌的烟,2毛8分一盒,我记得我头一回抽烟时,晕头转向,两脚发飘。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他在我家住过几次,记得还给我拿来一瓶金奖白兰地,下面晒一下当时在双山学围棋时手抄的日本宫下秀洋围棋棋谱(一小部分)。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1.tmp.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2.tmp.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3.tmp.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4.tmp.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5.tmp.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6.tmp.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7.tmp.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8.tmp.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9.tmp.png
史效勇那时天天看日本语棋谱,我也跟着看,因为日语汉字多,棋谱几乎都是汉字,所以看的明白,后来不会说日语,但能知道意思。1972年日语热,我在穆宏云母亲的朋友福田老师家学日语(后来福田老师在黑大当日语教授)。
1980年我代表铁道部在北京中机公司(二里沟)参加中日技术交流,用上了日语。

                                                                  2015.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