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638|回复: 12

西 藏 行

[复制链接]
扎根树 发表于 2015-2-13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扎根树 于 2015-2-13 10:53 编辑

                                             西 藏 行

       2014年10月末,接到任务要前往西藏日喀则市。从没去过西藏,拿到机票还真挺高兴,就是不知上了高原身体吃得消不。办公室里老李说得可挺绝对:去高原身体越棒越不行。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好工作,为西藏的建设、为促进民族团结能做点贡献也是荣幸!

       刺眼的阳光照射进哈尔滨太平机场候机楼,一队武警荷枪实弹牵着警犬在悠然展示着茶艺的笑容可掬的小姐面前走过。飞机在正午起飞,降落北京首都机场中转,需在第三航站楼候机2小时才能继续飞。用大气、时尚、现代、宏伟来形容机场航站楼一点也不为过。站在二楼大厅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机场快轨梦幻般地从地下钻出呼啸驶过。大厅内的廊道上运行着自动人行道,人走到上面不用迈步它就载着你前行。在大厅你若招一下手,穿梭于大厅的小型电动车眨眼就驶到你身边,载着你去登机口或别的你要去的地方。饮水点、儿童游戏堡、餐饮商服应有尽有。南来北往的旅客肤色穿戴各不相同,一行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男女统一穿天蓝色上衣,左胸都秀有国旗,男人戴白帽,女人扎头巾,不难看出应是穆斯林兄弟。一位在饮水点拿着纸杯喝水的穆斯林男人和我聊了起来,他说他们是包机出国朝圣回来,家都是内蒙古的,往返加上20多天吃住每人自费4万元。我问他朝圣的人很多吃住不方便吧?他一脸的无奈:“就是么!”
      
      下午4点换乘西藏航空公司的飞机继续飞拉萨。飞机上的航空小姐端庄漂亮,热情的为乘客忙碌着。一位航空小姐递过橙汁,她面容精致,有少数民族特有的气质,于是我问她,是藏族?她礼貌的回答说是藏族后,转身去忙其他客人,又马上回过头笑呵呵的问,是因为皮肤比较黑看出来的?我摇头,心想这么说藏族面色普遍黑啦?那是离天近太阳晒的?那我更不能伤人家的自尊心,于是赞美地说,你很漂亮,像雪莲一样,她莞尔一笑。飞行时间一长,前排的老于不耐烦了,开始抱怨:“这飞机可真能飞,还得飞俩小时。”他扭了一下咔咔有声的脖子恨恨的说:“真能飞!”

      当我们一行走出拉萨贡嘎机场时,已是晚上9点了。站在高原顶上,亮晶晶的星星坠满了四周的天空,伸手可以摘星辰了。去停车场的路上,感觉有点脚跟不稳,这是高原反应吗?老于刮得溜光的脸此时已经变成了土色,他步履蹒跚,眼睛却瞄着年轻领导,看领导走来,他马上往前跑,忽又一个急停,双手弄正已经歪到一边的假发,然后上前搀扶领导蹬上接我们去拉萨的面包车。车上,工作队的小贾想得周到,他早为大家准备了抗高原反应的药品和矿泉水,发给大家每人一板药,递过矿泉水,嘱咐大家马上先吃一片。车进了市区,街上人来人往,这么晚了,拉萨夜生活还挺丰富啊!大家有些惊讶。后来才知道,拉萨比内地晚两个小时的时差,当地一般上班时间为上午9点半,晚上9点钟相当于内地7点钟,街上自然还是热闹的。

       办理好入住宾馆手续,服务员很快推来氧气瓶,放到床头旁,热情的询问需要现在吸氧吗?没感到憋闷,为国家省点吧,于是谢过服务员。一觉醒来,拉萨的早晨宁静而和谐,偶尔有藏族同胞摇着转经筒走过宾馆门前。时间到了,大家陆续到一楼大厅集合,坐9点的火车去日喀则市。去火车站的路上,雄伟的布达拉宫就在眼前,右面是著名的大昭寺,可惜没有机会去了。

       开往日喀则的卧铺厢里,乘客很少,一位藏族老爷子站在过道上,一会儿看看车厢,一会儿又望着窗外,饱经沧桑的脸上透着喜悦。我走过他身旁,他拿出车票,客气的问我,他的卧铺哪儿?我为他找到卧铺,但他仍然站在过道上,没有进去的意思,我看出他是不愿意错过欣赏火车车厢和沿路风光。他对我说:“铁路修到日喀则,太好了,去拉萨就方便多了!”他还告诉我,他家住在谢通门县,有三个儿子,这是到拉萨看他大儿子回来,大儿子在自治区民政厅,另外两个儿子在日喀则的统计局和银行。我问他农牧民生活怎么样?他说吃得饱。

       拉萨海拔3600多米,日喀则海拔3800多米,拉萨是前藏的中心,日喀则市后藏的中心,日喀则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从拉萨到了日喀则后,大家开始有高原反应了,头疼,嘴唇发黑,四肢乏力,心跳加速,血压普遍升高,不管以前血压高否,现在大家都是高血压了。血氧含量降到60%~70%,这在内地应属病危吧?我平时身体很健康,此时血氧只有57%。医生说低于50%,随时有死亡的危险。但大家没有顾上这些,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第一天大家加班到很晚,散后又各回各屋接着查看项目概算、造价、资金账目、招投标程序等资料。刚投入工作,压力挺大,无心思出去散步,头正疼腿也走不动。

       我正在看资料,老程进来,我们探讨几句工作情况,他借了我的手机充电器回去充电,走到门口转身说你还要开窗户呀?会冻着的。我还真感觉有点冷了,于是走到窗前,关上窗户。窗外街面上空荡荡,商铺灯光摇曳。远处苍凉的夏玛日山只有暗暗的轮廓,从扎西岗村边流来的雅鲁藏布江静静地向东流去。

       半夜醒来,烧的厉害,呕吐两次,头痛头晕,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冒了,上了高原,感冒也来凑热闹。我拿起房间里的电话,问楼下服务员有没有感冒药,服务员记下房间号,说一会儿就送上来。过了10分钟,电话响起,那头服务员歉意的说,街上药店都关门了,可以喝房间里西藏特产红景天饮料,能够减轻高原反应。我是感冒不是高原反应,不需要喝,我固执的这样想。脸像火烧,心跳得厉害,躺在床上,心想睡着了不知明天还能不能醒来。

      援建日喀则市的有上海、山东、吉林、黑龙江及两个大型国有企业。上海市援藏工作队的领队,不久前就死在房间里。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第二天很晚他也没有起来,队员们感觉不对,去敲门,没人应,打开房门,他已经死亡很久了。还有其他工作队的两位同志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高原真不能大意,工作队的同志告诉说,刚来不要洗澡,避免感冒,感冒得了脑水肿,容易死亡。大家来到西藏5、6天都没洗澡,也不想洗澡,有洗不动澡的感觉。

      早晨,一觉醒来,真庆幸!烧退了很多,也没睡过头,第一天吃早饭可不能去晚,不早了,已经是大家约定的早7点半吃饭时间,匆忙洗漱完打开窗帘,外面还很黑,影影绰绰有人走动,是转经的人吗?旁边乔穆朗宗酒店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20多人在跳广场舞了,舞曲隐隐传来,细听,并不是佳木斯广场舞曲,是藏族歌曲。

      赶到自助餐厅,四周高高的窗户还很暗,长长的一排餐桌就只有一个人在那埋头吃饭,走近一看,是援藏工作队聘请的当地藏族会计边巴次仁。等我吃完了饭,大家才一个一个陆续来吃饭,闹半天我还是一行中第一个来吃早饭的。说吃早饭,其实也吃不下啥,喝点稀粥什么的。只有大李子除外,他平时身体就棒,到这儿一点反应没有,他还爱显摆,大声嚷嚷说他早饭就吃了5个大包子。小刘没好气的呛他,那就把你留这儿了,数你身体适应这儿!大李呆住,从此再也没显摆过。通过亲身体验,身体越好,到西藏适应也越快。

       第三天吃早饭我又看到边巴次仁会计一个人,他看到我,先是一愣,接着有些尴尬的笑笑说,王老师早!我跟他打招呼说,边次会计早!他低头吃的更快了,吃完匆匆走了。以后每天他仍旧早早来吃早餐,并且只有他一个人,吃完匆匆离开。他47岁,由于健康原因,刚从上海援藏学校会计岗位退休,普通话说的很好。称呼藏族同胞,可以只叫第一和第三个字。藏族人的房子一般都很大,并且是二层楼。边巴次仁家有200多平米的二层楼,很大的院子,两口子住楼上,房间里还有念经堂。楼下出租,租金每月3000多元,他自己退休金每月近7000元,援藏工作队聘他当会计,每月给他开2500元,他媳妇每月工资3000多元。他还刚卖掉旧车,买了一台雪佛兰。他的生活应该很不错,他有一女一男两个孩子,女儿医学院毕业,在离日喀则200公里的县城医院工作,儿子在拉萨读大学,金融专业,上大学期间不收各项费用。他说西藏不比内地,市县路况差,他大姑娘离日喀则很远,回一趟家不容易,他想把女儿调回来。

      在旧西藏,只有占西藏总人口5%的达官贵人和高僧活佛才有姓氏,而95%的藏族民众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孩子的名字,一般是大人抱孩子到寺庙由喇嘛给起,喇嘛说就叫长寿吧,长寿藏文翻译成汉语为次仁;是星期三出生的,翻译过来即拉巴。就叫拉巴次仁。要是星期六(边巴)出生,起名叫长寿,就是边巴次仁。赶上星期日(尼玛)叫长寿,那名字就是尼玛次仁。如果起宝贝(罗布)长寿(次仁),就叫罗布次仁。西藏重名的很多,一个班里也许有三、四个同学叫一个名字,老师只能叫一罗布、二罗布、三罗布……如果你在拉萨街头喊一声——拉巴次仁,可能有白发的、黑发的、背书包的同时回头。 社会学家说,造成藏族人重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广大普通藏族民众没有属于自己的姓氏来区分他们的名字。

      援藏工作队员,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他们履行特殊使命肩负崇高责任,也意味奉献和牺牲。援藏工作队员,每三年轮岗一批,新队员初到雪域高原,都要经历适应高原缺氧、远离家乡、长时间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寂寞和离愁。队员们说闲下来的时候最难熬的还是寂寞,平时靠微信和内地家人、朋友互通信息。他们除了在日喀则市工作外,很多队员要到县乡去工作。我到工作队的时候,正赶上有名队员从县里回来。我问他在县里工作怎么样?他说工作还好,就是吃饭时,咬不动当地人做的半生不熟的饭菜。在当地水开锅也只有70多度,如果不用高压锅煮面条,面条煮烂了也熟不透。一名队员向我讲起,在西藏他习惯了喝滚开的水沏的茶,不烫嘴,回到龙江,竟以为还是在西藏,拿起刚沏的茶就喝,结果把嘴烫坏了。

       这批援藏工作队虽然刚去一年多,但为日喀则的发展却做出了很大贡献。引进的克山土豆,在当地试种获得极大成功,亩产有很大提高。纯天然岗巴羊的推广和销售、龙江北路延伸段铺设、优质牧草基地建设等一大批项目在陆续实施。
     
      我来日喀则的第六天头疼消失了,开始逐渐适应高原生活。在日喀则的工作也告一段落,要到县里项目现场去实地看一下工程实施情况。第一个去的是距离日喀则140公里的康马县,县城距离不丹国只有30多公里,海拔4300米,比日喀则还要高500米。康马县是山区县,珠穆朗玛峰、洛子峰等多座海拔8000米的山峰耸立其境内。

      坐车去康马县,去之前我还担心路况,汽车驶出日喀则,路况一直很好,这样看,以前的担心有些多余。可是,路面以上的情况就有点热闹,有时是藏民赶着一群牦牛,慢吞吞走在公路上,车过村屯又有藏民的鸡鸭横穿公路,也有狗趴在路中间瞌睡。

      公路两旁巍峨的山峰未生寸草,阳光照在山坡上金光灿灿,崭新的像造物主昨天才堆到那儿一样。山脚下狭小贫瘠的农田里,稀疏的青稞苗已经出土,藏民弯腰在那里劳作。开车的司机师傅叫次仁罗布,40多岁,他边开车边和我聊起西藏的风土人情。他讲到藏族人不吃狗和鱼,到藏族人开的饭店点菜,不能要这两样,他又说现在有些藏族青年也开始吃鱼了。这让我想到可能是藏族的水葬习俗,导致藏族不吃鱼吧?他讲天葬师和铁匠是西藏的最底层,是世袭的,他们家的姑娘没有人愿意娶,所以佛祖让她们长得很漂亮。我问:是佛祖?他肯定的说就是佛祖。这时路旁站着两个藏族少妇,她们穿着鲜艳的藏装提着布兜,其中一个冲着我们的车伸出一个指头,意思是只有她一个人搭车。因我们车里坐满了四人,所以司机师傅礼貌的向她摇了摇手。路旁的藏族民居家家房顶,插着五星红旗,延着公路一字排开,煞是好看。这里为什么不像别的地方的房顶挂五彩经幡呢?我问次仁罗布。他说是村民自觉挂的,不是政府让挂的,并且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因为这里的人们非常拥戴党和政府,反对分裂。听说这里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我一时说不清楚。我顺着话题问他,你对搞分裂怎么看呢?他坚定的说,我反对分裂。我又问他,你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因此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其他人呢?他说别人也都反对。

      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停在康马县城外的路口上,路口下是一条小河,河对岸是龙江援建的大庆路工地,大庆路的路基已经提前完成,跨河大桥也已经建好,道路向南延伸穿过群山通往不丹。由于是冬季停止施工,工地上一个人也没有,在4300米的高原上查看和丈量陆基,有些脚跟不稳和动作迟缓,低头,鞋子已成土鞋。

      从停车的路口向坡上看,就是被街道分成两边的康马县城。县城很小,从这头一眼就能看到那头,城里唯一的一条街上没有什么人。路口的右边是其他省援建的不丹国际贸易城的框架。

       我们下了车走进街边上的康马县财政局大院,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墙角边一个很小的旱厕,一条从办公楼到旱厕踩出的不长草的小路,院子四周高大树木的叶子已经泛黄。县财政局办公楼有三层,接待我们的旺堆副局长在一楼办公。由于是星期日,大楼里静悄悄的。只有28岁的旺堆局长为我们准备好了要查看的项目资金拨付、使用、结余情况表,低头正在看,陪同来的边巴会计看着墙上的工作人员分工表说:“没有一名汉族同志呀!”

      出了财政局,准备上车回去。这时才发现我们的车没了。陪同来的铁木尔副县长说,是司机罗布回家了,他家在康马,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回家了,我马上给他打电话。我说叫他不要着急,我们在街上等一等,也好看看高原小城的风貌。

       三天后我们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踏上了返程之路,途中路过壮美的羊卓雍湖和保留完好的帕拉庄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边字五一二 发表于 2015-2-1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文章很吸引人,了解了许多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5-2-1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扎根树 发表于 2015-2-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边字五一二战友的鼓励,祝春节快乐!
感谢向东战友的鼓励,祝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2-13 1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лС侳гд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5-2-1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援藏的人们很辛苦!文章写得详细具体也很感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扎根树 发表于 2015-2-1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一叶小舟战友的鼓励和支持!你写的文章我也很爱看,希望看到你更多的作品。祝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5-2-13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扎根树撰文详尽的介绍援藏的经历和西藏的风情!开眼界了,长知识了。顺祝新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扎根树 发表于 2015-2-1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过程是美丽的版主的关注和支持,西藏高原缺氧、荒凉,气温还是比龙江要温暖些。祝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5-2-1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清欣,寓意深远,难得的美文,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3 1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