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兰花 于 2015-1-31 23:15 编辑
盛世迎春会 南北一家亲
1月30日,在香坊满汉楼召开了哈尔滨知青联谊会18组2015年春节联欢会。今年是18组的第十届 “春晚”。 与会的还有三个特殊人物:特地从北京的家“打火车”赶来参加18组春节联欢会的第一任组长毛幸;还有从上海的家赶来的“哈尔滨姑爷”上海知青王妙法和他的夫人,“上海媳妇”哈尔滨知青王炳坤,也来参加18组的春晚。巧的是:他们三人都是曾下乡在黑河地区引龙河农场。虽然不在一个分场,那有什么关系?天下知青是一家,南北知青相逢,分外亲切。在正式开会之前,会场上一片欢声笑语,北方的“五九”还没尽,人人脸上已经洋溢着春天般的喜庆。 光彩夺目的四位主持人一上台,大家安静下来,组长尹艳杰简短的总结了18组一年来的社会活动和成绩。掌声里表明了大家的信任。 到会的102人,超过了去年。上午9:05,全体与会者照了张“全家福”。9时30分节目正式开始。开场舞“欢天喜地”一片热烈喜兴, 24个节目中,大部分都是首次展示在18组舞台上。新节目新颖、独到,保留节目的表演更加熟练、精湛。邓天舒为了改变一贯的舞台形象,特别在专卖店花268元买了一件旗袍,在台上一站,果然不同凡响。参加小合唱的成员们也特地买了统一服装,为了增加喜庆,有的去购买了唐装。这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老知青们对于18组春晚热爱的感情,是一颗对夕阳生活向往的心思。张中杰大哥与毛幸组长、刘崇兰三人合演的京剧《沙家浜.智斗》选段,使大家赞叹不已,毛幸的歌唱得好,大家知道,可是张大哥表演胡传魁太像了没想到,也第一次聆听刘崇兰的阿庆嫂亮丽的唱腔。李淑良、张中杰、霍仁的朗诵正在赶超诗歌朗诵团出身的刘秋兰。与往年相比,今年联欢会的独唱多了,还有口琴独奏,增加了个人的参与表现机会。由大鹏设计制作、刘树生和赵盛莲表演的体育小品“绝活”,令人耳目一新,与大鹏设计的军旅舞蹈“军歌联唱”和民俗舞蹈“大花轿”一样受到广泛的好评。人们相信:这个体育小品也会屡演不衰,对当前的全民健身有领导潮流作用。用上海来的王妙法和王炳坤夫妇的话说:“你们的节目服装漂亮、扮相漂亮、舞姿漂亮。太好了!你们太有才了!怎么演的这么好呢?18组的演员真年轻!个个像美女帅哥啊!”作为民间组织的草根艺术,18组的节目在草根看来,已经是很优秀了。 今年的联欢会有四大特点:1 . 策划周到,管理到位;2 . 准时到场,改变了拖拉的习惯;3 . 节目紧凑,节约了时间;4 . 文明礼让,不常上舞台的本次联欢会报名,尽量给予展示的机会。 按着预定计划,24个节目是大约下午1点之前结束。由于节目紧凑,安排得当,12点整整台节目顺利结束,开始聚餐,大厅里频频举杯,互祝健康幸福快乐!真是一片浓浓的过年气氛。 写到这里不能不说说节目背后的故事: 为了开好这次联欢会,18组的很多老知青默默地奉献。组长尹艳杰带来好几件新买的服装,给主持人用,给荒友们照相用。她说:我就是想让大家高兴,大家高兴我才高兴。是啊,尹艳杰喜欢声乐,也能唱好歌,也想在香港凤凰展示自己的歌喉,但是时间是有限的,她把这个机会给了特别想上台的荒友,在大家的请求下,她在下午给大家唱了几首,以满足特别想听她唱的朋友们的愿望。秦桂平、刘树生与井桂琴早6点之前就到了满汉楼,为的是他们的舞蹈“大花轿”的道具能抢在人们上班高峰前抬上公交车,到了地点还要抓紧“装配”大花轿,使节目顺畅成功的表演,从开始设计,他们就担当着这个重要任务。一直到节目结束,他们再把大花轿卸下来,扛回家去。井桂琴是大花轿和舞蹈队的服装设计师兼制作者,非常辛苦、乐观。张杰还自费给大家买了10箱纯净水,以表示他对18组的热爱。 还有好多的荒友们主动买了小纪念品,保证到会的人,人手一份,解决了组里虽然没有经费,但是知青们有爱心。即使远道来的上海知青和北京知青、佳木斯知青也有一份小小的纪念。礼品虽小,包含着北方哈尔滨知青的火热心肠。互相留下地址电话,希望明年他们还来参加18组的11届“春晚”。 2015-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