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19 13:57 编辑
东北抗日联军的十一个军建制与领导人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1936年7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活动于(吉林、辽宁边界)通化、柳河、桓仁等地。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
1936年3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活动于(吉林)延吉、汪清、敦化等地。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
1936年1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成立,赵尚志任军长,张寿篯(即李兆麟)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师,活动于(黑龙江)哈尔滨以东的珠河、宾县、延寿等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
1936年3月,由原东北抗日同盟第四军改编成立,李延禄(后李延平)任军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3个游击团,(黑龙江)依兰、方正、及宝清等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
1936年2月,由原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成立,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张建东。下辖2 个师,活动于(黑龙江)宁安、穆凌、林口等地。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
1936年9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改编成立,夏云杰(后戴鸿宾)任军长,张寿篯(李兆麟)代理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活动于(黑龙江)汤原、铁力等地。
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
1936年11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团改编成立,陈荣久(后李学福)任军长,崔石泉(即崔庸键)任参谋长。下辖3个师,活动于(黑龙江)饶河、虎林、抚远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
1936年9月,由原东北民众救国军改编成立,谢文东任军长,滕松柏任副军长,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6个师,活动于(黑龙江)依兰、方正、勃利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
1937年1月,由原中国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二支队改编成立,李华堂任军长。下辖3个师,也活动于(黑龙江)勃利、依兰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
1936年冬,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编成立,汪雅臣任军长,张忠喜任副军长,王维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团,活动于(黑龙江、吉林边界)五常、舒兰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
1937年10月,由原东北山林义勇军改编成立,祁致中(祁宝堂)任军长,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个师,活动于(黑龙江)桦川、富锦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