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兰花 于 2014-9-9 12:54 编辑
18组与爱心联盟同唱敬老院 在敬老爱老传统文化的浓浓氛围中,中秋与重阳佳节到来之际,哈市知青联谊会第18组的舞蹈队协同“龙江爱心义工联盟”的年轻人,于2014年9月6日来到位于幸福乡的道外区农村敬老服务中心,进行义务演出慰问活动。
敬老院的老人们听说要看节目演出时,兴高采烈地等候在大礼堂的座椅上。 18组的舞蹈“祝福祖国”、模特表演“烟花三月”、京剧清唱“梨花颂”,虽然是在各种场合演出多次,但是对于这里的老人们来说,是第一次,还是很新鲜。以及新排练的小合唱“感恩”,都让老人看的有滋有味。特别是组长尹艳杰的独唱“塞北的雪”、“望星空”高亢激扬,萦绕会场,飞越敬老院,震动幸福乡,老人们的阵阵掌声表达了他们的喜悦心情。义工联盟的姑娘小伙子,敬老院的老人们,怎么也不相信眼前这位漂亮阿姨已然年过花甲。其中还有一位残疾人大声叫好,希望“再来一个”!“儿歌联唱”欢快活泼,看来是老人们的最爱,竟看得泪花闪闪,儿歌里也许回忆起他们的童年,儿歌里也许想起了他们的儿孙,儿歌里寄托着他们太多的依恋------,他们不知道,也想不到台上表演者与台下观众年龄相仿,可以说是老人表演节目给老人看。当然义工联盟的年轻人独唱“母亲”独具特色,听得台下老人如痴如醉,听了还想再听。
联谊会18组舞蹈队的老知青们,与龙江爱心义工联盟年轻人同是志愿者,经常在社会上为各类群体义务服务,只要是发挥正能量就义不容辞。
中午,18组舞蹈队的老知青与龙江爱心义工联盟的年轻人,一起到食堂用炊事员预备好的面和韭菜鸡蛋馅儿包饺子,大家热热闹闹、说说笑笑一会包好了足够120人吃的饺子。看到老人们吃的津津有味,带着幸福的笑容,包饺子的人就心满意足了。吃完午饭老人应该休息了,但是他们强烈要求还想接着看节目。这样,尹艳杰组长等人不顾疲劳,接着上场,她朗诵了原创作品:“我与祖国同龄”,声情并茂,抒发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深情;陈亚丽朗诵了毛泽东的词《采桑子. 重阳》,符合浓浓的节日气氛;邓天舒不仅能唱京剧“光辉照儿永向前”,还独唱了歌曲“牧羊曲”、“好日子”。老人们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礼堂。
敬老院的刘彩霞院长说:敬老院有9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五保低保户,完全依靠国家供养,平时的生活用品,一部分是国家供应,一部分是企业赞助。是公办民营性质的服务机构,由于敬老院的人员多,炊事员相对较少,爱心义工联盟每个月来一次,首先就是为老人包饺子、做老人爱吃的饭菜。82岁的赵淑琴老人说:她是南岗松花江办事处的居民,到这个敬老院两年了,她很满意这儿的服务,义工们来了就擦玻璃,收拾庭院,还给她洗脚、剪指甲,不嫌脏臭。义工联盟的人员中还有两对50多岁的夫妇,他们在联盟中做义工十年了。联盟的队长孙壮说:义工联盟志愿者的队伍今后要继续扩大,因为在网上还有人不断报名,志愿服务社会的人多了,社会正风浓了,实现中国梦就近了,我们做义工高兴!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约占1/5的总人数,怎样敬老、养老?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道外区敬老服务中心的公办自助形式不妨是一个样板先驱。而众多自愿者的服务也是应该提倡的社会思想行为。 201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