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864|回复: 3

我们的1964—— 难忘的一段农村生活 巴彥平泉知青陈勇翔

[复制链接]
知青情结 发表于 2014-7-22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知青情结 于 2014-7-22 13:28 编辑

         
                        难忘的一段农村生活     巴彦平泉知青陈勇翔  
      时光飞转,但往事却厉厉在目,刻骨铭心。我们毕业之时,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一条艰苦的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这种带有自我牺牲的举动,应该说是一种革命的壮举。
      到农村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种秋收,终于闯过了劳动这个关口。甚至有的脏活累活连农民都不屑干,我们却带头干。我记得到生产队不久,我和同队的李有、马斌堂去各户厕所掏大粪,我们想到的是,没有大粪臭,哪有五谷香啊!
      初冬,生产队雇个脱粒机在场院脱苞米,我们几个知青和妇女队的一起干。机器不停地转,我们也象机械似的不停地来回穿梭,拿着个簸箕在苞米堆上装满,一溜小跑,倒进脱粒机,生怕机器跑空。妇女们看到我们跟着机器不停歇,夸我们说:“知青真能干!”休息时我们还教她们唱《社员都是向阳花》、《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到年底,我们五名知青都评上了五好社员。
      劳动之余,我还教小孩学文化,成了业余民校的老师;冬天晚上到社员家围着火盆学毛选。转年,我就当上了生产队会计兼政治队长。会计误工补工,到县里办事还有补助,可我从来不报。当时我们知青点集体起伙,轮流烧饭。每人每月定量50斤粮,细粮比例少。每月大约改善生活一次,吃面饼。我因干活耗体力,饭量猛增,每月得吃70斤,占了不少集体的便宜。本队青年中午喊我去打篮球,我都借故不去,怕消化快,下午劳动坚持不了。
      1966年初,我作为骨干被市里抽调到黑河,带领几百名哈市知青屯垦戍边,创建爱辉县哈尔滨红色青年农场。我们学习大庆精神,“一颗红心干革命,一双铁手创新天”,头顶蓝天,脚踏荒原,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我们自己盖房子(木头垛,板夹泥),开荒种地。当年种地,当年获得了小麦大丰收,好兴奋啊!为盖房子,我们自己脱坯,我当副连长,每天第一个下水合大泥。四月份北方天气尚寒,水还冰脚,可穿水靴不得劲,就光着脚干。一直到十月份,天冷结冰碴才上来。开始几天,晚上躺在床上,后半夜都因腰酸臂痛而醒来。我还责备自己,在生产队一年半,怎么没锻炼好呢?在哈青,不管干什么活我都带头抢先,知青誉我为“英雄连长。”
      文化大革命兴起,支部书记被无辜当大特务看管起来批斗,我因保支部书记,被撤去了副连长的职务,当了战士。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让我当了司务长。食堂炊事员吃饭不准多吃多占,俗话说:“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子,”我却每天晚上饿着肚子睡觉。1970年我又官复原职,调到别的连队当副连长。1971年随连队调到一师五团(五大连池农场)。
      我在五大连池一干十年,1971年我结婚成家,1972年我入党,1973年我当连队指导员。后来知青大批返城,象决堤的潮水势不可挡。我又坚守了两年,1981年通过调干回到了家乡。我整整在农村苦斗了十七年,那年我38岁。
      作为人生重要的一段过去了,一切需要重新开始,我还要继续前行。未来的道路无论是坦途还是坎坷,我都不拒,因为我学会了走路。
      我无幸攀登科学的殿堂,却有幸坐实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石。这段历史我们无法忘记,我们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那里,留在了祖国的那一片热土,那一片神奇的黑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摇头狮子 发表于 2014-7-2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代知青每人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4-7-2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殊途同归,那一段难忘的知青历史,是我们这一代知青人的财富,生不带来,死带不走!知青的历史是永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知青情结 发表于 2014-8-12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刻骨铭心的经历,这就是我们永恒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1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