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细雨中聆听萨克斯
“你知道吗?近日松花江畔有人天天在那儿吹萨克斯。”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素梅给我打电话。哦,在街头,在立交桥下,在早市,我见过有人演奏各种乐器,那是乞讨。没等我问,李素梅马上又说:“他不是乞讨。他是到黑龙江嫩江农场一分场下乡的上海知青,叫王明德。他怀念第二故乡,和爱人从上海到哈尔滨,租了一个房间,天天到松花江畔自己举办‘哈尔滨之夏萨克斯独奏纳凉晚会’。吸引了大批游客,其中多是咱们知青。”哦,新鲜,新鲜! 李素梅说,7月9日晚,联谊会组织部分原嫩江农场及其他组的老知青到松花江畔的江上俱乐部门前,与王明德夫妇举共同联谊,开个联欢会。哦,好事,好事。我一定会去的。 7月9日下午5时,刚出门,下起了小雨。到现场时,已经来了很多知青。与王明德简单交谈,看他准备了好几件萨克斯乐器。上方挂起条幅:“纪念知青下乡45周年 重返第二故乡 嫩江农场上海知青王明德哈尔滨之夏萨克斯独奏纳凉晚会”。两旁是小车拉来的两个大音箱。 联谊会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版主冰花(李华英)主持联欢会。首先由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素梅向王明德夫妇颁发“北大荒知青奖章”和赠送印有“知青”二字的体恤衫。之后,就是王明德和联谊会的轮番演出。 演出不久,又下起小雨。有知青打伞为王明德吹奏萨克斯时遮雨。周围围观的知青没有走都打伞观看。我当然也打伞照相、录像。 王明德越吹越兴奋,知青越看越高兴。联谊会20组知青王砚春(俏夕阳)在王明德萨克斯伴奏下,冒雨跳新疆舞。两人配合默契。下午4点就到江畔的18组邓天舒演唱了京剧“光辉照儿永向前”,博得阵阵掌声。20组知青王淑萍也忍不住上场唱歌、跳舞,在她的带动下,知青纷纷上场随着王明德萨克斯的伴奏跳舞。当王明德吹起熟悉的“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时,冰花用麦克大声喊:“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围观的知青随着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联想当前日本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现实,大家起劲地唱出自己的心声:“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爬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参加过很多知青联欢会,看过很多歌舞,但听萨克斯的专场独奏,还是第一次。回来上网查阅,得知: 萨克斯用单簧片吹奏,开闭音孔的构造与双簧管差不多,音域与双簧管相似,应属木管乐器,但管体是铜制的又可属铜管乐器。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曾经写到:“萨克斯的主要特点是音色美妙变化,深沉而平静,富有感情,轻柔而忧伤,好像回声中的回声、在寂静无声的时刻,没有任何别的乐器能发出这种奇妙的声响。” 萨克斯还被誉为“无与伦比的风流乐器”。萨克斯管不但能出色地演奏古典音乐,而且更善于演奏爵士音乐、轻音乐,人们提到爵士乐时,第一个想到的乐器便是萨克斯管。爵士乐的最大特点是即兴演奏,在演奏中使强弱拍倒置,采取连续切分音的手法,使节奏变化无穷,音色上富有戏剧性,既激烈狂燥又安镑深沉,既滑稽又富于伤感。萨克斯管在音色上,在演奏滑音;颤音、吐音;超吹的特点方面,便适应了爵士乐即兴演奏的最大特点的需要。因此,即兴演奏也成为萨克斯管演奏者所追求的演奏特点。 萨克斯发明者萨克斯是由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于1840年发明的。阿道夫是一位锐意的乐器制造者,擅长黑管和长笛演奏。他最初的设想是为管弦乐队设计一种低音乐器,比奥菲克莱德号吹奏灵活并能适应室外演出。他将低音单簧管的吹嘴和奥菲克莱德号的管身结合在一起并加以改进,以自己名字命名了这种新型乐器。 1844年,萨克斯第一次使用在乔治·凯恩特纳的歌剧《最后的犹太王》中,柏辽兹也为萨克斯创作了一部合奏曲《圣歌》。 1846年,阿道夫.萨克斯发明的萨克斯获得了乐器的专利。这奠定了他在巴黎音乐界的显赫地位,被誉为欧州的天才。而后阿道夫.萨克斯在巴黎开办了一家萨克斯制造企业。阿道夫.萨克斯一共发明了14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萨克斯。(包括小型的小高音萨克斯和大型的倍低音萨克斯,倍低音萨克斯的喇叭口非常大,甚至可以放入一个小孩。) 1851年,阿道夫·萨克斯取得了一项孔距为二十四键金属大管的专利权,此种金属大管被称为“萨克斯体系大管”。 1853年,法国军队开始启用萨克斯,使木管乐与铜管乐完美的结合起来。当时欧洲所有国家的管乐队都来购买阿道夫.萨克斯发明并生产的这种乐器——萨克斯。 1886年前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管乐队成立,由时任中国海关总务司的外国人罗伯特·德(1835--1911)创办。 在我国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厅中曾经出现过萨克斯,但是解放后,萨克斯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乐器一度消失。改革开放以后,学习萨克斯的人又有所增多,而且在各类传媒及演出中,频现萨克斯的身影,其优美的音色也被愈来愈多的国人所喜爱,加之国外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及著名的爵士乐团来我国交流访问,学习萨克斯的人愈来愈多,甚至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小学校园里,已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能够演奏萨克斯。 萨克斯的名曲有《回家》、《茉莉花》、《唯有你》、《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意乱情迷》、《望春风》、《此情可待》、《往日情怀》、《清晨》、《我心永恒》。 这些曲子我大部分都听过,只是叫不出名。 中国古典文献《乐记》对音乐的评价很高: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 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一些名人这样评价音乐——
爱因斯坦: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
李斯特:只有在音乐里,由于那自由自在的、充满着温暖的力量的感情的激流,使我们从思想的魔鬼势力下解脱出来,使我们发皱的额头从思想的重负之下得到暂时的解脱。
瓦格纳:音乐所表现的东西是永恒的、无限的和理想的。
罗曼·罗兰:艺术对历史最大的功能就是使它接近一个时代的灵魂,从而使它触及情感的源泉。音乐给我们启示了:生命在表面的死亡之下继续奔流,一种永恒的精神在世界的废墟中百花齐放。
海涅:音乐具有一种奇妙的东西,我甚至要说,音乐——这就是奇迹。它处于思想与现实之间;它象一个偶然的中介物处于精神与物质之间;它与二者都有密切关系,但又与二者有所区别:它是精神,但这是一种需要用时间加以衡量的精神;它是物质,但是这是能够不要空间的物质。
霍夫曼:音乐是自然的普遍性的语言。在充满不可思议的神秘的谐音中,我们得到启示。
黑格尔: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
柏拉图:最好的音乐是这种音乐,它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特别是使那个在品德和修养上最为卓越的一个人快乐。 马克思: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尼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贝多芬: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门德尔松: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海顿: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聂耳:不同生活接触,就不能为生活创作。不锻炼自己的人格,无由产生伟大的作品。 舒曼: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 门德尔松: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德彪西: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 弗德雷里克.柏辽兹: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爱因斯坦: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贝多芬: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海顿: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柏拉图: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乔义特:人都需要娱乐和变换兴趣,以防止变得迟钝,呆滞和智力上的闭塞。 舒曼: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旁听。
雨果: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引了这么多名人名言,并不费事。只要在网上搜索、选择、编辑、粘贴就可以了。名人名言是语言的味精,是心灵的花朵,是精神的箴言。比读一篇论文更能赏心悦目。感谢王明德,听了他的萨克斯演奏,使我上网学习,自我普及了一点萨克斯的知识和音乐的意义,总算没有白听。
雨果在谈到德国音乐时说,音乐是德国的语言。德国人民,作为如此受压迫的人民,作为如此自由的思想家,在悲哀而热爱地歌唱着。唱的时候,仿佛得到了自由。音乐表达不能言又不能缄默的东西。……在德国到处都有歌唱小组、歌唱协会。旋律对于德国也就是呼吸。……一个音符是某种包罗万象的语言中的一个音节,通过和声它成为统一的奇妙基础。使大地丰盛的雨水是通过乌云而来自海洋,深入心灵的思想是通过音乐而来自德国的。因此可以说,德国的最伟大的诗人就是它的音乐家们,就是这一显赫的家族,其家长就是贝多芬。
我们现在的知青活动,正如雨果所说,也“到处都有歌唱小组、歌唱协会。”旋律对于我们知青,“也就是呼吸”。 今年4月6日至16日,我随李素梅等16名知青赴云南旅游,在昆明翠西公园,看见一群知青练习合唱,伴奏的正是那支音色独特、富有魅力和感染力的萨克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