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4-6-25 18:58 编辑
西双版纳的傣族民居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滨水而居的河谷坝区,因受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的居民建筑以“干栏”(俗称竹楼)为主。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具什物。 如今,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以混凝土砖瓦结构代替竹木结构,但还保留“干栏”的形式或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仍习惯称呼它为“竹楼”。竹楼周围的宽阔庭院里都要种植瓜果林木,既可蔽阳遮荫,又是一道不设防的天然绿色“围墙”,外围随意搭上的竹篱,不为防人,只起到阻止牲畜闯入的作用。 在气候变化较大,依山麓而居的傣族地区,代之而起的是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土掌房系土木结构,一般为两层,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粮食和杂物,牲畜单独建圈。土墙有两层,厚达三尺,对防热保凉、防寒保暖起到独特的功效。土木夯实的平面屋顶厚达五至十寸,夏夜可在平顶上纳凉,秋收时又可在顶上翻晒谷物,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傣族水井的建筑颇具匠心,井身造型和装饰,都采用傣族崇敬的大象、孔雀、塔等作造型。井身镶了许多小圆镜,庄重华贵,这是因为傣族喜水、敬水、用水表示爱情、表达祝福,凡是傣族村寨都有各种形状的水井塔,我特地与这种美妙的水井拍了一张照片,请知青朋友们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