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635|回复: 19

战争的遗痕(三)“四不漏子”战役

[复制链接]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4-1-6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逊克神枪手 于 2014-1-7 06:43 编辑

战争的遗痕(三)“四不漏子”战役
psbCAC42CD9.jpg

psb.jpg

         1945年8月13日,苏联红军先头部队自逊克县奇克镇出发沿孙逊公路向西挺进,经过逊河镇小息后继读向孙吴县方向前进。在“四不漏子”遭日军阻击,苏军几次攻击未果,却伤亡惨重。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但日军拒降。8月17日,苏军增加兵力又经充份准备再次发动攻击,经过一天激战歼俘敌1万7千多人,攻下“四不漏子”天险。而苏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说苏军仅损失坦克就有70余辆,兵员伤亡不详。从此,“四不漏子”就出了名。
      “四不漏子”,这地方为什么称之“四不漏子”呢?顾名词意它四面环山,山高坡陡,山下有一小河,河上有座小桥,小桥连接着两边公路,这个公路是连接逊克县与孙吴县的唯一的通道。
      70年夏,有一次我带车经过这里时,看见路南30米处稀疏的白桦林中有个十四五岁小男孩用木棍挑着一顶苏军钢盔(苏军的钢盔下沿是曲线型,日军的是直线型。)在低头继续寻找着什么。我想这个钢盔一定是他刚捡到的,那场战斗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而战场光被老百姓“打扫”了不知多少遍,居然还能捡到战争遗物实属罕见。(我一直后悔没把这个钢盔买下来)这一幕更加坚定了我探访“四不漏子”这个旧战场的决心。
      好在年青的司机也感兴趣,他把车拐进路北的一条便道不远就停下来。我俩下车向东边走去,向下坡走几米就看了一条弯曲的壕沟,沟深不到一米,横向山坡南北看不到头。这就是日军的防御战壕,想当年这战壕最少能有一人深,经过二十几年的雨水冲刷如今成了这个样子。战壕前是一个很长大约有五六十度的陡坡,坡上不太密的树木只有人的胳膊粗细,这树显然都是战后生长的。战前扫清射界这是常识,所谓“隔枝不打鸟”老百姓都知道。这样的地形真是打伏击的好战场,在痛恨日本鬼子之余,不由对选择这个地形日军官有了一絲佩服。试想:当年苏军穿着皮靴端着枪支爬这么陡的坡,个个都会成了日军的活靶子。而苏军一方(桥东)是一个更陡的坡,兵力与火器很难施展,一个缺乏火力支援的进攻无疑后果是惨烈的。据当地老乡讲:这坡上坡下“老毛子”死“老鼻子”了,有人还因扒苏军阵亡士兵的皮靴还发了财。鬼子地堡里的枪支弹药逊河镇老乡就拉了好几爬犁,后来都叫民主政府给收缴了。
     “前世之不忘,后世之师”。苏联红军虽然取得“四不漏子”战役胜利,但是损失是惨重的。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8月13日一战,苏军就缺乏充分准备或说情报不畅而轻敌麻痹,造成重大损失并攻击失利。而第二次进攻,对敌情有了了解又有了充分准备,因而取胜。
      现在,南海不“平静”,东海起“波澜”。我国军民应安居勿忘忧,乐业勿弃武。要提高警惕,时刻“准备打仗”,才能近御国门,远卫主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猫 发表于 2014-1-7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不漏子”是一处伏击的特殊位置,四处一个不漏,只要你进来,一个跑不掉。我们坐汽车走在这里,看到两面高山陡峭,山下的开阔平地,不管从那面进来,也跑不掉,从山下进攻那就是个死。七九年战备,我们军马场组织一个民兵营在那里修工事,肖树林的《备战七九》记录了当年的情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4-1-7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所叙。史书鲜为披露。若昭和不宣布投降,战事之激烈,不会亚于1904年的日俄之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白桦林 发表于 2014-1-7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不漏子”当年清理挖掘日本鬼子遗留的战壕和调堡“准备打仗”,我在其它文章里都写过,谢谢神枪手的详细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4-1-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猫 发表于 2014-1-7 01:52
“四不漏子”是一处伏击的特殊位置,四处一个不漏,只要你进来,一个跑不掉。我们坐汽车走在这里,看到两面 ...

老猫:老肖的《备战七九》发表在什么地方?我想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4-1-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逊克白桦林 发表于 2014-1-7 08:15
“四不漏子”当年清理挖掘日本鬼子遗留的战壕和调堡“准备打仗”,我在其它文章里都写过,谢谢神枪手 ...

哪篇文章?我想欣赏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白桦林 发表于 2014-1-7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4-1-7 11:27
哪篇文章?我想欣赏一下。

5月9日写的《难忘的1979》一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4-1-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7 13:19 编辑

  四不漏子暗堡瞭望哨  火力点

四不漏子暗堡瞭望哨,火力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4-1-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莅 发表于 2014-1-7 07:55
文章所叙。史书鲜为披露。若昭和不宣布投降,战事之激烈,不会亚于1904年的日俄之战。

老大哥所言及是。1945年苏军进入东北主要有西路满洲里;东路东宁;北路爱辉;东北路逊克。西路和东路均有记载,影视也有反映。唯独北路与东北路均无声无息,这里必有缘故。“四不漏子”之战我之所以称为战役,是因为它的规模及两方动用的兵力,还有其惨烈程度。它是北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几天后的孙吴机场一战比它小多了。多谢您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猫 发表于 2014-1-7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4-1-7 11:25
老猫:老肖的《备战七九》发表在什么地方?我想看看。

他的文章曾经发表知青联谊会和市政协出版的知青回忆录,书找不到了,当时稿我去送的,还有王庆厚、肖廷彦的,人家没给登,军马场就登了肖树林这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5: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