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469|回复: 10

儿童铁路

[复制链接]
张莅 发表于 2011-12-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1-12-4 20:52 编辑

                                   儿童铁路
    我的出生地,在南岗区,马家沟的中和街,在儿童公园的南侧2里地,小时候经常去那里游玩。1956年,我当时在哈六中念初二,参加了哈市学生修建儿童铁路的义务劳动。
    1979年夏,和淑梅带着4岁的女儿从八五O农场回哈探亲,头一次坐上儿童火车,感慨无限。今年六月,联谊会的一次座谈会上,马桂兰讲到儿童铁路,勾起往事,萦绕心间。
    儿童公园原来是中东铁路苗圃,始建于1925年,解放后称为“铁路花园”,1953年改称“南岗公园”,1956年改称“儿童公园”。
    1956年6月1日,儿童铁路正式通车,从站长、列车长、司机、列车员到管理员,全部由270名十三四岁的学生组成,他们身着特制的铁路小制服,红领巾在胸前飘扬,英姿勃勃。
              保养机车
   1965年,刘少奇、阵毅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来访,后来又多次接待外宾,儿童小火车由此名声大震。儿童火车历经四次换代,现为复古式车头,六节软席车厢,可容纳192名旅客。


  儿童铁路全长2公里,往返时间8分钟。近五十年的时间,运载旅客一千多万人次,接待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代表团8万多人。

     作为全国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条儿童铁路,她令哈尔滨人骄傲,令老一代哈尔滨知青感到自豪。

北京站,当年知青回哈探亲,多在此处留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1-12-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1-12-4 20:57 编辑

       美好回忆,金色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1-12-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208.JPG
这是08年拍的。简直就是张哥第二张照片的彩色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1-12-4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1-12-4 19:01 编辑
刘文喜 发表于 2011-12-4 17:05
这是08年拍的。简直就是张哥第二张照片的彩色版。


       我还保留1958年夏天,北京大伯家的堂哥来哈尔滨看望奶奶时 ,我们在小火车前照的照片(黑白照)我扫描后再上传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1-12-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蕴 发表于 2011-12-4 19:00
我还保留1958年夏天,北京大伯家的堂哥来哈尔滨看望奶奶时 ,我们在小火车前照的照片(黑白照) ...

非常抱歉,我刚才技术处理不当,把您的部分帖子弄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1-12-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11-12-4 17:05
这是08年拍的。简直就是张哥第二张照片的彩色版。

老刘的照片更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1-12-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莅 发表于 2011-12-4 21:03
老刘的照片更精彩。

照片的角度、小火车的位置,图片的取景范围,简直一模一样,巧的不可思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2-2-29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令我感到自豪的是,修筑儿童铁路,有我的几滴汗水。时至今日,带着儿孙,做小火车,感慨无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2-29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的诞生

      1956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对当时哈尔滨市的儿童来讲,是一个难忘的节日,因为在那一天,哈尔滨儿童公园内的新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诞生了!
      儿童公园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理大街与马家沟河北岸交会处,总占地面积约13公顷。公园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它原为中东铁路苗圃,始建于1925年。1956年,为了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爱好,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和哈尔滨铁路局等单位组织修建了全国第一条儿童铁路。同年5月17日,儿童铁路正式开工后,遂将南岗公园改为儿童公园。
      开工第一天,有2300余名机关干部、职工、士兵和青年学生参加了修建路基的义务劳动。他们挥汗如雨,把对祖国花朵的无比热爱化作筑路的实际行动。由于那时我国与苏联为友好国家,儿童铁路上两个车站分别命名为“北京站”和“莫斯科站”。“北京站”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修建,而“莫斯科站”则建成塔楼并镶有钟表的俄式建筑。哈尔滨工务段负责为儿童铁路铺轨,哈尔滨车辆厂负责设计制造儿童火车车厢,蒸汽机车则由哈尔滨林机厂提供。
      1956年6月1日上午9时15分,新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和哈尔滨儿童公园命名仪式在公园内新落成的“北京站”站前广场隆重举行。各级领导、各界代表及数千名少年儿童参加了通车典礼。当时的哈尔滨市市长、儿童铁路修建委员会主任吕其恩讲话,并宣布131名少年儿童为儿童铁路第一批员工,授予行车权,发给少年司机行车证。刚被任命为“北京站”站长的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生孙忆新代表全市少年儿童发言,感谢党和铁路职工、全市人民的热切关怀。9时40分,在热烈的欢呼声中,“少先号”的女司机赵宗瑜拉开汽门,在嘹亮的汽笛声中,满载着少年儿童的小火车徐徐开动了。
       儿童铁路环绕公园而建,全长2.17公里,道岔2组,钢轨采用德国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适用于森林、矿山铁路的轻型轨,每米24公斤,轨距762毫米,木枕石砟道床,曲线地段加轨距杆。车体由三节车厢和一节瞭望式车厢(尾车)组成。车厢为天蓝色外皮,浅绿色窗帘,立柱上镶满金黄色云形花边。儿童火车由“北京站”始发,途经“莫斯科站”短暂停留,往返需要12分钟。
      哈尔滨铁路局的领导对修建儿童铁路非常重视,派哈尔滨工务段参加铺轨。他们根据小火车的速度精确设计曲线半径和超高,曲线地段接头采用“相互式”连接方式,增加安全系数;为避免儿童因好奇扳动道岔,他们还在扳道器手柄上设了锁闭装置。哈尔滨车辆厂负责车厢的设计制造工作。设计工程师李义林为了使儿童客车美观大方、小巧玲珑,废寝忘食,翻阅大量资料,广泛征求意见。解体车间和客车车间的职工们克服了工作紧张、任务繁重的困难,对车厢进行精心打造。钳工工人看到设计图规定车厢两端栏杆为木制,感到不安全,他们研究后改用电镀铁管,既美观又保险。哈尔滨林机厂是专门生产森林小火车的厂家,他们把造小火车头当成为后代造福的大事。工人们把对新中国儿童的满腔热爱倾注到对机车部件的加工中,精雕细刻,在机车“十字头”“主连杆”上都雕刻上花纹图饰,使儿童蒸汽机车更加美观。经过职工们的精心打扮,小火车头漆黑锃亮,烟囱、汽缸等主要部件都裹着一道道金光闪闪的铜箍,整台机车熠熠生辉。
      儿童铁路的员工有站长、司机、司炉、运转车长、列车员、检票员、检车员、扳道员等,这些员工全部由哈尔滨市各校选出的优秀少先队员组成,年龄在12岁至15岁之间。能成为一名儿童铁路的小员工,是当时哈尔滨市孩子们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到儿童公园坐小火车,也是当时全市少年儿童最盼望的事。那时的乘车活动都由学校组织。在晴朗的假日里,一队队身穿白衬衫、蓝裤子,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唱着歌来到儿童公园坐小火车。孩子们坐在奔驰的小火车里,去世界上最美好的大城市“北京”“莫斯科”旅行。小火车一路欢歌,一会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一会又沿一条条“大河”飞奔,清澈的水面倒映着小火车矫健的身影,孩子们激动的心情也随着小火车特有的节奏和嘹亮的汽笛声而起伏,沉浸在无比幸福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儿童铁路的开通,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也培养了孩子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良好品德。
      儿童铁路通车50多年来,先后培养了23600多名小员工,安全行驶25万多公里,运载旅客2000多万人,接待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8万多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火车现已经过四次换型,然而,在很多哈尔滨人的心目中,还是最怀念第一代。那漆黑锃亮、周身裹着金灿灿铜箍的蒸汽机车,那疾驰时欢快而略带回响的节奏,还有那清脆而悠长的汽笛声,永远留在他们美好的童年记忆中。(转自铁道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2-3-1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2-3-1 08:27 编辑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2-29 21:52
新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的诞生

      1956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对当时哈尔滨市的儿童来讲,是一个难忘 ...

这篇转载,是后人根据资料写出的,因为不是亲身经历,与实际情况还是有些出入的:
1.那条路,当时叫义州街,1958年后改称奋斗路,2009年才改称果戈理大街,恢复到100年前的俄文名字。
2.当时参加修路的主力,是义务劳动的哈市中学生,有几千人,我是其中一员。
  第一任儿童铁路站长是孙忆新,当时是哈六中初三学生,烈士子女。
3.当时的莫斯科站,建筑形式模仿克里姆林宫的钟楼。
4.乘坐过小火车的国内外贵宾有刘少奇、陈毅、西哈努克等。
5.联谊会的马桂兰,参加过儿童铁路的初期管理工作,老知青引以自豪。
                  老弟坐过这小火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0 0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