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956|回复: 9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夏梦转

[复制链接]
夏梦 发表于 2013-2-15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2-15 03:26 编辑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
夏梦转

                                                             来源:新华网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近年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sizedownload full比较增高药排行榜瘦腿什么枕头好毛孔增高药排行榜去皱去痘印产品精油胸部怎么变大外用减肥怎么瘦脸最快评价去红血丝的护肤品外用减肥清洁面膜推荐比较吸油面纸什么牌子好]

  这位负责人表示,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业部将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工作,指导地方稳步培育家庭农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记者 董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2-15 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这个一号文件的内容,估计我们曾经待过的农场,很快就会跟进。因为据我所知,很多农场已经产生的种粮大户,实际上已经是家庭农场的雏型了,按照中央文件的精神,进行规范,黑龙江的家庭农场,必将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茁壮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3-2-1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一户的形式,不仅经不起自然灾害,而且由于没有人力和精力做市场调研,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使得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一家一户的形式,更不益于扩大生产,形不成规模,也难以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3-2-1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13-2-15 10:19
一家一户的形式,不仅经不起自然灾害,而且由于没有人力和精力做市场调研,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使 ...

      根据哈市周边情况来看,我觉得农业合作社不错。合作社里有人生产·有人销售·有人深加工······。大家皆受益。个人愚见,不知是否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2-1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齐梦 发表于 2013-2-15 11:29
根据哈市周边情况来看,我觉得农业合作社不错。合作社里有人生产·有人销售·有人深加工····· ...

      其实,家庭农场也是合作社的规模,我看是发展的方向。因为,说是家庭农场,实际上是家庭开的,雇人干活。,一是接近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式,二是习近平也按毛主席说的那样做,让大家都有饭吃。这是我一人观点,对否,只是这样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知青情结 发表于 2013-2-1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面对年轻人进城农田弃种,或由老弱病残种的现状来说,家庭农场是发展农业的一个出路。因为这样不仅农田有人种,而且种田人有积极性,农业可以有大发展;家庭农场适应市场经济模式,按着市场规律经营。不是农民一家一户面对市场,是以企业的形式(有规模和实力)面对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市场不能小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2-16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情结 发表于 2013-2-15 23:36
应该说面对年轻人进城农田弃种,或由老弱病残种的现状来说,家庭农场是发展农业的一个出路。因为这样不 ...

   精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3-2-1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农场,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北大荒各农场推行,几经坎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3-2-16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连续数年,在每年都以一号文件下发有关三农的文件,可见中央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高度重视。
建立家庭农场的试验已经多年,现在看它是成功的。
1、是城镇化的需要。
2、是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等的需要。
3、农场化可以将土地流转到能手中,从而降低耕作成本。
4、转移多余的劳动力,为城市三产提供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
黑龙江在农场化上是有历史经验的,现在省委提出县场结合,就是要借助农场的资源,促进市县农业的发展。

另,起草中央三农文件的班子中有一位是咱们黑龙江兵团上海知青,他叫陈锡文,是一师五大连池农场的,现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村工作研究室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2-16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伟民 发表于 2013-2-16 17:17
中央连续数年,在每年都以一号文件下发有关三农的文件,可见中央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高度重视。
...

        您说的真好!当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我就觉得好。就转发了。因为,在我们团四十年大庆的时候,我回去了,后来的不久,我又去了一趟我们连。看到的是荒野一片,就连我们住的那几栋房都破旧不堪,因为,年轻人都走了,上外打工去了,或进城了。留下的全是留守的老人们,还有的搬进新盖的楼房里去了。地几乎没人种,团里,这时又改回农场,在和县里,也许现划成市了。农场和县里在联合搞生物实验,搞药材类的科技大量卖药材,像什么田鸡油之类的。那么,家庭农场就很有必要,如果打工的回来能否把地种一下,也不妨搞点药材之类的种植,不也挺好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10 16: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