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怎样拜年更有新意?来学学老祖宗的超强仪式感!

[复制链接]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25-1-3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拜年更有新意?来学学老祖宗的超强仪式感!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
天南地北,年味拉满
怎样拜年更有新意?
古人的压岁钱竟然不是真的钱?
↓这个春节,一起长知识↓
怎样拜年更有新意?
来学学老祖宗的仪式感!

唐宋时期,人们会在正月初一穿上新衣服或朝服。如果是小家庭拜年,长幼都要正衣冠,然后敬椒酒、饮桃木熬的汤,再敬屠苏酒,这不仅体现长幼尊卑,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老人能延年益寿。
古人还会用拜年帖致以新年的问候与祝福,一般会在上面写吉祥的祝福。
古人见面时很少有身体接触,普通人会行拱手礼,男士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性则相反。拜的过程中伴随着语言,被称为“唱喏”,根据远近亲疏,会有不同的表达。新春市集竟然从汉代就有了?
古人过年也爱“买买买”!


过年赶大集的风潮是从啥时候开始的?其实,古人过年也爱“买买买”!

新春市集始于汉代,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木偶戏、蹴鞠、踢毽子……千百年间变迁的节日集市,有着古今不变的热闹与喜乐。戳↓和千百年前的古人,一起逛逛新春市集~
压岁钱不是真的钱?
古代小朋友收到的压岁钱长这样!

古时的压岁钱最初并不是真钱,而是“压胜钱”,也叫“花钱”。它有着钱币的形状,上面往往印有寓意吉祥的吉语或图案,但不能作为货币流通,而是承载着美好愿望与祝福的物件。清代的“压胜钱”↓↓正面铸有“多子多孙”,背面为“维熊维罴”,祈盼子孙繁盛、勇武多才。小撒笑称,熊和罴跟子孙放在一块,估计“熊孩子”就是这么来的吧~“年”字原本的意思是啥?
小提示:和丰收有关!

我们常说“过年”“新年”“今年”“明年”……“年”被用作一个时间单位,那你知道“年”字原本的意思吗?

古人以天文物候作为“计年”时间变化的参照。《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指星行一次;祀指四时一终;年指锄禾一熟;载指物终更始。《说文》记载:“年,谷熟也。”古人把五谷生长周期叫做“年”。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考证,“年”是寓意丰收喜庆的美好日子。汉武帝实行太初历,规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以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当时称新年为元旦。此后各朝代直至清末,一直延续这个历法,“春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古人春节吃什么?
这些美食看馋了!

中国人从有“年”的概念开始,便有了年夜饭。“年夜饭”这个词最早在清代出现,《清嘉录》中记载,“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合家欢”三个字,承载了年夜饭在中国人心中最美好的愿景。秦汉时期,春节饮用由花椒、柏枝酿制的椒柏酒。南北朝时,椒柏酒加入更多香料演变为屠苏酒。魏晋时期,过年流行吃大蒜、小蒜、韭菜等五种香辛蔬菜拼制的“五辛盘”。
唐代家家户户过年要吃用麦芽制成的粘牙甜食,叫“胶牙饧”。宋代流行在盘中放柏枝、柿子和橘子,取谐音“百事吉”。明代的文献里可以看到吃扁食的说法。《燕京岁时记》说到过年这一天吃饺子,白面作成角(饺)。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仪式感
还~有~这~些~

抢花生🥜
每到新年,广东潮汕地区都会举行抢花生的年俗活动。“抢花生,熟掺青(青在潮汕话中意为生的),年年生”,寓意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男女老少齐聚,个个摩拳擦掌,随着花生洒落,人群沸腾,欢笑声、呼喊声交织。抢到的是花生,收获的是满满的福气!戳↓快来接好事、接好运啦~🥜买花花

古人对花有多钟爱?逢年过节赏花、买花,可以列入“打卡清单”。过新春,饱满的年宵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寓意团团圆圆,来年也会红红火火!
跳跳舞
火遍全网的英歌舞上春晚啦!总台蛇年春晚舞台上,多名英歌舞传人跳起非遗舞步,英姿飒爽。
英歌舞是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众人齐舞时,鼓槌翻飞,步伐铿锵,气势如虹,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舞者们手中英歌槌挥舞,敲出对新年的热烈期盼: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新岁胜旧岁,万事尽可期!
祝你“巳巳”如意,好运连连!

           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5 05: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