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86|回复: 2

提高居民收入有三个来源:目前都不能期待太高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4-11-3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BteFoxskn2uUUUJujPoGSQ

李炼推荐

全中国人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刺激消费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增加口袋里的钞票;但并不都清楚,这钞票的价值可不是印出来的?一个国家不能靠印刷厂致富。
  怎么不是印出来的?
  钞票的票样是印出来的,但是,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购物价值,要有财富做依托,存在着一种平衡关系,即社会商品提供总量与货币提供总量的相对平衡。货币供应过多,商品供应相对变少,就成了物以稀为贵,物价也就涨上去了;这就是通胀,中国也玩一把直升机撒钱,就很可能会出现阿根廷的局面,它在过去十个月通胀率为193%。
  当通胀发生时,如果你的收入增加低于193%,就意味着实际收入是在减少,而不是增加。

  反过来说,如果商品供应多,也不行,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能离开了系统谈好与坏,商品供应多,货币没增加,商品就卖不出去了,企业之间要进行价格竞争。我们电动汽车低价在国际市场倾销,说明生产过剩了,这一点耶伦没有说错。既然是供应端过剩,钱相对地也更值钱了,这不是好事吗?不能这样简单地看问题,要从系统性考虑,生产厂家东西卖不出去,或者降价卖出去没有利润,就进入了生与死的阴阳界,或者裁员降薪,被动降低成本,或者资不抵债直接挂了;失业率也随之上升,这就将危机伸延到了消费者,于是,消费者对就业与收入缺少预期,开始做消费降级,从而构成了一种经济上的恶循环,进入衰退性的下跌螺旋。
  钱是更值钱了,但居民的收入也随之减少,甚至失去了收入;生活更艰难了。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
  专家与政策天天高喊着提高居民收入,怎么提高?大通胀不可以,大萧条也不可以,那靠什么提高居民收入?按政策目标到2035年,这十年收入要翻一番,怎么翻?
  一般地说来,有三种收入来源。
  第一种是企业工资,十年要实现提高翻一番目标,可能性接近零。所谓翻一番,其实是指增加四亿工作岗位,而不是提高劳动市场工资的中位数;因为中国不仅仅生产过剩了,劳动力也过剩,在合理的通胀率条件下,不可能大幅增加工资,就这工钱,你不干有人干,所以,提高的意思是增加就业岗位,企业发展了,做扩表,加大投资,从而增加了就业岗位,就这么个提高第一次分配收入;别想多了。
  然而,即便是总量提高,我们也做不到。
  因为今后的十年,不是增加四亿工作岗位,而是要保住现有的工作岗位,降低失业率,十月份最新青年失业率为17.1%,2025年懂王新政,将对中国出口进行压制,形势极为严峻,稳住便是功德,企业这个来源不能指望。

  第二种收入来源是财政的第二次分配,这更不能指望。
  政策加发12万亿特别国债,主要是解财政之困,中国的经济是以财政为核心价值取向,在企业、居民、财政三方的社会大分配中,财政才是老大,是主导社会分配的,它负债率高,企业与居民都不能期待太多。
  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居民收水平的主要是财政。
  财政收取企业税,这是取之于民,那就要用之于民,国际上的财政开支用之于民生的常数在80%左右,而我们是53%,郎咸平表示不服,认为只有20%,因为仅财政用于行政性管理的支出就已经高达40%,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在10%左右。现在经济出现下行压力,全国各地方除上海外集体入不敷出,又怎么可能大幅提高全民共享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系统。

  还有一种更直接的办法,这就是第三种来源:发钞。
  发钞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文章开篇所言,会打破商品供应与货币供应的平衡,就中国经济现在的情况而言,还是不能指望。
  这又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中国居民收入差得有点多,且负债率过高,发少了打水漂,发多了,政策的工具箱已经没有太多工具了。当危机的灰犀牛向我们走来时,中国早已经进入高负债国家,一切方案都将止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狂风暴雨。
  这是不是很悲观?
  没关系,只要你是个乐观主义者,一定会在悲观的大背景下走出个人生活的小确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12-3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产能过剩是很久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4-12-3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12-3 12:52
这产能过剩是很久的事情了。

谢谢建国的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9 07: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