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 每年大年初二,是家住东山街道玉堂花园小区的八旬老诗人张泰霖家一年一度家庭聚会的日子。张老说,他家这一传统,从自己老母亲在世时就形成了并一直延续,春节家庭聚会,晚辈给长辈拜年,更重要的是,大家庭团圆,家人相互交流,增进感情,互相促进,激发家庭正能量。 大年初二一大早,张泰霖老人便起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炒货和零食,洗净水果,用托盘装好,摆满了茶几,等待亲戚们到来。上午9点半,张泰霖老人的三个妹妹三大家,加上自己的儿女和孙辈,一共30多人,陆续到达,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舅舅,新年好,祝您健康长寿!”“表哥,你被单位评为先进,真棒,向你学习!”大家相互问候,交流过去一年工作和生活所得,整个大家庭其乐融融。张老忙着招呼大家,越忙越高兴。 “过去是‘过年过节吃得不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根本不在乎吃喝,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要团圆。”张老说,自己兄妹四人都已退休,四人经常见面,有时还一道看湖熟菊花展,游览江宁美丽乡村。但晚辈们由于忙于工作学习,平时难得见面,春节假期就成了全家聚会的好时机。 在张泰霖老人的家庭聚会中,晚辈们会带礼物给长辈拜年,长辈也给晚辈压岁钱。“但那都是象征性的,从不带贵重礼物,压岁钱也只包个百把块钱的小红包。”张老说,这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是我国吉祥文化的一部分,要继承,但心意表达到了就行。 “以往,很多年轻人回家拜年,整个车子要装得满满,然后今天到这家,明天到那家,一家家亲戚走下来,整个春节假期也就没有了。一些年轻人还为春节买礼物犯难,考虑很久,但有时让人尴尬的是,他们精心挑选的礼物送来送去,很多到最后都浪费了。”张泰霖老人说,他们家约定,拜年不一家一家走,而是来一个家庭聚会,家庭成员团聚团圆,又能相互拜年,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金钱,也减少了铺张浪费,且不用跑来跑去,大家一起交流的时间也多了起来。聚会完,忙碌一年的年轻人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做平时没时间做的事情,也可以好好休息,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 笔者在采访中获悉,春节进行家庭聚会,全家既拜年更团圆,这种过年方式很受欢迎,低碳、节俭、文明已成为江宁过节新风。 (江宁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