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1-11-14 04:48 编辑
枪声 一 gun-shot 3连的老职工和先期到达的知青都不会忘记40年前突发的枪声。1969年的早春3月,在我连的地界,在7号地通往5连的路上,突然间响起了“哒、哒、哒……”的冲锋枪声。连里人惊愕了,跑出宿舍、家门,只见离营区2里多远的大道上,那辆送5连宣传队回去的胶轮拖拉机急速的奔跑着。肯定是出大事了!车上有我连的卢副连长,还有带着行李去放映队的李曼闻。当时是深夜,路上没有行人。第二天,人们在7号地拐向凉水泉方向的路段上,在那座小木桥的方位见到斑斑血迹,染红了路面上的沙土和冰雪。 没多久,跟车送人的卢官回来了,棉军大衣下摆被子弹打穿成洞。卢官操着辽宁口音,心情特别难过的跟大家说:“枪走火了,小知青的命白瞎了。”昨夜人们还沉浸在宣传队精彩演出的欢乐中,突然间那鲜活的生命化作夜空坠落的流星,逝去了。 死者陶以文,上海知青。当年和姐姐以琴一同从黄浦江畔来到北大荒,下乡到凉水泉北的四分场5队,成为队里的姊妹花。以文天生丽质、身材修长、能歌善舞,是宣传队中的主力。每当唱到《抬头望见北斗星》,她就会摆出独特的造型,引得台下观众的一片喝彩。姐姐大妹妹一岁多,平时生活各方面对妹妹倍加爱护。那个年代,知青中是不准谈恋爱的。不过暗中以文还是收到同队男知青,那位土导演的书信,里面的诗歌含情脉脉。玉文忧虑多多,那年月,谁敢论及这等事呀。 肇事人庄立生,哈尔滨知青,绰号《小迷糊》。他的几个同学都在2队。古人郑板桥云“难得糊涂”,现代人可改为“难得迷糊”。遇事迷糊,能躲过各种风浪,可迷糊大劲了,也会出事的。到了5队,小迷糊分在农工班,人们跟他一起干活,摊上过命案,背地里人们就叫他<丧门星>。一次,他和一名兴凯湖人同去排水工地点炮。药线铺好后,他自己先跑到较远的安全地方,并没有确定同伴是否也跑出危险区,就点着引信。中午吃饭时,人们好久不见那人回来。队领导带人去工地查看,才发现那人斜躺在山坡上,头骨已被爆炸飞起的石子打穿,留下拇指大小的孔洞。死者属黑五类,也就没去追查点炮人的责任。 中苏边境紧张时,连里组建警(备)通(讯)班。小迷糊原本素质平平、文化程度初二,可他祖辈贫下中农、无产阶级。就凭这根红苗正,小迷糊入选警通班,脱离农工大田的汗水劳作。他成了营首长的贴身警卫,得意得有些飘飘然了。这等美差,也着实受到周围人的羡慕妒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