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966|回复: 4

中篇小说《爱在那片黑色的土地上》(一)夏梦

[复制链接]
夏梦 发表于 2012-8-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过程是美丽的 于 2012-8-3 21:59 编辑

                                  爱在那片黑色的土地上
                                                             -------兵团旧事
                                                                                                    夏梦
     宣传队已排练好几天了,为了迎接“十一”的演出,团里从各连队抽调了三,四十人赶排文艺节目。负责大联唱的,并在这个节目里领诵的是我的男朋友冬生和我。
     演出那天,他可把人逗死了,按排练时的安排,我们俩该一起站在台前才是,可这位‘老先生’确楞要和我一个幕口一个,他朗诵一句就在那头下场了,接我下句时再从幕后走上来。
      “------看祖国大地红旗似海,凯歌高奏!”他把他该朗诵的那句说完,人就又走到幕后去了,等我下一句说完,找他接词儿时,他才晃晃当当地走上台来,一边用手往上推了一下眼镜,还没等他说话,“嗷------”台下响起了轰的一声,人们喝起了倒彩,原来这‘老先生’叫拖在出台口地面上的幕布给绊了跟斗,接下来的联唱就在哄哄声中演完了。
     回连队的路上‘大解放’敞棚车里拉了演的,看的,整整一车人,人挤人。他挤到了我身边,我不理他,他脱下军大衣,给我披上,他自己在夜里疾驶的敞棚车上的寒风里站立着,单军装和头发在风中舞动,我靠过去,用脸贴着他的胸膛,听见了他心跳的嗵嗵声,抬起头望着他白净的脸和镜后那双清澈的眼睛,想着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
     六八年,正是知识青年大批上山下乡的时侯,文化大革命使得这些知识青年成了‘替罪羊’,到边疆,乡村去上山下乡。在他们青春的憧憬还没来得及展开时,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就砸碎了他们如诗如画的梦幻。而就是这些人,背井离乡,要与工农相结合。还不到成年的他们踏上了人生的征途,裸露在他们眼前的不再是母亲的怀抱,温馨的校园,而是异乡的冷月和乡间小路的泥泞。那时我们才十五六岁。
     我是六六年下乡的。十五岁下乡。等到六八年,我们连队已有五,六批下乡青年了。哈尔滨的,佳木斯的,上海和杭州的,还有北京和天津的。冬生就是那批上海青年。
     毕竟是年青人,而且是还是没脱离稚气的孩子就工作了,恶做剧是难免的,因为语言的不通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就常闹笑话和产生帮派殴斗。就引出了上海人骂哈尔滨‘小赤佬’,‘小港东’,有时还冒出一句‘娘东菜’。而哈尔滨人也想‘招儿’整他们,教他们东北话‘小犊子’。并告诉他们这是赞美的话,像征着强壮。而那些个上海人见人就说自己是‘小犊子’,事后,人人提起这笑话都笑得直不起腰来。
    那批北京高院的子弟来到我们兵团的第一天,就到离我们团十好几里的县城乱串,穿着黄军大衣,军帽下戴着大白口罩。下饭店,吃完饭不给钱,还拍着桌子叫:“你他妈的混蛋!老子在北京下馆子从来不交钱,别说吃你这点破饭!”进了澡堂子二话不说,脱了就洗,穿上就走人了。
     那时我们都年青,我十七,八岁,个不大,才一米五八,天真,活泼,能歌善舞,我的性格决定我好像永远长不大。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还有一副有生俱来的好嗓子,翘动着两条小辫的我,一天唱啊,跳啊,是连里和团里有名的歌手。从来不知愁。可就是在来兵团的第七天我梦到一个老太太,醒来才想那梦中的母亲,哭了。尽管在来那天,我母亲在车下哭,我还领着一车厢的人唱“迎着晨风,迎着朝阳,爬山过水到边疆------”,下车后,我在兵团的大俱乐部里代表两千下乡青年讲话。
     落雪了,北疆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也分外的冷。雪常下得深到膝盖。让你每迈一脚,还得用力拉动另一脚,同时还得找下脚的地方。
      晚上,食堂里还挺暖和。这是一个大帐棚一样的用‘拉合辫’拧成的大空房子。一进门,迎面是十几张大桌子和长条板凳,左面是护颈枕去黑头有效丰胸产品晒后快递之家日霜圆通快递单号查询比较去痘印产品有效胸部怎么变大最好补水面膜哪个好评价怎么样快速去痘印精油好用纤体霜推荐评价润肤双眼皮贴双眼皮胶什么牌子好用宣传板隔着的只有放电影才用的放电影机的小里屋,右边是有几个大大卖饭口窗户的里屋,那是食堂的厨房。这个连队里的食堂,吃饭时用,开会时用,早请示晚汇报时要用,每早安排一天的活用它,每晚必开的会也要用,演出的时侯用,斗地富反坏右还用。甚至于我们为在兵团牺牲的知青扎花圈也在这里,总之,这是唯一的连队中心场地。
      那天,我和每天一样,在挂着一盏气灯的食堂里,夹着饭盒拿着饭票在排队等着买饭,低着头,看着脚面,想着白天看日头猜时间,盼着下工的情景。突然,觉得背后有人用手推了我一下,回头一看,是位男生。从装束上来看,他是上海青年。因为除了北京的,那批上海青年是‘装备’最全的了。为什么我说他是上海的不是北京的呢?因为在那军帽下是一张有着奶油一样皮肤的白净面孔,高高的鼻梁上架了一副深紫红玳瑁边眼镜,他用他那深邃的眼神看着我,抿着的嘴唇透出淡淡的粉红色。似曾在哪里见过,在梦里?,不,“清宫秘史”里演光绪皇帝的,叫舒适的,不知到他们是不是一家子?!
     我看到他紧紧地盯着我,我倒不好意思了,心砰砰的跳,我用低下头的瞬间,用眼睛的余光飞快地向周围扫了一眼,食堂里昏暗的气灯光下,买饭的知青们唠着,逗着,笑着,闹着。没有人注意我们。也没人看到我发红的脸,更因为那灯光太暗。那男生塞给我一张纸条后,饭也没买,匆匆地走了。恰巧人们这时在饭口抢起包子来,大个的有优势,捏着抢上大师付递上的包子,流了小个子知青一身油,谁也没注意纸条的事,却偏偏叫一个女孩子看见了,她是我的好朋友,小彭。
‘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8-3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8-3 17:26 编辑

       上海知青骂哈尔滨知青“小赤佬!”哈尔滨知青回敬上海知青“小犊子!”对骂得痛快!这一骂,骂出了四十多年的老知青们的情谊!好文章!翘首待读下文!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2-8-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一个电视剧,里边的歌声唱道;‘记忆变成了回忆,再次和时光相遇。天真的童话,绚烂的白发,看小雨在空中飘洒。’写这篇文章时,我充满了感激,感谢那片黑土地培育了我,使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天真,幼稚的孩子,成长了起来,逐渐变得成熟,坚强。直到今天,我还懂得怎样去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2-8-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梦:你好!你的小说如约而至了。《爱在那片黑色的土地上》将把我们的思绪再次牵回到四十多年前我们风华正茂的时候,重温那时的纯真与激情,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感谢你的辛勤笔耕,中篇的序幕已经拉开,我们相信,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2-8-6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谢谢你作品。这小说又一次把我们带回去了。带到那个峥嵘岁月的时代,我期待着你的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2 18: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