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8-6-15 18:00 编辑
与宋泽礼副连长在一起的日子
昨天下午,惊悉原兵团一师四团17连副连长宋泽礼于6月10日病逝,不胜悲痛。4月21日我到农垦总医院看望并送他回逊克农场,至今仅仅五十多天,那竟成了诀别,真的不敢相信。 他在海南休养期间,春节前后突发疾病,腹腔浮水。由于琼州海峡停航,飞机票价暴涨,他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后来回哈到农垦总医院住院一个多月,才使病情得到临时缓解,但已确诊为肺癌晚期。为了不给他的知青战友们增加负担和痛苦,住院期间,他没有透露任何信息,自己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把对战士们的思念和热爱深深地埋在心底 从1968年下乡至今的50年间,我与宋泽礼副连长接触较多,他是我敬重的66.3转业兵老领导之一。他的音容笑貌、一次次过往浮现在我的脑海,犹在昨天。 1969年5月,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去鄂伦春深山老宅踏查踩点,在塔头沼泽里行走二十多里,不畏艰难,谈笑风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胜利完成了团里交给的任务。 1969年6月,17连远在离团部120多里的乌云煤矿创建,他任副连长,主管生产、后勤等工作。他带领大家备料建房、爆破挖煤、开荒种地,白手起家,摸打滚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始终是知青们的带头人、主心骨、贴心人。工作中,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生活中,他体贴战士,关怀备至。为了活跃连队的文化生活,他带领木匠拉大锯,破木料,很快立起了篮球架,他在篮球场上生龙活虎、三步上篮的矫健身姿常常获得战士们的阵阵喝彩。 1970年4月,他让我回哈尔滨买菜籽,顺便把他爱人从老家五常接回来。我理解,他是为了不耽误连队的紧张工作,也可以节省点路费。当我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任务回到连队时,他露出了满意的笑脸。 1970年底,我调到团部工作以后,与宋副连长接触少了,但感情、联系一直没有间断。1994年,我到逊克农场调研期间回库尔滨看望韩明武副政委和66.3老战士,他跑前跑后忙个不停,并请到他家里热情招待,我成了“贵宾”。后来我多次与知青战友回访,他每次都要给我带回木耳、猴头、蘑菇,有一次还从菜园里采摘了两编织袋新鲜蔬菜,硬是让我带回来尝鲜。 2012年8月,我有幸陪同胡金寿老团长回访四团,圆他老人家的“第二故乡梦”,宋副连长更是兴奋不已。他鞍前马后地陪伴在胡团长身边,用他那颤抖的双手、哽咽的话语给老首长敬酒,连干几杯,一个66.3老兵对老团长的深深敬意和衷心祝福溢于言表,默默无语两眼泪,此处无声胜有声。 宋副连长在兵团工作期间,一贯与战士们打成一片,平易近人,关心战士,率先垂范,得到战士们的好评和爱戴。退休后,他每次回哈或回老家五常探亲访友,17连、11连的知青们打探到消息,一定要请他会餐叙旧,欢聚一堂。后期,他虽然神经麻痹导致头晃手颤,仍不拒豪饮,一干而尽。 在与宋副连长相处的日子里,还有许多难忘的故事,一桩桩、一幕幕,就像过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浮现、回荡。情切切,忆难忘,阴阳两隔泪茫茫。宋泽礼副连长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对战友们的真情实意,他对事业的忠心耿耿,他始终如一的高贵品质是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最永恒记忆。 宋泽礼老领导,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怀念你! (写于2018年6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