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刊发了“宣言”的署名文章《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深刻阐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
文章认为:生机勃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的事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改革开放第40个年头,当代中国打响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攻坚战,夯基固坝、疏渠引流,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人民对伟大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入强劲动力,释放源头活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确很有诗意的 文章标题。那么什么是“源头活水”呢?我带着好奇,查了出处。这段文字出自于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
全诗是这样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诗人借用这样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来揭示出的这个深刻道理。也就是说,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是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的。由此可知,诗人的心灵为何这般的澄明,就是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以补充啊的。
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那么文章《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所谓的“源头活水”,又是什么呢?“源头活水”,其实就是说,改革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了人民,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和民意支持。
那么,作为“源头活水”,我们要尽到自己的职责,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与全国人民一道,发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真正起到纯净的“源头活水”作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因为:“2018年的春天,中国改革再出发。历史将铭记这个新的改革春天,为国家繁荣昌盛,为人民美好生活,为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的源头活水、带来的无穷力量、催生的无限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