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393|回复: 8

今日俄罗斯(八)—— 汽车的礼让

[复制链接]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12-29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7-12-29 09:15 编辑

                          汽车的礼让

   到俄罗斯,不管是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国际大都市莫斯科、圣彼得堡,还是在边境城市伯力、海参威 、海兰泡、比罗比詹,汽车的礼让都让你感叹有加,敬佩不已。
   公路交通分为主道与付道,主道立有菱形黄色标志,付道立有三角形绿色标志。付道的车上主道必须礼让主道,停车在付道内望,不得探头,待确定主道无车时方可通过。主道的车只受红绿灯的管制,在绿灯下,尽管放心通行,不必担心付道有车窜出,危及安全。因此,主道在通常情况下保持畅通无阻。而在我国情况则大相径庭,付道出车争道抢行,毫不顾忌交通法规及主道的车况,主道的车经常被别住、卡住,犬牙交错,像一团乱麻纠缠在一起,形成人为拥堵或造成交通事故。这样,主道与多条付道的多个节点往往形成了多个“拥堵点”,主道被堵,付道不通,局部地区交通顿时陷于瘫痪实属必然,在所难免。在我国也有付道让主道的交通法规,但无人遵守,缺乏严格管制,基本形同虚设。而在俄罗斯,不管是在市内,还是在野外,人们都自觉遵守礼让,这就是国民素养、文明程度的分野。
   在俄罗斯,汽车礼让行人天经地义,甚至令你感动。当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行人通过马路时,就主动降低车速,让行人优先安全通过;当车速较快临近行人时,司机就会停车示意,微笑着摆手让行人先行,绝不会鸣笛、催促、责怪,更不会与行人争道枪行。让你惊叹的是,这样做的绝不是少数人,而是人人遵守,自觉自愿,成为交通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有人说,那是因为俄罗斯人少或是在中小城市,否则那还让得过来?此话差矣!俄罗斯虽然只有1.4亿人口,地广人稀,但莫斯科却是国际大都市,人口1400多万,占全国的1/10,加上流动人口,应该不下2000万,人口不可谓不多。在莫斯科,主要街道马路很宽,我们经常遇到横过马路的情况,司机会毫无例外地放慢车速或停车礼让;为了礼让行人,经常会见到停下一排车等候行人通过。在哈巴、海参威这样的边境城市,人口稀少,自然没有莫斯科那样的交通压力,但礼让行人依然中规中矩,毫不逊色。在这里让我们看到的是,俄罗斯人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的普遍性、一贯性,不因城市大小而不同,不因城乡差别而有别,不因有无监管而走样,看到了我们整体国民素质的巨大差距,更深地体验到“以人为本”的全民实践和至高无上的真谛。这里没有“以人为本”的口号和套话,只有实实在在的规则和全民的自觉行动。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提速,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一大难题,许多大城市在拓宽道路、铺设高架、修建地铁等,投入巨资改善硬件设施,这自然是一件改善民生的好事。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普遍提高国民素质,依法治理,人人守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权宜之计所能奏效的,需要脚踏实地地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写于2010年6月1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7-12-2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7-12-2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气温寒冷请注意保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7-12-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礼让行人,在其他国家不用管理,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们还待整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12-2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齐梦 发表于 2017-12-29 15:50
汽车礼让行人,在其他国家不用管理,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们还待整治。

习惯成自然,我们才刚刚起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12-2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12-2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17-12-29 15:02
拜读欣赏。气温寒冷请注意保暖。

欢迎分享,多谢关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青山好 发表于 2017-12-2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亲身经历的所有国家,无论实行左侧通行还是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的国家,有无交通标志的地段,都是车让人。特别是医院、学校、超市等等公共设施行人密集的地方,更是人先车后。没有车挤人、鸣笛催促等等现象发生。特别是国外骑自行车的人很多,自行车路和大马路并行,绝对不敢挤占自行车道路。
公交车到站,遇到残疾人乘车时,司机都是先把公交车的底板放到和站台一平,自动下车照看残疾人上车后安置在车上有固定座位,才开车。
任何停车场都有残疾人车位。即使节日或者集会车位非常紧张,只能远远停车到几公里外,也绝对不会有人占据残疾人车位。
在国外这几年,感触非常深的事情,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是其中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12-2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好 发表于 2017-12-29 19:23
深有同感。亲身经历的所有国家,无论实行左侧通行还是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的国家,有无交通标志的地段,都是 ...

谢谢关注,感同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