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loor radiant heating
JGJ142—2004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实施日期:2004 年10 月 1日
前 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 84 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
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地面辐射供暖工程中的设计、材料、施工、检验、调试与验收等方面技
术要求。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3 设 计
3.1 一般规定
3.1.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
3.1.2 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应符合表3.1.2 的规定。
表3.1.2 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
区域特征 适宜范围 最高限值
人员经常停留区 24~26 28
人员短期停留区 28~30 32
无人停留区 35~40 42
3.1.3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m 时,宜
竖向分区设置。
3.1.4 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同热
源系统相匹配,同时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
3.1.5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加热管布置平面图、分水器、
集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等内容;
2 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热源及热媒参数、加热管技术数据、加热管
公称外径及壁厚;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及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
度、规格及厚度等;
3 平面图中应绘出加热管的具体布置形式,标明敷设间距、加热管的管径、计算长度和伸缩缝
要求等。
3.1.6 采用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20W/m。
3.1.7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 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发热电缆布置平面图、温控
装置布置图、地面构造图等内容;
2 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配电方案、发热电缆技术数据、规格;标明
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电压、电力负荷等以及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规格
及厚度等;
3 平面图中应绘出发热电缆的布置形式,标明敷设间距、发热电缆的计算长度和伸缩缝要求等。
6.5.5 初始加热时,热水升温应平缓,供水温度应控制在比当时环境温度高10℃左右,且不应高
于32℃。并应连续运行48 小时;以后每隔24 小时水温升高3℃,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