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787|回复: 7

香兰农场知青包满珪:文字缘 笔耕情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1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儿考上了经济系研究生,我准备把手头的一套五册的《资本论》送给她。
  当我打开扉页,一行熟悉的签名映入眼帘:“赠给包满珪同志。合江日报社赠。1975.10.29”我的眼睛不禁一热,记忆把我带回了三十多年前,在北大荒,在佳木斯,在我青春的岁月……
那时,我是农场的知青,在宣传科负责宣传报道工作。
  那年,农场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我写了一个报道。在农场原《农垦报》资深记者李兆基的推荐下,我找到了《合江日报》编辑林柯老师。林柯老师是北大新闻系毕业的,年轻时一腔热血奔赴边疆,对知识青年的辅导热心有加。见了林老师后,改了一天稿。第二天清晨四点我还在睡梦中时,林柯老师来敲我的房门(我住在合江农场局,与报社隔街相望),把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大样送到我手里。我一看,报道发表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并占据了大半个版面。仔细一看文章,虽说是以我的名义发表,已被改得面目一新,这是林老师匠心所致。
  当时,我除了感谢林老师之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要知道,这是我头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啊!从此以后,我与《合江日报》结下了文字缘。
  1974年,第四届全国人代会召开,敬爱的周总理在大会上发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号召,一个经济建设的高潮正在祖国大地萌动。林柯老师的夫人,《合江日报》农业组组长陈玲深夜打电话到农场,要我马上写一篇农场响应四届人大“抓革命,促生产”号召的稿件,用电话传过去。当夜,我写完稿后在电话里一字一句地念,陈玲老师一边听一边记,第二天就见报了。
在《合江日报》各位老师的栽培和关爱下,我在报上用随笔、杂文、评论等不同的体裁笔耕不已,一发而不可收。
     1975年,《合江日报》选拔地区优秀通讯员去报社实习,我被选中了。在那里我认识了李子纯、张家善老师。两位老师慈祥而和蔼,谦虚而热情,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我写稿。
记得那年国庆节前后,李子纯老师布置我写三篇稿。在下基层采访之前,像导演给演员说戏一样,李老师帮我构思文章架构,撰写采访提纲,字字句句,呕心沥血。为了画龙点睛,李老师还亲自为我的每一篇调查报告配写了一篇短评。
在报社实习的日子里,我阅读了大量中外专著、文献。这是李老师对我的要求。他常对我说:“看书就是工作。作为一名记者和编辑应该既是专家又是杂家,知识面要宽广。”
在李老师看来,要读大量的书,厚积薄发,才能写出好文章。张家善老师也是这样,凡看到好书和好文章,他会推荐给我。为了鼓励我多读书,报社送了我一套《资本论》。老师的教诲,是我读书笔耕的动力。我在报社期间常常是挑灯夜读,到深夜才回招待所。
1977年,高考恢复,李子纯老师和张家善老师鼓励我报考新闻系或中文系。我是1967年高中毕业生。当时报考条件中有一条:“必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这一条。为此,《合江日报》专为我写了以下评语:
包满珪同志在一九七五年曾在我们理论组参加了三个月的编采实践,又是本报多年的优秀通讯员……
三十多年过去了,《合江日报》这段评语我一直珍藏在我的身边,我的心里。高考后,我离开了北大荒,并改学理工科。以后,我在专业期刊上不断发表论文,译文约20万字。当我写这些论文时,是那样的从容不迫,那样的轻车熟路,这让我常想起《合江日报》社,想起北大荒的笔耕岁月。(2009年2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向东兄留言,留言的帖子删了。因为重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7-10-2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挚故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0-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如此励志文章。成功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7-10-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喜欢这样的文章!现在还是一切向钱看,一切都以盈利多少定业绩,影视剧的粗制乱造,有数量没质量(习近平语)就是其典型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帆 发表于 2017-10-2 07:33
真挚故事!好……

谢谢罗帆老师的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0-2 08:48
欢迎如此励志文章。成功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谢谢再林兄的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17-10-2 09:10
特别喜欢这样的文章!现在还是一切向钱看,一切都以盈利多少定业绩,影视剧的粗制乱造,有数量没质量(习近 ...

谢谢文喜兄的留言,克服拜金主义和浮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应该是个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4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