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614|回复: 4

梦忆四块石--香苑60日诗话杂谈(12)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9-29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10-04
黄国栩 热烈欢迎 ghlab 加入我们。
虞天云 从国栩联想中说到的一句话:如今“活着真好”感受不如当年有滋有味!对这句话我的看法是:那是因为当年社会落后加上格式化的政治大环境,人的思想变得很木纳,也很单纯,有吃有穿即可满足。现在时代不同了,不断在发展在前进,竞争加剧,物价上升,安居乐业,就业医保等等一系列社会化问题出现,迫使人的一切行为犹如商品与价格挂上了钩,这时人人要紧跟社会的“步伐”跟上不断攀升的社会“价值”,自身的思想意识就会或多或少感觉到压力和不自在,于是经常会来点今不如昔的感叹。“活着真好”的观点,也许会对急躁或不安来点启发和点拨。活着好与不好取决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靠自己创造,而衡量质量高低的天平称在自己的心态里,而心态又决定着心情,有怎样心情就有怎样的感慨。心情好才能感觉到生活的有滋有味、回味无穷。而“好好活着”告诉我们唯一的道理,我们已经过了“奋斗期”慢慢步入“养老期”知青这辈子够遭罪的了,到老了我们该缓缓了,放宽心态,放慢脚步,是我们生活的方向。说到底无论是“活着真好”还是“好好活着”共同之处:我们应该回归一颗平常心。
张新植 古人有云:“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秋高气爽,登高远望,俯瞰物外,一揽辽旷;立于世间,胸萦广远,天地我心,相融于自然;若有闲,何待今天。“叠嶂溪水知来者,白云悠悠清幽多。”活着真好”,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大自然的风光,享受现在的生活吧!
沈丽丽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与秋有关的部分成语: 望穿秋水 霜气横秋 秋月春风 秋水伊人 秋收冬藏 秋毫之末 秋毫无犯 秋高气爽 秋风落叶 秋风过耳 千秋万代 平分秋色 明察秋毫 老气横秋 琨玉秋霜 华星秋月 各有千秋 多事之秋 春秋鼎盛 春秋笔法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冰壶秋月 暗送秋波 秋风送爽  祝所有六十岁以上的年轻的老人节日愉快,也祝我自己节日愉快,明天去城隍山体会一下节日的气氛,(在杭州爬个山太方便了)下山后,河坊街、高银街,中山南路中华美食街,街街有特色美食,去品尝一下吧。也是呼应哈尔滨小张登高远望的号召了。好想朋友们都能在杭州度晚年。
哈尔滨老夏 赞一个!祝年轻的老人们【听着,真别扭!】节日快乐!写《笑》略表此刻心情。  
黄国栩 你散步在桂花林间/花木中香袭溢流/曼舞在情歌里步伐屡屡/烦躁的心境顿时平静舒坦/回忆在青纱帐的悉悉索索/少女情窦初开的激情即刻再现/温柔的矫情带着狂热的骚动带你回到四十年前的今天.....如今“活着真好”,感受不如当年的有滋有味! ——读丽丽《桂香》、小张诗句有感的联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7-9-29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祝快乐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9-29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17-9-29 08:53
拜读佳作。祝快乐安康!

谢谢大雁的留言。祝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30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沙成塔,土里藏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9-30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9-30 11:32
积沙成塔,土里藏金!

谢谢再林兄的点评。祝你们夫妇在海南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4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