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733|回复: 4

兵团岁月

[复制链接]
荒友情 发表于 2012-5-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忆起在生产建设兵团时的往事,许多战友的音容笑貌就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一目一目的展现,那是一段非常值得怀念的时光。知识青年将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农村和边疆的建设事业,那种站天斗地的豪迈气慨,至今使我难忘,虽然我们步入了中老年行列,但我对第二故乡北大荒的思念之情却与日俱增,那份深深感情是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一九六九年九月八日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从那天起从此告别了学生时代。也是我从学校走向社会大课堂的一次人生转折。我和同学响应党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四团。在虎林县我们哈尔滨市各个学校的几十人被分到三十四团的各个连队,我被分到了机炮十二连。
    听到被分到十二连非常高兴,十二连是机炮连,这可是武装连队呀,我们连队有两个“炮排”,一个是82迫击炮排,另一个是75无后坐力炮排。可是到了连队后我就失望了,“炮排”早在比我们先去的一批组建完成了,我被分到了农工班。当时我们看到两个“炮排”训练和自豪地擦着机炮,真是羡慕死了,我们也只有摸一摸“炮”身的份了。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属于军事化管理,归沈阳军区领导。连队以上的干部全都是现役军人。除了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外,还有一些是58年十万官兵转业的老战士。当年珍宝岛战斗打响不久(三月二日)战争的气氛很浓,我们团的位置又是在边境线一带,当时在我们连队里交通壕和公路边的单人掩体、地雷坑都挖好了,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根据上级的命令我们团经常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半夜经常要紧急集合,记得第一次半夜吹集合号的时候,当时那个混乱场面可就别提了,急得我是拿着裤子往头上套,套了半天也没有穿上,打好的背包没跑几步就散了架子,也有的战友相互穿错了衣服,和穿错了鞋的,真是笑话百出。
    到了夏收的时节,金黄色的麦穗,在微风的吹拂下,滚滚的麦浪此起彼伏壮观极了,对于我们这些城市里的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过。想起第一次参加麦收时,食堂给我们送豆浆时的情景 ,在城里生活的人怎么也不会猜不出来我们是怎么喝豆浆的,由于拿来的饭碗不多,只看到的是一圈人,围着装豆浆的水桶都低着头,当时我们见了既是新奇又觉得特别的好玩。原来是老战士割了一根长长的麦秸,削去两头,往豆浆桶里一插,便香甜的吸了起来。我们喝起来特别的香甜可口,而且感到很新鲜和有意思。
  说起食堂我现在又想起了经常吃的“懒龙”了,这是大家给起的绰号,在建设兵团的战友都知道这个名字的。就是将面粉发好后,搓成长长的一条,一圈一圈的盘在大大的笼屉里,蒸好后再一段段的切好,这就像我们现在吃的馒头,只不过比馒头做起来省事一些,它不是一个一个单独加工出来的,所以“懒龙”个绰号比较形像一些了。由于加工方法不一样,口味上也感觉好像不太一样。不过现在吃起馒头来,不管怎么细细的品味,再也没有记忆中的,有一丝丝甜味,和小麦特殊香味的感觉了。                                                                                       那时全国农业都在大搞水利建设,当然我们也不例外。冬天农闲时我们就挖排水沟,挖排水沟主要还是用炸药爆破,一条排水沟要同时放十几炮,但总会有一些炮没有响,这就需要去排除,我们班接受了排哑炮这个危险的工作,每次排哑炮都是班长和有经验的人亲自动手,我们也只能是做一些辅助的工作,有一次快要下班了还有几个哑炮没有排除,班长说:“休息一会咱们就下班吧”!我们就坐在一起休息,班长一边抽烟一边和我们侃起了大山,就在这时突然一声巨响,就在距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一个哑炮响了,炸的我们目瞪口呆。好在我们都在一个安全角度,没有造成任何伤亡。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
    有一段时间连里临时抽调我放马,放马的工作到是不累,可是很辛苦,早晨的露水很快就把裤子打湿了,傍晚的时候蚊子特别多,蚊子多的时候,在身体的任何位置一巴掌拍下去最少也有十几只蚊子。最惨的时候是马儿吃草时碰到马蜂窝,马儿跑得可比我是快多了,我只好顶着风一阵狂跑,让它咬上一口就像锥子扎的一样。每天早出晚归的就我一人很是寂寞,只有这些马儿陪伴着我,时间常了就有了感情,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匹小枣红马儿,枣红的身体特别的招人喜爱,每天也是围着我转来转去的,我走到那都会跟着我,对我特别的依恋,它特别的喜欢吃糖果,每天都要用嘴拱拱我的衣兜,没事的时候我常常扶摸着它,平时给它刷身子和洗澡,这时它会用头轻轻的蹭着我的身体。它从来都不服输,骑着它在公路上跑,如果前面有车它是一定要跑到前面去的。后来这匹枣红马儿被征为营里的三号军马了,我以后还经常去看它,有一次参加比赛还得了第一名,我知道后高兴的去看它,它老远的看到了我便高兴的咴咴叫着跑了过来,用嘴拱我的衣兜,我知道它想干什么,我当然要好好奖励它了。可是没不久就传来了噩耗,在一次演练中出了事故,3号马儿被车给撞了,生命垂危,我听说消息后便不知所措的跑了去,我看到它在地上躺着,它看到我后尽力的抬起头,企图像往常一样用头蹭我,只是抬了抬头就又躺下了,最后用已经失去往日的光泽的眼睛看了看我后,便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我抱着渐渐冷却的马头,在也抑制不住我的感情,滚滚的热泪夺眶而出。至今我还一直珍藏着我和它的照片。                                                           时间过去了两年,根据工作需要,我们排调到了七连,七连是边境连队,地处乌苏里江边,对面就是当时的《苏联》。不久后我就调到了机务排工作,开上了拖拉机,第一次和车长上夜班翻地,干到了半夜的时候,在车大灯的照射下,我突然发现车前面有一个像狗一样大的动物在往前小跑着,我顿时紧张了起来,我看了看车长,车长说:“是只狼”吓得我赶快的看了看车门是否都关好了,这时只见车长在脚下拿出一个铁撬棍来,对我说:“你下去打它”我吓的不知所措,我心想这不是要我难看吗,我那敢呀,车长笑着对我说:“你怕啥呀胆小鬼”于是把车停了下来,下了车,这时我想这下可完了,真要是万一出事我该怎么办那,只见车长走那只狼的前面,那只狼并没有动,只见车长举起撬棍的一瞬间,那只狼,便跑的无影无踪了。这是我在野外第一次见到的“野狼”了。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尤其是翻地的时候经常有像“狼”或“狐狸”之类的食肉动物跟在大犁的后面,吃被翻出的老鼠。                                                                                                                 一次也是和我们车长上夜班翻地,车长嘱咐了我一番后,便把车交给了我驾驶,车长就坐在车后面“大犁”上,那时我们拉的“大犁”上还没有液压装置,不能在车里操纵,需要有人坐在车后“大犁”上、控制深浅,和起降。开车主要是,根据前面翻过的犁沟调整左右车距,避免重翻了和漏下了,我掌握的很快,很快就熟练了。并一圈一圈的翻了起来,可是当我干到了半夜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在车灯的照射下好像有什么东西,还发出金属的光泽,我赶快开了过去,到了眼前一看时,我顿时傻了眼,怎么会能是我后面拉的那台“大犁”呀?车长还坐在那直生闷气。原来是车和大犁脱离开了,我居然一直没有发现,(大犁上有一个保险,阻力大了就会自动和机车脱离开)我开着空车转了一圈居然把大犁弄到了车前面。
   一次夜班,我自己开车翻地,(那时以有液压压装置,可以一个人操作了)在车灯的照射下,我发现的一只野鸡顺着翻过的犁沟往前跑,我立刻加大了油门压了过去。这时我前后看了看,都没有看到那只野鸡,我想肯定是压上了,于是我就下了车,在车后桥处我弯下腰低头往里看,突然间轰的一声响,我的脸也被不知被什么东西狠狠的抽了一下,感觉好像是什么爆炸了,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感觉惊呆了,吓的一下子坐到了地上了,头脑当时一片空白,半天才反映了过来。原来并没有压到那只野鸡,是那只野鸡突然从车底下飞出来用翅膀狠狠的拍了我一下,飞走了。                     还有一次白班,食堂给我们送饭迟迟没有来,我师傅对我说:“你是不是饿了,别着急,我给你做点好吃的”,只见他找了些干草,又拨了好多成熟的小麦,便用火烧了起来,一会干草便烧成了灰尽。然后我师傅脱下了工作服,对着烧尽的灰堆使劲的煽了起来,煽走了灰尽,只见烧的焦黄的麦粒显现了出来,我们蹲在地上,吃着香甜的麦粒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至今还使我特别的难忘。
   根据上级指示,我们连组建一个武装班,并下发了一批武器。听了这个消息甭提多高兴了,但又担心会不会有自己。在还没有发放枪支前,谁也不知能有谁,我们也曾找指导员问过,指导员只是笑笑也没有告诉我们,在进行“授枪”仪式时有不少机务排的人员,当然也会有我了,接过那只苏式7.62步枪,特别的兴奋,班长是苏式铁把冲锋枪,(枪现在看起来是太老了一些,但可也是真枪实弹)。接着就进行了训练,我们都很认真刻苦,很快就掌握了了要领,不久还进行了实弹射击,是卧姿有依托的,我打的相当的不错,连里还选中了我,参加了团里的比赛,并打出了3枪27环的优秀成绩。当我们打靶回来的时候,唱着《打靶归来》的歌曲时,甭提有多么高兴了,感到特别的光荣和自豪。有了枪之后对我来说真是如虎添翼,我平时就爱玩,正愁打猎没有枪呢,这回打猎可解决大问题了,于是我到处要子弹,连里给配备的子弹是不敢动的,弄到了子弹好用眼膜润唇中药增高护手什么好去痘印什么减肥药比较好祛痘怎么减肥最快最有效去黑头去皱效果好的眼霜瘦脸静脉曲张袜哪个牌子好祛痘牛初乳深层清洁面膜哪种好推荐牙膏洁牙产品什么牌子好后我们几个就商量着去打猎,这时有的老战士很热心的教我们怎样打狍子,告诉我们说“你们要是见到了狍子后,打第一枪的时候听见枪响它会抬起头来东张西望一下,这时正好打第二枪,如果在打不中的话,狍子肯定会跑掉的,但狍子这种动物很傻,对有的事情也很稀奇,过一段时间它还要回来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俗话不是说傻狍子吗”。我们听了后一想对呀,还真有一定的道理,于是我们就出发了,穿树林过草地,还真的发现了几只狍子,由于离的太远第一枪没有打中,于是又打了第二枪也没有打中,狍子早都跑光了,这时我们想起了老战士说的那句话,我们就爬在那等啊等啊,可是怎么等也不见狍子回来,冻的实在是不行了,我们就只好就回了连队,我们怎么也想不通狍子为什么会不回来那,是不是它发现了我们不敢回来了。可是老战士们听说了后,都把他们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我们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逗我们,说我们是傻狍子那。我们武装班的班长,他弄了几发冲锋枪子弹,叫我还有另外一位战友和他出去打猎,可是到了外面转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这时转到了场院里,也没发现有什么像野鸡之类的动物,这时我就把场院用的木锨插到了一个麻袋上,我说“不行咱们就打这木锨吧”于是班长就蹲在了一个装满粮食的麻袋后面把子弹上膛,由于不太熟练,怎么也挂不上枪栓,这时我发现,原来他正用手指头搂着枪的板机那,我不知不觉的跑到麻袋前面,想用手去拨开他的手指,是想告诉他别再用手搂着枪的板机了,可是就在这一瞬间,突然听到“砰”的一声,枪响了,子弹擦着我的前额而过,捂着棉帽子都震的我耳朵嗡嗡作响,当时都吓的是呆若木鸡,楞了好几分钟,他们都不知所措的看着我,都以为我被子弹打中了,吓得我半天也没说出话来,把班长脸都吓得白了。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我最好的一个战友,他发现了一个狼窝,抱回来几只小“狼崽”,我还以为是小“狗崽”呢,长的和小狗崽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和我们说这要是养大了,这不就是纯种的狼狗,我们一听也真是那么一回事,就留了下来,我们又是搭窝,又是准备饲料,可是一晚上连队的狗叫了一夜,第二天连队的老战士听说了,找到我们,说昨晚上是母狼在找小“狼崽”,这样下去是要出事的,我们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把它扔掉了。
    男人对于缝补拆洗来说,真是力不从心,实在不愿意干这些琐碎的活。记得一位战友第一次拆洗被子的时候,在绷被子的时候,眼看就快要缝完了,也不知怎么弄的,被套比被里子多出有一尺多长,我帮助他往里面塞了塞也不行,我们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他找来了一把剪子,只好把多余的部分剪了下来。我有了他的一次教训,就在我拆洗被子的时候就多了个心眼,先比量好和弄得一般大的时候在绷,可是好不容易小心亦亦缝了一段,还是不得不拆了,哎!真是太气人了,缝的时候也没注意,竟然把被子和下面铺的床单缝在一起了,气得我真想把下面的床单给剪了。
    回想起过去,那时虽然坚苦,但缎练了我们的意志和体魄,使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今天生活。如今,我们两鬓已经斑白,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朝气蓬勃和英勇豪迈的气概,也不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我们可以自豪的对后人说,我们无愧于我们的青春年华,无愧于广大农村和祖国的边疆建设,无愧于当今的这个社会。至今我们无怨无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5-3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团56团老顽童向34团荒友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小杜 发表于 2012-5-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狼跟着拖拉机干啥呀。它是在吃老鼠呀。它就是老鼠的克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2-5-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程是美丽的 于 2012-5-3 21:47 编辑

        "知青"这两个字,让我们记住了一个时代。因为我们真诚的奉献过青春,我们真诚的追求过理想,我们曾经用热情和生命,谱写了一首特殊年代的——青春之歌。
       你的文章语言淳朴,内容丰富,你把对青春岁月的眷恋融入了字里行间。
        欢迎你,哈北网的新朋友,期待读到你更多的佳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桑 发表于 2012-5-4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团的岁月,难忘的记忆,青春的足迹,还有伴我一生的名字----知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2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