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16-9-17 06:30 编辑
第二集曾有知青修建国家一级战备公路的故事,这位充满激情的,就是当时的带队的彩霞连长,她以火一般的热情,带领我们村的筑路民工出色的完成任务,载誉归来,此后又参加了修建水库的艰巨战斗。她的吃苦精神和组织才能,得到认可和表彰,不久得到提拨,担任了公社一级的女干部。 返城后她事业有成,还始终记得黑土地锻炼成长的岁月,不忘山村的父老乡亲,一次次回故乡。今年五一劳动节,知道上海飞机直达黑河市,利用假期,与三十而立的儿子飞到黑河,当天就到了插队的小山村,这是她从上海乘飞机直抵黑河机场的照片!许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对北大荒那么眷念,感情如此丰富,其实在我的插队朋友中比我痴迷的有好几个! “知青”这个名字已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怀揣着复杂而又激动的心情,我们又一次重返第二故乡,遥远的北大荒。岁月如梭,沧桑巨变。“弹指一挥间”,当年出发时我们青春飞扬,今天再回时,我们都华发初升。 北上的列车就要启程了,重回黑土地回忆荡心头,点点滴滴洒落在这片承载着千种回忆,万般真情的边陲小山村,那是我们一直想回去看看的故乡! 当年奔赴黑龙江省黑河市郊区的三家子插队,路上整整四天四夜,旅途的奔波、疲劳和艰难已成烟云,不愿回首。 2014年上海到黑河的航班开通了,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那小小的山村了,“天堑变通途“,这个发展太厉害了! 2015年夏天,我和知青朋友乘上这个航班,感觉不要忒好啊,简直是在做梦,有点轻飘飘的感觉,犹如孙悟空翻个筋头,雾里云里一眨眼就到了!祖国变化日新月异,许多当年不可能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祝福祖国明天更美好! 知青回家,簇新的拉杆箱取带了当年的旅行袋,鸟枪换炮啊!手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一应俱全,整备挺刮哦。这些已六十花甲的知青意气风发,青春不再,青春热情不减当年,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三家子,我们回来啦……! 2013年夏天黑河遇到了百年未见的大水,从哈尔滨到黑河的铁路瘫痪了,但是知青没有被大水所困,依然踏上了回家的旅途,有知青说如果三嘉子发大水,我们仍会如同当年一样,投入到抗洪救灾的前列。火车不同那就成大巴,瞧,如今的大巴多宽敞明亮,内有空调,还有影碟播放,途中遇阻,还能即兴卡拉OK,知青乘坐的大巴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一路高歌北上: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 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新房, 总想举举你的酒杯,我和黑土地有个约定,向远去寻找共同的歌 。如今踏上这归乡的路 ,走近了阳光迎来了夏日火一般的激情…… 上海知青与黑河知青相约一起回家:我和黑土地有个约定,相约去寻找共同的根,如今踏上这归乡的路,迎来了这欢聚的时刻…… 还记得第三集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那段描写吗,就是他在我们还不懂爱情的时候,他悄悄地暗恋了一位美丽的知青女孩,并且穷追不舍,从上海追到黑土地,又从黑土地追到黄浦江,有情人终成眷属,回城后幸福的结婚了,令不少知青小伙子妒忌和眼红哦,陈兄成功了! 这对知青夫妇2013年夏天随大部队一起回三家子,聚会上夫妻俩一首敖包相会,珠联璧合,掌声如潮。就是这位汉子,感情细腻非常容易动情,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泪点低。一阵激动一个拥抱一声大哥,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往下流,这年回家他双眼哭肿哭红,许多镜头为证……。2015年时隔仅二年,夫妻俩又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次我们做好了功课,摸清了三家子父辈级的长辈状况,购买礼物表达知青小辈的答谢心意。瞧,照片中知青夫妻大包小包,乐此不疲,不亦乐乎…… 又是一对知青夫妻,他俩在三嘉子恋爱,返城后回上海安家。至于谁追谁,我没有八卦过,当然没有探究过哦,只是有一个细节爆料一下,男士与我们同一列火车到三家子,美女是二年后才来到我们知青点的,这段姻缘的起源和发展,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哦!这些都不重要了,关键是他们很恩爱!瞧,夫唱妇随的镜头是不是秀恩爱哦!妻子2013年夏天去了三家子,那年老乡们开玩笑,咋不把老公带来啊?2015年夏天妻子小杨真的将老公小马一起回家了,满满的行李箱装满了送给相亲们的T恤衫和围巾,妻子小杨累得气喘吁吁…… 还记得第二集中,长得威武帅呆的双胞胎哥俩吗?15岁下乡,是知青集体中年龄最小的,在三家子整整九年,哥俩很能吃苦,一个是车老板,马车赶得得心应手,再调皮彪悍的马被他训练得很顺溜,村里的小芳抢着和他搭档,遇到装车的农活,屁股后面有好几个跟着。一个是牛奶场的饲养员,放牛挤牛奶,默默无闻的与牛打交道,是村里的好社员! 照片中的双胞胎知青虽然是我们中年龄最小的,也六十多了,我们都称呼他俩为小弟弟。回家的途中小弟弟特别照顾我们这些哥哥姐姐,重的行李都是抢在前面,一声“我来”,大包小包就包了。在哈尔滨倒车时这些送给老乡的礼物特沉,他一件件提上行李车,到了住宿地又抢着卸货,忙的不亦乐乎,累得汗水哒哒滴…… 回家啰,在这幅组合照片中,有当年上海干部赴黑龙江慰问知青的干部,有三家子知青女婿,有比我们小几岁的黑河知青妹妹,相约一起回家,从祖国各地走到一起…… 我曾远方把你眺望,我曾在梦乡把你亲近,我曾默默为你祈祷,我曾深深为你牵魂,我和黑土地有个约定,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 三棵树,多么诗意的名字!曾经去过北大荒的知青,没有不知道三棵树的。 三棵树火车站,我和朋友们N次在这上车下车,我曾经特意留心过它的月台,真的有三棵树,粗粗壮壮、大大的,热情的哈尔滨列车员告诉我,那是榆树。 三棵树的声名鹊起,缘于数十万的各地知青一腔热血奔赴北大荒,千军万马汇聚在三棵树,三棵树成了知青集散地。知青集中在春节期间出行,知青需在哈尔滨“倒车”,其声势之如过江之鲫,其行色也匆匆,其心情也切切(回家时),那就是今天的“民工返乡”,那就是今天的春运。买票难、进站难、上车难,到三棵树就头皮发麻、到三棵树就心里打鼓,三棵树火车站想不出名都难。 三棵树 — 上海 58 次直达快车的开通在 1970 年春节,此前哈尔滨至上海没有直达快车,58(56)次俗称“强盗车”,这是因为要抢行李架,因为车厢太挤,它是因知青上山下乡而应运而生的车次。 三棵树,你曾经承载了几十万北大荒知青的悲欢离合,你曾经见证了几十万北大荒知青的南来北往;你知道几十万北大荒知青的困惑,你知道几十万北大荒知青的惆怅,你知道几十万北大荒知青的迷茫,你也知道几十万北大荒知青心中的渴望;三棵树,如今已改为哈尔滨东站,虽然你的外貌不再沧桑,但几十万北大荒知青会永远把你记在心上 ... ... 2015年夏天我和十几位知青结伴重回北大荒,我们选择乘坐火车到哈尔滨,就是为了再找一回当年的感觉。 当年哪有钱买卧铺票啊,回家的旅途一路艰辛,好在年轻身强力壮,咬咬牙挺过来了,不过的确很遭罪。如今我们再回故乡,乘坐舒适干净的卧铺,真是天壤之别!朋友年轻时吃点苦不损啥,好在我们赶上了这幸福的年代,知足了,满足了! 上海也有一个知青广场,她坐落在奉贤区海湾园地,2016年4月是我们下乡四十七周年纪念日,当年一起下乡的朋友在知青广场的火车前拍照留影,当年的绿皮火车就是这样的。回忆过去,我们才明白什么是光阴似箭,一切都回不去了,岁月催人老,我们不再年轻! 这一方水土洋溢着知青青春,这一方知青融入了黑色土地 那呼啦啦的关东风吹硬了女孩的筋骨,那扑簌簌的关东雪练就了男儿的刚毅, 那蓬蓬勃勃的秧苗生长着淳朴的渴望,那奔流不息的车流满载着丰收的欢喜。 白山黑水我的黑土地,爱辉沃土我的黑土地。 那憨直直的关东话讲述着孩子的爽朗,那热辣辣的关东酒沉积着老人的履历, 那纵横千里的江河流淌着祖辈的欢乐,那乡风馥郁的土地托举着明天的希冀。 兴安林海我的黑土地,莽原沃野我的黑土地。 难忘青春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 ,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拨动着人们心弦的歌, 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一支蹉跎岁月里追求的歌,一支歌 一支振作的歌,憧憬和向往是那么多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 ,一支歌 一支难以忘怀的歌,一支歌 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很喜欢由知青作者叶辛作词,关牧村演唱的这首《难忘的歌》, 遥想当年,关牧村演唱的这首歌,唱出了我们这代人所承载的希望和憧憬,向往和奋进。时光流逝,但我们心中还流淌着这熟悉的旋律。虽然青春不再,只要心存希望和欢乐,青春活力也将永远形影相随……。 (第一排身穿红色T恤的女生就是作者,真的难忘青春!) 作者曾有二次是在知青下乡纪念活动回爱辉的,插队时还是爱辉县,现在是黑河市爱辉区啦。 爱辉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拥抱当年插队的知青,街上搭起彩门,充气的七彩拱门上书“热烈欢迎上海知青回访爱辉” ,两侧的对联:忆当年青春年华汗洒爱辉大地 看今朝风流人物情系第二故乡。空中,一个优美的女声,唱着一曲《美丽的爱辉》。“爱辉,爱辉”眼前的场景和着深情的曲调,让我胸口发热,热泪盈眶。爱辉,我回来了!我们打出了大横幅“上海知青永远感谢爱辉父老乡亲!“ 黑河,我们回来了,黑河,我们又回来了! 三嘉子,我们回来了,三家子,我们又回来了!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终于迎来了今天这欢聚的时刻……。(本文作者是上海插队知青,这是她写的系列文章之五,通过我的大学同学黑河知青王桂湘介绍,愿意在本网发布此部分。遗憾的是照片不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