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02|回复: 8

智的机器人第一台zil诞生记

[复制链接]
(1)智的机器人第一台zil诞生记
我是201410月去的智的公司,那时智的还在机器人产业园,我刚去时,就看欧佳楠天天在大厅里调试一个小车,我当时还想这个无人驾驶车,就是这样吗?那时地上铺着磁条,我们车就是按照磁条路线行走着,这看上去简单,可是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也不容易,我来是接待我的是李戈,后来是李艳梅,我这时开始看着一个六轴机器人发呆,我对机器人并不陌生,实际上我还真设计过机器人,那还是在博实公司时,他们有个抓取机器人,当时都叫他码垛机器人,我们负责画图,我当时就是照着零件测绘了,天天对着零件画图了。
现在我又开始画图了,我就是负责画这个机器人,我也没有测绘,就是凭着对机器人理解我还真的画出来了。我还通过自己的计算,算出了运动速度等技术指标,这时我和李艳梅说了后,她却不认可,就这样我就去了李皙的组,我在李皙这就是设计电控箱,画一个外罩,我也天天没有事做,就期待有点工作,后来李戈给了一套低床身agv车图纸,让我审图,我一看傻了,这是pdf图,而切图纸都块,根本看不出来结构,我就琢磨这样的图纸我都看不懂,他是咋画出来的呀,好歹徐工走了以后。这回李艳梅把张工图纸给了我,我看着这个图纸是电子图版画的,这时我就找小邵帮我装了一个电子图板,我就开始看张工图纸,李艳梅特意问我,会计算吗?我说这机械要算的东西多了。你要啥指标呀。李艳梅说:“你就看看他设计车能拉动2吨可以吗?”我说:“这能拉动两吨与否是与地面摩擦力有关的,要是光滑的,一个人可以推动一节车皮。”李艳梅就笑了。她是你就按着水泥地面算吧,我就这样开始计算了,我跟张工两商量着终于把电机定下了。
  评审会大家还是有好多疑问,但是总算通过了。
不知为啥,最后还是没有做,听后来李艳梅开会说;“这个全是不锈钢的太贵了。”
我就是不理解设计了好几个月,这投入也是很多呀,说不做就不做了,这可设计时间也是钱呀,但是我们不能理解领导们决策,所以就不在想了。
这以后张永明天天给我找录像,就是kiva的录像,我和他一起看,这个kiva我看了没有啥特殊的,所以我就说好干,就是这样我就开始设计了。
在智的公司我学到了好多知识,这里制度严禁,我要写好多设计报告,首先就是研发报告,我一看原来有这么多东西要写。
我一看写的像投标书,这个原来智的有固定格式,我看了真看来这智的公司还真都没少费力,这样一个公司应该有发展。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设计了。我参考这kiva的个机器人画图纸,实际画图时间并不长,我就是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就画完了。这回开始评审我设计图纸了。大家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找问题,此刻我就是一个小媳妇,任凭大家挑毛病,实际上我最期待是大家找到的是结构上的毛病,就是那里结构不合理。活着原理不对,可是这些人都不往那地方使劲,就是爱找些让我啼笑皆非问题,就是说这地方薄了。要加厚,那地方强度不够了,我听了就知道这些都是一些经验主义设计者,都是凭着工作经验来说的。
说句不该说的话,这机械设计者最怕的就是到时强度不够,我设计时都把强度的安全系数提高到5倍了。也就是我算完强度后,再乘以5,这样我才确定的钢板厚度,这强度问题我也不傻,宁可后一点,也不能让它失效呀,到时要是因为强度不够而压坏了,多不好呀,所以我都经过简单计算了。
每当他们说这个问题时我都想让他们拿出理论根据来。我一想算了,这在木材厂就是这样,都是这么个经验主义,要不咋说我设计个怪物吊车呀,那时我刚去木材厂,领导让我来设计吊车,我就不知天高地厚了。我就真的画了一套图纸,这时大家看了说这要加厚,那要加强,就是这样我设计吊车,自重就100吨,结果我们要求吊起的重量十吨,这个吊车做完后,我们厂七车间的工人都说这是“木材一大怪,十吨原木百吨拽,看上是吊车,卸车没人快。”
就是我当时设计的一个怪物,工人说这吊车没有人卸车快,后来出了一次事故,这个吊车工把车皮吊了起来。这回知道了。这吊车有劲呀,以后卸车就开始一次全吊,这回这吊车卸车就比人卸车快了。就是工人挂上绳子,就等着了。一节车皮原木一次全卸下,这样劳动强度小了。慢慢的工人就接受了。这事过去了,不提了。
这回在智的公司又有这样的人,总是凭着经验看,这里的强度不够,那里的板薄了。我真的想问一下,你经过计算了吗?有公式吗?
我知道他们也不会算,我就是听他们改吧,不改好像是不给面子。
(2)智的机器人第一台zil诞生记
实际上我设计这个机器人出来后也有好多争议,首先就是我的主轴,我提出了用Q235钢,我还特意注明了,焊接原因,这样我就减少了好多解释,还好当时好多人只是问了一句,我就把零件图的图纸给他们看了,这回没有问了。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会理解为啥焊接要用Q235钢的。这个对他们大概永远是个不解问题吧。
说了也怪,我的气动拖车是太阳电子做的,我看他们做的气动拖车还可以,但是我去他们的工厂我就完全糊涂了。这是什么设备呀,都是自己改造的,这么老的机床,咋还能制造出这么严格设备呢,我真的有点无语了。
完全被这么一个奇怪的工厂征服了,这里的车床,铣床,都是那么简单,还有一台大头车,刀架竟然都是落地式,我好惊奇呀,我就问这样能保证加工精度吗?
这里有个厂长,说是厂长不如说是组长,他就管7个人,他确实挺有头脑的,这么破的设备,能制造出合格气动拖车,我好感动,但是感动归感动,我还是跟李艳梅说了。以后不能用这家做zil车。这里没有检查工,零件的尺寸是不确定的,所以呀我还是不同意用它继续做了。
我的zil车一直到四月份才出来,这时我看着这台小的精灵开心死了。这是我的孩子,是我最爱的孩子,我就是为了这个孩子才在这里等待这么久,这时和我一起等待的还有一个人就是我们电子工程师何殿福,他也是为了这个孩子努力工作着。
何殿福刚来时看到的电路板是好几块,而且都是用插头连接的,这电路板要是有了问题不好找,何况这也太难装配了,他来了第一个任务就是修改了电路板设计,这回经过他这么一改,电路板规矩了,也好安装了。
我这时才感觉这回设计么还可以。他还跟我讲述好多电子的电路知识,我此刻感觉何殿福好伟大呀,这么神奇,我从内心里敬佩他了。原来对于电子工程师设计完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调试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电子调试就是这样开始了。
(3)智的机器人第一台zil诞生记
这调试路漫长而艰难呀,我也参与了何殿福的zil车调试,那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调试过程。开始我俩调试是原来有的一个日本的agv车,这个车我们就是把中间的铰链机构固定后让她在磁条上走,这时我们发现了,这何殿福设计电路板还可以,他就不停修改着输入程序,让她快点走,最后我看我们实验还是成功的,那个车走了有一个多月,我们也没有发现有啥大问题,总的来看我感觉还是满意的,就这样我们一直调试到我们的zil车做好,这是最考验我们的时刻了。我们就这样第一次调试我们自己车了。首先就是走直线问题,这个车开始走直线还可以。后来我实验中出了事,就是这个车太有爆发力了。一次何殿福没有控制住她,她就自己跑了。速度挺快的,一下就撞了李皙一下。这车停下了。后来李皙说,这车撞的还挺疼呢。以后我就开始注意了。何工设定的速度都是每秒一米一下。可是不知为啥有时就突然加速了。最可怕一次,他自己不知咋跑了。我和何工跑着都追不上了,这回撞到了后墙了。这次何殿福害怕了,他跟我说,这车太快了。我都控制不了。你还是让他慢下来吧,从机械的角度改一下。此刻我也就按着何殿福的要求开始改动了,首先就是速度,我要他速度变慢。我就换上了一比十的减速机,这样速度就慢了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8-1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4)智的机器人第一台zil诞生记
速度慢了。可是问题并没有解决呀,这个车就是不走直道,我这看着也着急,此刻我跟何殿福上量咋办,这时李艳梅提出来了。要用伺服电机,那个电机好,这回我也没有办法了。我这回还是要出图纸了,从新改造了。这个改造很容易,我又去了太远电子。因为那个单位就是这样活找他好。修修补补必须是他们做。这样我们的zil车很快就改造回来了。
这回我们可要真的要跑起来了。这回要是再说不走直道我看可就没有理由了。这时车间开始铺磁条了,这磁条铺的有点隔路,就是不是全铺,而是铺的都是十字花,我们也跟着铺,还用上十字坐标仪器了。这回可要看何殿福咋调试这个车了?
十字坐标铺完后我和何殿福一起开始调试起来,可是这个车就更不听话了。这到底啥原因呀,此刻何殿福为难了。这回不能说是不走直道了,这车更笨了。不是快就是慢,就是不往十字块上走,这时何殿福跟我说,我真的有的不行了,这咋控制呀,这也不走正道呀,就在这时,圆形霍尔设计者曹俊驰说他,这个十字有点大了。我当时不解,但是我也没发言权,这个是电子问题,我就外行,可是何殿福说“不对呀,越大就该越好找呀。”但是这何殿福最后还得听曹骏驰的,我们开始改造十字块了。这样还真的起到作用,这回可以控制了。车也走的不错了。这时刻也是我看到希望时刻了。我们几个人努力没有白费呀,这一刻是我最开心的时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8-16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5)智的机器人第一台zil诞生记
  这回车间热闹了。这回张永明和等都去了车间了。这车间真的开锅了,这么多人在车间里调试,这里有好多问题都开始暴漏了。
此刻zil车可以进行初步行走了。可以走一些简单路经了。这回要是走复杂的路经了。这一刻问题又来了。那就是我们afid识别系统有了问题,她开始不识别了,此刻何殿福开始把十字块周边都贴上了。可是问题还是似乎没有解决了,此刻李艳梅说要去参观一下,这时张工来了。他也开始参与zil车设计工作了。这样我开始设计第二代zil车了。我们就这样第二代zil车设计完成了。在评审会上,这回是车间老陈说;“这样设计不行要在周边固定一下,这”这时张工就要求我在周边再固定,我说;“张工这不行,这时过定位,这样不行,这在理论是违反原则的,到时就卡住了。”这时张工一句话更加气人了。
我们就这样争论起来了。后来他走了。但是我的设计图纸也通过了。我们也开始生产了一台,就是最后陈工提出的护板没有用,但是里面支杆还是加了四个,这样也是过定位了。
这都是后话,这个夏天我们去了上海,看了沈阳的新松机器人,我就开始设计第三代了。当时第三代还是和第一代一样,我自己看着比较满意。有了第三代我们第一代就这样退出舞台,但是现在想想还是挺怀念那一个不成熟的机器人zil。她走的多好。我从内心里也是最爱这台机器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6-8-16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设计机器人很好,机器人更新换代,取代人工繁重的劳动,是大势所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8-1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全写完了。实际上我也喜欢类比法设计,但是现在南方的设计产品可不是这样了。他们设计的都很精巧,成本低的很,所以我们不能在才去估算法设计了。要经过计算才可以的。这样我们的产品采有竞争力。降低成本是我们战胜对方的法宝,你做的在精致设计的再完美。人家买去了。拆开一看,人家就可以做了。这个时期,我们谁也不要想到技术都保密了。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成本做的最低,让你仿制了也不赚钱,你就不干了,这才是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来也 发表于 2016-8-17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建国介绍,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北大荒人 发表于 2016-8-17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8-16 15:33
(5)智的机器人第一台zil诞生记
  这回车间热闹了。这回张永明和等都去了车间了。这车间真的开锅了,这么 ...

     过程写的那么详细,真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8-1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荒人 发表于 2016-8-17 12:03
过程写的那么详细,真行!

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9-6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8-17 14:18
谢谢你

这还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9 20: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