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954|回复: 0

粮食的往事(3)冰道运输

[复制链接]
吴永大 发表于 2016-4-2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永大 于 2016-4-2 05:10 编辑

粮食的往事                                                                         (3)冰道运输
                                                                                  张冠立

       1959年的冬天,在音德尔的大人和小孩眼里都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新奇、难忘。那就是冰道运输。绰尔河成了冰道。从沿岸的各个公社汇集而来的冰爬犁数量众多,由矫健的大马牵引着在冰面上风驰电掣。那速度是在路上跑的大车望尘莫及的。进街以后,他们仍然顺着政府门前的那条人工渠继续前进。马嘶声、人喊声以及重爬犁滑动在冰雪上的那种刷刷声不绝于耳。爬犁队伍像进站的列车一样相随着驶向粮库。这景象让大街上的行人驻足观看,兴奋不已,因为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象。
       1959年扎赉特旗粮食生产大丰收,在全内蒙报了捷。据说当年自治区给扎旗下达的征购任务为6万吨,所隶属的呼盟下达的是7 万吨,而扎旗完成了7.3万吨。扎旗成了粮食红旗。邻近的旗县都没有创造出这样的业绩。上面的粮食工作会议拿扎旗当例子,敦促其他旗县的头头,弄得有些人哭哭啼啼。
       扎旗的业绩有两条较为突出:一是按农业人口平均向国家交售粮食,保证每人1500斤;另一条是全旗18天将全部粮食入库。自治区领导在全区电话会议上表扬了扎旗的经验,号召各地“学扎旗,赶扎旗”。
       粮食收上来了,入库问题成了瓶颈。于是旗里领导人发扬了大跃进的精神,敢想敢干,想到了绰尔河贯穿扎旗南北,沟通了那么多的公社、村屯,为何不把它作为一条干线实施冰上运输呢?冰雪爬犁北方人并不陌生。于是号召各地打造冰爬犁,驯马到冰上拉套,从而开启了扎旗历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冰道运输。
       自治区对扎旗的做法充分肯定、积极支持,派来了100多人的工作队、医疗队、文艺队,又抽调了大批粮袋、筛子、汽车、胶车等物质支援扎旗,还派飞机来投粮袋和宣传单。小学生的我们当年对这些细节都不清楚,但是我们看到了飞机了。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飞机。那天,我们正在课堂里上课,发动机的轰鸣震得教室里听不到老师的讲话声,大家在惊愕之中忽然看到窗外出现一架飞机,飞得极低,低得似乎在房顶上,连飞行员的脑袋和俯视的动作都看得一清二楚。小学生首次看到了书上说了千百次的飞机,简直兴奋得都疯了,哪还顾得上什么课堂纪律,忽的一下子涌出了课堂。各个教室的人几乎不约而同地都冲到了院子里,仰望着天空,手指着飞机,激动地大喊大叫。飞机飞得那么低,是在找空旷无人的地方准备投送携带的传单和物质。在学校里转,大概看中了校内的大操场。
       又过了几天,我们看电影时看到了一个令我们惊奇得不得了的加演片。通常,我们对加演片都不怎么感兴趣,闹闹哄哄地等待着演正片,好看有意思的故事。那次不然,加演的内容一下子把我们吸引住了,因为在演扎赉特旗的冰道运输。音德尔的街景一一都上了电影。我们看得眼睛都直了。一会儿是绰尔河广阔的河道,飞速运行的爬犁队伍;一会儿是镇上的街区,十字街上有名的中心塔,政府门前的五四桥;一会又出现了大家非常眼熟的建筑物,好像我们就站在了它的门前。人们愣了一会儿,突然有人用手指着大叫道:“你看,那不是银行吗?”我家离银行一箭之遥,差不点儿把我家也给照上了,真是太神了!少见多怪的小孩儿被这个加演片搅动的心旌飘荡。
       街景之所以能成为电影的镜头,那是它并不脱离冰道运输的主题。旗里为了宣传冰道运输的优势,营造迎接新事物的氛围,同时动员全镇的人口在街上浇冰道,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冰道运输的好处。大街的两旁修起了土埂,沿街的机关单位和居民住户分别负责门前的一段冰道。大家用水桶、脸盆在门前浇了一米宽的冰面。户户相接,连成了四通八达的冰道。我们学生还领了任务在特殊的地段负责浇冰道,完善了街区的冰道交通体系。群众运动有无限的伟力,几乎无事不成。有了冰道以后,我们又被指导着做冰车。两根木方子上面钉几个横撑,木方子底下顺长放一根铁丝,两头固定在木头上。铁丝着冰,摩擦力极小,稍微给点力这个简单的冰车就能溜出老远。我们还需要做两个篙一样功能的手杖。我们把它们叫支棍儿。用擀面杖粗细,稍微比它长些的木棒,在一端钉进一个大洋钉子,订牢后,用石头砸掉钉帽,砸扁前端,有锉的人家还设法把它锉尖。坐在冰车上,用这样的两支“篙”向后顶着冰面,就可以启动起来,迅速滑行了。一次次地加速,可以快得有现代人飙车的那种感受。我们在上面坐麻了双腿,又不肯罢休,就试着练蹲划的功夫,为此闹过不少回“狗抢食”,冰车在下面被挡,人被惯性抛了出去。不管怎样,大家都乐此不疲。那年冬天男孩子坐冰车上学已经成为常态。而大人都乐于用冰车在那条冰带上拉东西。人们甚至还发明了最简单的制造冰车的方式。晚上在脸盆里放上半盆水,拿一根绳子将一端放在水里,然后放到户外去冻。第二天一早,把盆子拿回来在火上烤它的底。顷刻就能拽着绳子把“冰车”拎出来,放到冰上拽着“噌”跑了。
       那年冬天是个奇妙的冬天,是一个想象力得到充分解放的季节。按人口征粮、冰道运输是那年想象力放飞的结果。到了文化革命的时候遭到了诟病,成了走资派的一大罪证。千秋功罪还待历史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3 1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