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广州,务实发展,有实力有魄力,担当“机遇之城”之首并非毫无理由。
  3月16日,普华永道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16》报告显示,在本次调研中,通过对公开权威数据的定量化梳理,广州取代前两年位居榜首的深圳,总积分排名第一,其次为深圳和杭州。
  机遇之城Top.10
  ※《机遇之城》系列动态报告自2014年以来共发布3期,每年都对变量进行改进。《机遇之城2016》从“智力资本和创新”“技术成熟度”“区域重要城市”“健康、安全与治安”“交通和城市规划”等10个维度对24座国内城市进行观察。
  有机遇,也需要实力支撑。从排行榜来看,广州的“智力资本和创新”以及“区域重要城市”都位居第一。再来回顾全国两会期间,“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广州蓝”、“超大城市国际化”、“行政审批”等是两会上广州备受关注“热词”。
  广州的发展备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处于一线城市这地位,更是因为,在发展路上,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未来广州将引领一个区域发展,代表广东乃至全国参与国际竞争。
  ◆ ◆ ◆
  国际交通枢纽:面向全国 连接东南亚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建设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水平。广州是肩负着共同建设珠三角港口群、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珠三角城市群交通等重大任务。
  而广州的交通规划蓝图也已绘就!目前,广州市已经研究起草了《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6-2030年)》。未来广州将形成“四面八方、四通八达、面向全国、连接东南亚”的铁路网络。在中长期阶段,以广州为中心,全市布局“四主四辅”客运枢纽,市民在广州可通过高铁直达东南亚。
  ※广州将布局“四主四辅”客运枢纽,重点建设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北站四个主站,以及佛山西站、新塘站、增城站、南沙站四个辅助站。未来,广州站将与广州东站联合形成广州中心火车站,规划建成全国直接进入城市核心区域的最大轨道交通枢纽。
  ◆ ◆ ◆
  超大城市国际化:广州更“国际范”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促进形成都市圈,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广州作为其中一员,将打造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创新型产业功能混合园区、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未来5年,超大城市的广州“国际范儿”味道更浓。
  在刚获批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国务院对广州提出了全新的定位: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对广州的定位首次从省会、华南层面,上升到了全国乃至国际层面。
  未来的广州,将引领一个区域发展,代表广东乃至全国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国家赋予广州的历史重任。
  ◆ ◆ ◆
  行政审批:进一步简化流程
  一周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鼓励广州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为改革释放更大空间。
早在2013年,广州率先推出《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接下来,广州计划用1—2年时间简化审批流程。
  ※今年2月1日起,广州荔湾区与佛山市南海区实现了“广佛跨城通办”,如今两地企业和个人可任意选择在两区政务服务中心就近办理相关业务;天河区试点应用“五个一”社会治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广州海关驻政务中心开展全天候、零距离、零成本服务模式;海珠区推行“一企一张图”全流程免费审批代办服务。
  ◆ ◆ ◆
  绿色发展:广州蓝
  两会期间,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肯定了广东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他说:“去年珠三角整个区域全年的PM2.5浓度达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广东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进一步增加了我们治污的信心。”
  广州市环保局局长杨柳介绍,广州在“十三五”期间的空气治理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有序的大气环境空间管控格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86%;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30微克/立方米;臭氧污染得到有效改善。
  ※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广州最近十年不断关停污染企业、对电厂等二氧化硫排放大户进行脱硫。目前,天河区、番禺区、越秀区、海珠区、黄埔区、荔湾区率先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四个中心城区成为“无燃煤区”。
  
(数据来源:广州环境保护网站)
  经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2016年2月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6.6%。而且在2015年,广州空气质量在中国5个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中保持最优。相信在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措施中,市民看到广州蓝的日子将更多!
  广州,有能力向世界级城市建设迈进,有实力担当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角色,努力为奋斗在广州的大众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更用心为大家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广州打拼,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