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415|回复: 3

遵义红军坟

[复制链接]
望见马克 发表于 2016-3-1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望见马克 于 2017-6-30 11:03 编辑


遵义红军坟
遵义,这座历史古城,因为中国革命而著名。她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里程碑;她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丰碑和灯塔,更像一颗璀璨的明星。2016年早春时节,我再次来到了魂牵梦绕的革命圣地。
遵义红军山(原名凤凰山)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瞻仰游览,因为山上有座被称为“红军菩萨”的坟墓。
红军长征时,一支红军队伍紧急出发,一名小红军卫生员为抢救一位老百姓而错过了随队出发的时间,在他追赶部队的途中不幸被敌军杀害。老百姓冒着风险把他埋葬在凤凰山上。以后人们时常祭拜这位无名无姓的小红军,把红军坟当作神灵来供奉。谁家有人出门未归,家人就到红军坟前祈求保佑平安无事;谁家人病了,也到红军坟前许愿;甚至谁家没有生儿育女,他们也求红军坟显“灵验”。一传十,十传百,远近几十里经常有人来烧香、烧纸。于是,长眠地下的小红军在人们的心里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人们更加爱护红军坟,保护红军坟,凡来烧香许愿的人,都要给红军坟添土、栽树、种花,于是最初一座矮小、简单、普通的坟冢,变成越来越大,越来越壮观的红军坟。
遵义解放后,为便于人们瞻仰红军坟,悼念小红军卫生员,政府将红军坟迁入遵义市烈士陵园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红军卫生员牺牲前未留下姓名,而群众的印象是一位年龄小的红军卫生员,就习惯称他为“小红军”。
30年前,我曾来过遵义凤凰山,那时,看到南来北往的游客在此祭拜瞻仰。他们沿着直径约5米,高约2米的坟穹圆圆的水泥台上,密布着蜡烛和贡香,烛火闪烁,香气缭绕,坟冢上绿草茵茵,与鲜红的缎带相映衬,显得庄严肃穆。红军坟周围人气渐旺,人流如织,人们膜拜小红军。尽管解放后政府几次迁坟立碑,更名改建,成为现在的“红军山烈士陵园”,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当地熟悉这段历史的人,还习惯称它为“小红军坟”。
如今,“小红军“坟变了。
20来年遵义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繁荣昌盛、和谐安康。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就更加怀念那位无名的小红军。这位小红军卫生员究竟是谁呢?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政委,老红军钟有煌怀着对战友的真挚感情,离休后,用了很长时间进行多方反复调查核实,最后确认“红军坟”里英灵就是他的战友龙思泉。
现在,“小红军“坟由原来的一冢黄土,修建成为烈士陵园,水泥的坟穹,巍峨的大理石碑,参观的面积扩大十多倍,人们对”小红军“坟仍一往情深。遵义城人们逢年过节,或者时值清明,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一定到”小红军“坟吊唁,祭扫。
我们去的那天下午,红军山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绝对是遵义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有全家老小,有年轻伴侣,有青少年学生,有年迈的翁妪,还有专门从千里之外来的游客。
如果你来遵义,请先到红军山“小红军“坟瞻仰一下,沾沾前辈的灵气,再去遵义会址和伟人们旧居,周游圣城,你会感到灵魂受洗,思想升华,知道了作为一个老者路该怎样走,如何赢在人生终点……
徜徉红军山,沿着山间的林荫道散步,高大挺拔的松柏让你叹为观止,夹着水汽和松香的习习和风沁人心脾,偶尔露出的暖日驱走身上的阴寒。
一群充满活力的老人,拉着二胡,弹着古琴,尽情地高唱着红色歌曲: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悠扬、动听的歌声久久地回荡在山间、回荡在我们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6-3-1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满怀深情的文章,看到楼主的叙述,遵义的那位小红军一定会欣慰的。从走长征路,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春之韵 发表于 2016-3-1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望见马克的精彩文章,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兴国 发表于 2016-3-1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彩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3 1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