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106|回复: 1

(13)留憾卢塞恩

[复制链接]
吴永大 发表于 2016-2-14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永大 于 2016-2-14 05:05 编辑

【 欧洲纪行】
                   (13)留憾卢塞恩
                                                                                                                                                                                                                                 张冠立

    早晨七点钟, 我们告别佛罗伦萨去瑞士的卢塞恩。现在已经把这个地名译成琉森了。我在地图上查到的也是琉森。但是不知怎的我还是喜欢卢塞恩这样的称谓,大概因为它能把外语发音的转折表现出来,或者因为旧称携带着某种古意吧?
    一路上车行如飞,没多久便到达了意大利和瑞士的边界。瑞士是世界著名的中立国,不属于欧盟。我们的大车不能像走其他国家那样畅行无阻,连你想定睛瞅一瞅国界牌子的机会都不给你。在彼索亚海关我们停了车。导游下车去办理入关手续,嘱咐我们可以下车活动,但不能走远;也可以拍照,但不能拍来路上的国界。我们几个男士聚在一起闲聊,看到几个女人不顾导游的嘱咐还是对着来路比划着相机。陈先生看了说,“这些人显然没出过国,不懂规矩。”我对那些人的不管不顾也很担心,怕她们违规引来麻烦,担心这样不懂规矩叫人看不起中国游客。说话之间,听到远处有呵斥的声音。那些举相机的手不约而同地放了下来。我心中暗想,果不其然有这种要求。好在只是听到呵斥,事态没有往下发展。
       大巴车继续前行,穿山越岭,风驰电掣。瑞士是个多山的国家,我们迎送隧道更加频繁,几乎接二连三。这中间我们通过了一条欧洲最长的隧道,全长16.94公里,两侧安装了照明的灯带,设有指挥交通的红绿灯,每隔一段备有电话以及张贴着SOS的标志。我看到车前显示车外温度的小屏幕不断变换着数字。本来气温已经低于10度了,进隧道后上面的数字一路攀升,20、25、29、最后竟达到30度了。后来数字又逐渐下降,当接近平常的气温时,我们看到了隧道外面的光亮。看看表足足走了15分钟。
       到达琉森后,我们安排去的第一个景点是铁力山。车上,导游把铁力山向我们做了详细介绍。这座山是瑞士中部的最高峰。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山上有万年冰川。为了旅游,安装了三段缆车,45分钟能到达山顶。最后一段是能够360度旋转的缆车,视野相当开阔。到达那里,可以进入冰洞触摸原始冰层;可以乘坐“冰川飞渡”吊椅,飞跃冰川裂隙;可以做冰川漫步,到冰川乐园嬉雪;可以在白雪皑皑的群山怀抱中用餐。铁力山的冰雪游多么吸引人呀!据说迄今已有300多万人次的各国游客光顾过这里。我们怎么能错过这一生一世失难再得的铁力山见识呢?这是一个自费项目。导游统计参加者的时候,有几个人公开拒绝了这一选项。我对他们的出行目的有点不理解,并且对他们与千载难逢的机会失之交臂而感到惋惜。
       车到达了山底,导游进大厅里去办票。我们大家按习惯进去找卫生间,准备解除负担好一身轻松地去登临绝顶。我还没动身去卫生间,听到先去的人回来说,“关闭了”。我纳闷怎么这么大的大厅连个卫生间都不开呢?后来弄清了,他说的不是卫生间关闭了,而是上山的缆车关闭了。导游回来证实了这种情况。当日山上风大,为安全起见,决定关闭上山的缆车,只下不上。导游说他们审慎,不像我们那样会冒险挣钱。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回琉森镇里,先进行别的项目,等待第二天的新情况。我带着遗憾,但又怀着希望随车下了山。
       回到镇上,我们首先去访问狮子纪念碑。这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妻子虽然不知道雕塑的品论标准,看了狮子像之后感慨地说,“雕得太好了,你看那狮子的表情,像真人的表情一样痛苦悲伤。难怪导游把它叫做悲伤的狮子。”这个雕像是丹麦的一位雕塑家于1821年完成的,把一头长10米,高3米的雄狮刻在天然的岩石上。它躺在深深的凹槽里,满脸的痛苦,折断了的长矛揷在肩头,旁边放着一个带有瑞士国徽的盾牌。这座雕像是为纪念786名瑞士雇佣兵在1792年8月10日保护巴黎杜乐丽宫中的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全部战死而树立的。在车上听导游讲,我误听为186名,没想到这么大的队伍全部殉难。壮烈赴死,可歌可泣,难怪瑞士雇佣兵的忠勇名扬千古,让梵蒂冈教皇发誓永远拥有瑞士卫队。当年瑞士是个贫穷的国家,迫于生计的男子不得不到欧洲各国甘当雇佣兵,为了声誉又宁可舍弃生命。这次事件之后,瑞士停止了出口雇佣兵,仅仅留下了为梵蒂冈天主教廷服务的近卫军。一尊石雕记录了一个民族发展的艰难历史。马克· 吐温曾来过卢塞恩,他赞誉“濒死的琉森狮子”是世界上最悲壮、最感人的雕像。我以为作家的评价没有一点虚言。
       接下来我们去游琉森湖。在市区的码头登船,游船慢慢地驶出港口,走进一片山间水域。在那里可以欣赏老城的全景。后方是罗伊斯河上的教堂桥和八角水塔、城墙上的9个钟塔和教堂的尖顶。教堂后面的山坡上还有瑞士人称为“白天鹅堡”的一所白色城堡。游船向着阿尔卑斯山连绵的雪峰方向行驶,船舷外可以看到湖畔的山脚下布满色泽多变、造型不一的别墅故居以及新兴的旅馆餐楼。游船讲解说,瓦格纳的故居就在其中,还有比利时皇族的别墅。游船缓缓地行走,一群海鸥追逐着我们。有几只海鸥展翅在我们头顶不远的地方与我们对视。我惊讶他们有能力根据船只的运行速度,控制着自己与船的相对距离,难的是它背着船的运行方向,不像在飞,似乎挂在我们头上的空中。我看到它们眷眷不去的样子,想起了沈从文(要么是胡兰成)写在长江上乘船的情景,一群群小鸟随行,为的就是向船上的人要食儿。人们也乐于投食寻乐。小鸟机灵无比,任凭抛到空中的食物在任何位置,它都能收入喙中不出差错。小鸟还能辨析船只,专跟出港的船,对进港的船只理也不理。原因是进港船上的人纷纷准备上岸,没人再有心思逗鸟。小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想到这里,我随口说,“谁有可以喂鸟的东西,看看它们能不能在空中接到。”有一个小伙子很快拿出带在身上的沙琪玛,掰下一块后用手搓开抛向了空中。空中的碎粒迅速被奔去的鸟儿衔住吞入口中,那动作的敏捷、准确令人难以置信。真是天生天化,上帝赋予了它们这种能力。小伙子手中的沙琪玛不断地化作碎粒飞向空中,海鸥不断地表演着它的技能。我们看着颗粒入喙的镜头,欢快地互相提醒着,“你看你看,真是太神了!”小伙子突然停了下来。我问怎么不扔了。他说,“再喂,怕撑死它们。你看到那边的牌子了吗?”我望过去,见上面写着“禁止喂食鸟类”。看来这里的海鸥也被喂食成瘾了。管理者担心如此下去会让它们逝去野生的天性,成为人类的附庸。
       游船逐渐驶往湖中央,绕向一个半岛形状的地方,那里更是高级度假村和名人别墅集中的地方。能到那里现身消遣无伦对谁都是一种骄傲。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就是在那里的小教堂举办的婚礼。在半岛的顶端能看到一尊耶稣雕像,以其不常见的姿态迎接着过往的船只。远远望去并不觉得耶稣雕像高大,实际上它有21英尺高。就近观看,他会成为一个巨人。我们的导游说,它也出自雕塑悲伤的狮子的那位艺术家之手。相信它肯定也有自己独特的表情,悲天悯人的慈悲,以及济世渡人的刚毅。
       身处琉森湖中,有种人在画中的感觉。天空中云卷云舒,洁白如絮,天幕湛蓝,像无瑕的碧玉。阿尔卑斯山的雪峰虽远犹近,片片积雪历历在目。山脚上一带仍然恋恋还不褪去的绿色衬托着岸边多色的建筑,好似绿草鲜花,斑驳妩媚,令人心醉。湖水在行船的推动下涌起厚重的波涛向远方扩散,显示着深水之潭独有的一种动势。琉森湖的美是一种自然的美、原始的美、野性的美。芥川龙之介游西湖挑了那么多的毛病,他写道,“唉,如果让我谈谈对西湖的总体印象,与其称之为湖,不如说更像被大水淹没的一片稻田…… 我靠在船舷旁边,一边用村田君的手杖捅着湖底的泥土,一边吓唬着不时游到水藻间的小鱼儿。” 按他的说法,西湖中的白堤、苏堤只配称为稻田中的池埂了。我不知道这位爱挑剔的日本作家面对琉森湖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
       琉森湖水面宽阔,面积114平方公里,最长39公里,最宽处有3公里,最深处可达214米。湖岸线多处耸立着高过千米的峭壁,雄奇险峻。教堂桥下的罗伊河早在乌里州就投身到湖中,然后又在琉森镇流出大湖,浩荡着流过教堂桥。此外还有三条河流注入琉森湖,让这片阔水古今荡漾,不见消瘦。琉森湖在几个世纪里都是瑞士交通运输的重要部分。早在罗马时代,卢塞恩还是个小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导航修建了一个灯塔。“灯”在拉丁文中读琉森,该地因灯而得名。琉森湖不但给卢塞恩带来交通的便利,由于它的存在使卢塞恩成为瑞士最美丽,最理想的旅游城市、度假胜地,让全世界的人都心向往之。历史上有许多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在这里居住和创作,从这里的湖光山色中获取不尽的灵感。瓦格纳的逗留也给琉森地区带来召开音乐会的传统。
       游完琉森湖,我们被引到临湖的瑞士庭园、天鹅广场一带,让我们自由地逛商场,享受购物的快乐。那里表行、珠宝店、手表品牌店林立,让一心到瑞士来买真货的游客眼花缭乱,心旌摇曳。我和妻子同呼和、包头来的两姊妹,袁丽、袁君结成伙伴,四人走自己的路线,不打算买手表之类的高档品,只专注于地方特色的小东西。我被邀请,主要需我帮忙问价,打听些产品信息。我虽然不愿逛街,被赋予了这样的重任,也只有忠于职守了。小东西没等发现,她们倒看中了一款靴子。价格119欧元,不讲价。售货员介绍说鞋是防水的,质量好。几人反复试穿,爱不释手,最后一人买了一双。拎着专卖的提袋到另一家鞋店,一进门便被一个年轻的女售货员瞥见,我见她眼睛一亮,主动说这是地方名牌,滑雪运动鞋。她的英语比刚才的售货员的好多了,给了我们更多的商品信息。我知道瑞士是滑雪胜地,这类产品的质量肯定会领先。回到家后,妻子穿在脚上果然叫好,再也感觉不到往年那样冻脚的难捱了。我俩都认为就凭这点那个下午所耗的时间就值了。
大家把吃晚饭的时间都搭在了商店里,到了星光漫天的时候才告了饶,拖着两条僵硬了的腿回旅馆。出来时我们特意记了旅馆的环境,拿了旅馆的名片,但是灯光下,那些记忆有点失效,不得不频频问路。还好,瑞士人很热心,被问的一个老人主动把我们送到一个街口,指给我们方向。走了一会儿又糊涂了,再问一个人,那人看了名片说,“跟我走吧。”到了门口,我们发现正是这家旅馆。没想到那人也同时和我们一起走进了旅馆。不知道他是旅客,还是这里的雇员。不管什么身份,都需要我深情地对他说声“谢谢”。
       次日起床后下楼吃饭,时间还早。我和妻子走出店门,信步走到街上。东方还见不到一点曙色。街灯淡淡,路上一段一段地留着昏黑。顺着小街走,在一个转弯处,听到一个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男人推出一辆推车,里面坐着两个小孩儿。细看,男人的胸前还兜着一个更小的孩子。他回转身,关好门,然后推着车子走上清冷的街头。小镇的生活看似悠闲宁静,但每一家都有自己紧张的节奏。这个拖家带口的男人天不亮就开始了每天必须履行的日程,送孩子入托,自己上班打卡……
       开饭前,导游告诉我们今天铁力山的行程取消了,山上的风力还不稳定,缆车可能开,也可能不开,我们不能因等待耽搁后续的行程。饭后,我们向下一站进发了。车从教堂桥边驶过,我再次看到竖立的八角塔和横卧的教堂桥这美丽的景观。昨天本该到这里走走,在桥上留下脚印,在塔边留下身影。因为忙于购物,错过了这次机会。还有那令人神往的铁力山我无缘登临,也成为我琉森行的不补之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6-2-14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永大老师的精彩文章,对瑞士的卢塞恩(琉森)有了初步的了解。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3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