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3-10-14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中学生
帖子631 在线时间919 小时 最后登录2016-2-9 | 1#打印字体大小:tT
发表于 2015-12-12 17:06 | 只看该作者
北大荒的鞋子
本帖最后由 郝向前 于 2015-12-12 17:22 编辑
我是五团二连的老郝,荒友网北京知青多认识我,借此宝地发篇小文,请赏光。
咱们那双立足于北大荒之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969年仲夏,我们从首都北京到北大荒下乡,路途遥远何止千里,足足有三千里。城市与农村在生活上巨大的落差,加上冬天寒冷,气温上的反差,极不适应。相信每个北大荒的知青都有脚被冻僵甚至冻伤的经历。我也切身体会到在零下30 - 40 度的严冬里,有一双保暖的鞋是多么重要。
下里巴人----棉胶鞋
北大荒人穿得最多的是棉胶鞋,从十一月到来年四月要穿整整半年,说是棉胶鞋,它并不用棉花,它是用帆布做面,中间夹一层厚厚的羊毛毡子,除底部是橡胶外,鞋面一圈也涂了胶,可以防水。野外作业时再打上绑腿,雪再深也是不怕的。1969年是下乡的第一个冬天,身在北大荒的黑龙江兵团知青们大多穿它,大概是六七八元钱一双,相当于一个咱星期的工资。当我们忙碌劳动时的暂短休息以后,行走出汗后再一着冻,凉气从脚底往上升,一直凉到心底。早上起床,胶底鞋返霜又显出硬邦邦的本色,像两条冻僵的鲶鱼头,歪歪扭扭撩在地上,穿上后冰凉冰凉的。买鞋的时候,老职工告诉我们,冬天的棉胶鞋鞋要穿大点的, 垫个毡垫,还要给脚留一些活动空间有利血液循环,不至冻僵。“听人劝,吃饱饭”,所以我买了45号的棉胶鞋。这样一来,就可以套下厚袜子、毛线袜子。当从家里带来的箱子底子---各式的袜子一一破了,旧的去了,新的不来,怎么办?好在团商店有毡袜有卖。再有老职工告诉我省钱的方法,草甸上有的是东北三宝之一“乌拉草”,砸碎后,细细的草丝,非常柔软。但我垫在鞋底,一天左蹬右踹后就碎掉了,草沫沫灌满鞋,还真不够麻烦的。
屋外是近零下四十度严寒,取暖的地炉子通宵烧劈柴。由于脚下穿的是大俩号的棉胶鞋,垫上两个毡垫,再穿上一双毡袜子,里头还有线袜毛袜。晚上,脱下来的棉胶鞋已湿透了必须烤干。因为那炉筒子快烧红了,炉子转圈都靠着这些潮了呱叽,臭哄哄的“下脚料”,蒸腾着特别的气味,臭!脚臭,鞋臭、袜子臭,满屋子都洋溢着“足不出户”的令人作呕的臭味。
棉胶鞋是胶底的,防水防潮,但不防扎。走在北大荒的豆茬地,谷茬地里,尖锐无比的庄稼茬子令人防不胜防。一旦扎漏了鞋底,雪水灌包,脚冻坏了就摊上大事了。但也有个别穿皮靴的人就没有这个烦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