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0-31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吴永大 于 2015-11-6 07:18 编辑
看《卧薪尝胆》想到 历史剧走向
最近,我和老伴从苹果机上连续几天看完了由李森祥编剧,侯咏导演,陈道明、胡军主演的41集历史连续剧《卧薪尝胆》,感触颇深,浮想联翩,余意未尽……
《卧薪尝胆》这部历史连续剧截取了中国春秋历史上一段家喻户晓的、颇有教益的历史典故,将“卧薪尝胆”这句成语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并且精彩地诠释了“卧薪尝胆”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影响。这出剧不但故事生动,尤其是越王勾践的扮演者陈道明、吴王夫差的扮演者胡军、王后雅鱼的扮演者左小青、范蠡的扮演者贾一平、文种的扮演者郑天庸、伍子胥的扮演者王冰、伯嚭的扮演者丁勇岱,以及西施的扮演者安以轩、棠丽的扮演者石兰,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尤为陈道明和胡军,几乎无可挑剔。
关于“卧薪尝胆”这段故事,《吴越春秋》中有这样简短的说明:“越勾践卧薪尝胆欲报吴。”而在《史记●越世家》中比较说得详细了一点:“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耶?”
据《宋史●胡宏传》记载: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因此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夫差继位后,发誓要报越国杀父之仇。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中,勾践一败涂地,被困在会稽山。打了败仗的勾践听取了臣下文种、范蠡的意见,答应卑辞向吴国求和,等待时机以再图大业。文种通过吴臣伯嚭说服吴王接受了越国的求和,勾践夫妇入吴为奴,在阖闾墓旁的石室里喂养马匹。他们小心地侍候着吴王,百依百顺,忍饥挨冻,毫无怨言。整整三年,吴王终于相信他们已臣服了,决定放他们回国。 回到越国后,勾践迁都会稽,重修政制,用最快的速度复兴国家。他尊贤礼士,敬老恤贫,以百姓为念。为了牢记亡国之痛、石室之辱,不让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意志,他撤下锦绣被,铺上柴草祷,餐钦时先尝一口悬在床头的苦胆。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多年之后终找到时机灭亡吴国。
卧薪尝胆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春秋时, 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功率表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余故题诗一首:“越勾践卧薪尝胆,为复国忍辱负重;吴夫差狂妄不羁,图霸业亡国丢命。”
据我所知,许多国家在影视剧的创作中,非常重视历史剧题材的创作,例如前苏联、英国、法国、韩国等等。我国也是历史剧题材的生产大国,例如《东周列国》、《大秦帝国》、《汉武大帝》、《贞观之治》、《大明王朝》、《康熙秘史》、《乾隆王朝》、《雍正王朝》,以及《甄嬛传》等等。历史剧的创作,不但是让人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重温历史,评判历史,学习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以激发正气,产生正能量。
历史剧并不是历史的翻版,甚至并不完全是历史的真实,而是历史事实的文艺创作,借助历史故事传递一种信息,宣传一种观点,提倡一种精神。所以,人民在观赏历史剧故事或情节的时候,不必专注历史的某些情节、某些事实,乃至苛求创作者构思、演绎者的表演、导演者的发挥,而主要是透过创作的故事本质,理解一种思想、一种追求和一种精神。
当然,历史剧的创作,首先要尊重历史的基本事实,而不是离开历史事实随意地主观臆造、腹非,甚至歪曲历史真相。违背历史的历史剧不是历史剧,而是纯属杜撰,蛊惑人心。这是历史剧创作的大忌。
现人是无法穿越那段历史隧道的。历史是无法复制的。历史更不能由现人随意捏造的。历史剧的创作只能依据前人、太史笔等先人的史著记载所提供的史事,并综合有关史料的情节,历史的基本事实和演绎过程,以及凭借艺术家有良知地、符合逻辑地、合情合理地、艺术加工地加以推理、判断、架构、演绎;从而达到以史为鉴,汲取教训之期盼。
说到《卧薪尝胆》,尽管历史剧《卧薪尝胆》中有些故事、有些情节有悖于人们早已认可的历史传说,但基本上遵照了这一原则与规律的。特别是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上,基本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和符合历史的真实。例如,越王勾践的以国为重、以民为先而甘于三年在吴国为奴,卧薪尝胆、吃尽苦头,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吴王夫差的阴险狡诈、狂傲不羁、野心霸业;范蠡的足智多谋、识破大局、忍痛割爱,忍让为怀;雅鱼的跟随夫君矢志不渝、宽厚仁慈、柔情善良、大志在胸;西施的以国为怀,危难献身,伍子胥的忠贞不屈,伯嚭的权欲应变,等等,堪称是该剧的基本成功点,也是令人诚服的。
这出历史剧告诫后人,作为一国之君,他的中心职责,不是炫耀与实施他的称霸之业,而是励精图治,创造和平,富民强国,让他的臣民永远过上团结、安宁、优裕的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