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0-31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吴永大 于 2015-7-9 15:21 编辑
酷刑不屈赵一曼
早在1949年1月10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哈尔滨团部创办了《儿童报》。当年我在哈尔滨复华小学读四年级。1950年,学校组织集体观看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赵一曼》。观后,我在《儿童报》上发表了一篇短文《观“赵一曼”有感》,颇受好评。那时我就对抗日英雄赵一曼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当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被赵一曼那种在敌人酷刑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为感动。赵一曼的不屈气概,教会我一生时时刻刻想正,走正,做正。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1905年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偏远山村的封建地主家庭。她自小难以逃脱当时操持家业的兄长封建礼教的严厉管束,使她在家庭失去自由。她12岁那年,父亲李鸿绪因为咳嗽痰涌昏迷后去世。父亲死后她失去了父爱。自此,她难以继续忍受封建家庭的苦闷生活。有一天,她向不务正业而握有家务大权的大哥提出“要出门读书去”的要求,遭到兄长的强烈反对。后来,她避开兄长的管束,走出家门,开始了独立生活,并且从此参加了抗战活动。
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在家乡积极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她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黄埔军校6期。牺牲于1936年8月2日,享年31岁。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游击战争。1935年,她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同年11月,她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而被捕。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重要情报,令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疼得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有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在那次刑讯中,日本宪兵将赵一曼的手脚从背后绑在一起。当刑讯一开始,日本宪兵就将赵一曼的衣裤全部剥光,将其一丝不挂地吊在刑架上,然后将电极一端夹在赵一曼的乳头上,另一端分别插入导尿管和阴道内,对她施以电刑。据当时日军的审讯记录记载,曾在刑讯中经受了灌辣椒水和汽油,子弹尖头摩擦肋骨,反复烙烫乳房也没有喊叫一声的赵一曼,两眼直翻,口吐白沫,多次出现大小便失禁,忍不住发出厉声惨叫,而且叫得越来越厉害,令人心悸的惨叫声忽起忽落,甚至不断发出一种间歇性的上滑颤音和下滑颤音,越来越惨烈,身体剧烈抖动,连胆汁也呕吐出来,最后连被电极夹住的乳头也开始慢慢焦黄,直至把整个乳晕焦成两个铜钱般大的黑瘢。耻骨骨前区的部分体毛也渐渐地被烤焦,皮下静脉网呈树枝状。受刑后,赵一曼的乳头、乳房、泌尿器官和阴道的组织呈不同程度的炭化状,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当日军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后,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的生命尾声,就是在战火纷飞之中,在监牢的屈辱之中,在酷刑的折磨之中。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在酷刑中经受腥风血雨的考验的,最终毫不吝惜地把宝贵的青春生命奉献给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奉献给了伟大的祖国母亲奉献给了中华民族最壮丽的抗日救国、拯救民族于危亡中的壮烈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街。
不论是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东北抗联的英雄们,在抗战八年间,战斗在日日夜夜里,在深山老林里,在白山黑水之间,抗敌在林海雪原之中。这期间,有成千上万的英烈,或壮烈牺牲在惨无人道的屠刀下,或英勇就义在惨烈无比的炮火中,或为国捐躯在惨绝人寰的疆场上,或在惨不忍睹的酷刑前,或在惨不忍闻的监牢内……他们,她们,在强大的敌人淫威前,面不改色心不跳,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歃血抛颅,壮烈牺牲;慷慨陈词,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视死如归。赵一曼就是这样一位抗日救国的民族英雄。她在监牢之中,在淫威面前,受尽折磨,忍受屈辱,横遭酷刑,死来活去,只字不吐,顽抗到底,毫不屈服,直至到死。诚如她在致儿子宁儿的遗书中所说:“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句信誓旦旦、铿锵有力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的发声,传达出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是在侵略者面前顽强不屈的爱国主义壮志!这是在硝烟弥漫的抗敌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