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影视专稿428 13组迎春大联欢(上篇)
见过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盛大的联欢场面,例如,每年岁尾为进入60岁的老知青举办生日庆典,多达百桌上千人参加。 见过“马拉松”式的长时间的文艺演出,例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艺汇演,节目多达40多个,演出了三四个小时。 没见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联欢会有那么大的场面和那么长的时间。 2月17日,以知青联谊会13组为主体,有11组、22组和“和谐之声”艺术团参加的迎春大联欢,知青来了200多人,演出和联欢长达五个多小时! 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素梅、副会长于世阁和周红岩以及联谊会办公室人员参加了联欢会。 为纪录大会盛况,3组的邹振民(宝泉岭老顽童)和寇志平(沃土园丁)夫妇携带摄像机、照相机录像照相。大鹏影视出动三台摄像机和两台照相机在联谊会办公室志愿者吴瑞兰(冬梅)和王桂芝的协助下摄像、照相。 13组对今年的“春晚”十分重视。成立了联欢会的编导组。他们是组长兼“和谐之声”艺术团团长张秀芝。她爱好文艺和文学,能歌善舞。她小学中学在班级一直担任文艺委员工作。在兵团5师56团下乡十年,大部分时间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金铁山,他是张秀芝的中学同学,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原在哈尔滨音乐学院任副院长,受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副团长兼剧务吕长江,他原是黑龙江省司法系统干部。乐理指导王明义,他现在仍在哈尔滨第六医院担任药剂师工作。副团长李伶先,他是11组组长,曾自费到山东参加马拉松长跑,跑完了40多公里的全程,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奖章。艺术团助理兼主持人葛威娜。她与爱人金铁山同为兵团演出队战友。 13组的“和谐之声”艺术团下设四个队:合唱队,舞蹈队,腰鼓队和模特队。 为什么要成立这么多队呢?组长张秀芝说:现在知青都从岗位上退下来了,大家见面不能老是吃吃喝喝玩玩,要多搞些有意义的、知青愿意参加的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知青参加。成立这么多队是根据老知青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自娱自乐更有水平。各队排练的时间多了,参加活动多了,大家见面交流、沟通的时间自然也就多了。感情也就加深了,心情也就更好了。能促进健康长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儿子儿媳忙,照顾孙子的事自然落在了张秀芝的身上。她为了不影响艺术团的排练和活动,认可把小孙子送到看护班(每次20元)也从不缺席。 “美丽的蓝天上, 五星红旗飘扬。 庄严的旗帜你闪耀光芒。 心中有你我们茁壮成长, 心中有你我们荡起理想的双桨。 捧起祖国的太阳。 同一面旗帜下, 我们排成行, 同一顶晴空下, 我们挽起臂膀, 心中有你,我们奋发向上, 红旗招唤我们, 播种美好的希望, 走向明天的辉煌, 走向明天的辉煌。” 联欢会上合唱队演唱的这首歌,多美!这是用著名的管弦乐《红旗颂》为曲调演唱的。可是,排练时,队员们都含泪演唱。为什么呢?春节期间,身为艺术团总监的金铁山受风,嘴腮变型了,住院期间几次偷偷地从医院跑出来,为艺术团指导,并安排联欢会的大小事宜。队员们心疼啊! 金铁山的爱人葛威娜白天在医院照顾铁山,连续几天到深夜,放弃休息,埋头写解说词,编排节目。联欢会她担纲首席主持,临场发挥,体现了这个在兵团时就是宣传队员的良好素质。 艺术团的剧务吕长江当然是最忙的了。联欢会的前几天,他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白天协助金铁山练歌,晚上还要带合唱队活动到9点。甚至连感冒发着烧都没休息一次。 担任乐理指导的王明义还在医院工作,每次排练都要请假,就连老伴生心脏病,都从没缺席过为大家讲课。联欢会上,他声情并茂地演唱了自己作词谱曲的怀念北大荒的歌曲,受到热烈的欢迎。 独唱,合唱,舞蹈,小提琴、葫芦丝、笛子演奏,模特表演,书法表演,自创的三句半、快板,小品,有奖时事政治问答,拉丁舞表演……联欢会的演出节目一个接一个,现场高潮迭起。 正式演出结束了,酒席期间,还有“非正式演出”。就像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下来的节目移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再演一样,这个自由演出也是有策划,有编导,有组织的。 联欢会上,大坝乐队十几人带着各种器乐现场演奏,为联欢会增色不少,特别是79岁的一位高龄老者高唱一曲“那就是我”,赢得满堂喝彩! 李素梅现场讲话,高度赞扬了以13组为核心的“和谐之声”艺术团为联谊会和老知青的活动做出了贡献,增添了光彩,在老知青中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腰鼓队受到哈尔滨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连续两年多次参加哈尔滨以冰雪为主题的大型活动,成为知青联谊会的一个形象代表。李素梅代表联谊会向腰鼓队赠送了“哈尔滨老知青腰鼓队”的锦旗。 金铁山指挥现场全体知青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使现场气氛达到了高峰。本以为联欢会应该是结束了,不料“难忘今宵”乐曲和演唱又响起,大家纷纷翩翩起舞。 只见金铁山一个箭步“冲”上来,紧紧抓住爱人、主持人葛维娜的双手,二人忘情地起舞。我理解这对恩爱夫妻在志愿完成了策划、编导联欢会的重任后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此时,监视录像机视频中展现的欢乐场面,我脑海中突然想到了报道的结尾应该这样写: 大厅里春潮涌动,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青春的热情,青春的力量,青春的豪迈。 面对我们亲爱的祖国,我们要放声地宣布: 与共和国同命运的老知青生命不息,信仰不止。青春永远属于我们! 2012年2月26日大鹏摄影报道 编后记: 在我参加的联谊会和各组照相录像报道中,13组联欢会的报道无疑是最费时间,最费功夫的一次。因为此次联欢会的时间长,内容丰富。为给未来留下影像记录,我录像和编片时喜欢原汁原味,即按时间顺序实况式地纪录和编辑。因而,记录这次联欢会的电视片就非常长,多达19段(集),制作时间也相对的长。10天过去了,断断续续编辑制作,至今,大部完成,还剩个尾巴。照相484张也需要时间一张张处理。照片既然上网,面对大众,质量不高的照片我是不会上网的。 联欢会后,又连续参加网站管委会的扩大会议,18组的排练(我是18组成员)和向联谊会及各组长的汇报演出,腰鼓队参加首届太阳岛春龙节的照相录像和编辑制作及上网等,这些都占去我不少时间和精力。我想,13组的知青一定着急了:别的组的联欢会都上网了,我们怎么还没上网啊?别的组联欢会的编片赶上春节长假,有时间制作。而13组的联欢会赶上我到联谊会“上班”了,所以制作得慢些。好在宝泉岭老顽童和沃土园丁在网上已有报道,点击率超过400,大大减轻了我的压力,解了我的围。在此也向这对兵团战友致敬! 撰稿时,我恰巧刚学会用QQ交谈。连续几晚同张秀芝网上交谈,了解了不少情况。连用《红旗颂》的曲子填词演唱的合唱歌词都是张秀芝用“一指禅”(她说只会用一个手指头打字)一字一字打出来的(难为她了),省了我不少事,我只要复制、粘贴就可以了。 联欢会的电视片总算完成上网了,又了却我一件大事。很多人关心我的身体。套用莎士比亚名剧《王子复仇记》中的哈姆雷特的著名台词:“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我参加知青的活动也老在想:去,还是不去?干(照相录像),还是不干?写,还是不写?编,还是不编?上网,还是不上网? 答案已经出来了。有些好朋友还是不解。QQ交谈时说:“这样拼搏是很有害健康的。”我回答:“不行。事情有大道理和小道理。有关联谊会的大事情必须报道。” 朋友说:“你这样,我也说服不了你,只是劝慰你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我也不再多说了,耽误你的时间,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就告诉我,我很希望能为你分担一些,再见!” 我会找朋友们、志愿者们帮忙的,已经有知青在帮助我打字了,再此向郭桂芳、马孝哆、崔晓天、贾文蕴、吴瑞兰、王桂芝、魏秀玲、尹艳杰、吕晓莉等等帮助我的知青战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请点击观看电视纪录片《13组迎新春大联欢》高清上传,分19段播出。先发上篇10段:



照片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