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406|回复: 2

巴厘岛之(三)

[复制链接]
段伟峰 发表于 2015-3-3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巴厘岛景观

11月20日,婚礼公司免费为我们出车,拉着我们到岛上著名的三大景点:乌布宗教寺、皇宫、乡村去观光。

1、乌布宗教寺

开车走了约40分钟,沿途时常看到一处处、一片片,大小规模不一的庙寺建筑,还有沿街两旁摆卖的神佛雕像,已经渲染弥漫了印尼宗教的浓重氛围。他们几乎是全民信仰,虔诚的程度在每尊大小寺庙的门口和墙上,时时能见到当地人定时摆放的供品。在这用“普遍、虔诚”表述是恰当不过了。

我们去的这个乌布宗教寺院是岛上最大、最正规、历史最长、最完整的印尼宗教场所。到这里游客观览是免费的,一进大门,就有几个寺院的教徒,年纪都很大了,主动上前为我们每人扎上带着花色的裙子和黄布腰带,不知道表示什么,入寺随俗,就当一回该教的信徒吧。往前走,一处处整齐的寺院,时而有几个高矮不一的塔寺,它有多个院落和庙寺建筑,占地面积很大,每个院的寺庙建筑风格统一,但排列组合不同,相互间独立,又连络贯通,感到宽松,有序、整齐。从建筑物老化痕迹看上去,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寺宇并不高大,同中国庙寺建筑相似,其工艺考究、精细,雕塑艺术高超。我们没有导游,也不懂印尼教的信奉宗旨和礼仪,无法追根塑源,只能走马观花。

院内最著名的是“洗礼池”,据说在若干年前,此地是火山遗址,形成了地下山泉,被当地人信奉为神水,据说用这水洗头洗浴能净化心灵,会得到神灵保佑。来这里的游客多数是西方人,宗教信仰跨跃了国界,他们都按照当地的信奉教规,在水池边上祈祷,并用池水洗礼,看他们表情很虔诚。此时,我也略感卑微,中国人往往缺乏的就是信仰,西方那么发达文明,还有信仰寄托;中国人是否太空虚和物质了。还有一个院子有个大水池,里面养着一大群肥大各种颜色的鲤鱼,这个宗教也同佛教一样信奉养生不杀生吧。有一个院子边上几个小水渠,有荷花、海藻类的植物。这里的鸡蛋花开的很艳丽、很大,妻子、亲家母、女儿都捡了两朵戴在头目,我们让女儿给她婆婆按中国习俗戴上朵红色的鸡蛋花,让这圣洁的地方见证这份孝敬与永恒。

2、皇宫

从乌布出来,我们去了“皇宫”。巴厘岛的皇宫不是印尼国家某个历史时期的皇都,那样规模宏大和有历史的沉淀,而这里据说是当时这个地区(岛上或相当中国一个地区)的权力中心,或叫封建统治中心。可见它也经历了封建社会或君主制的一个历程,只是没有机会查实这方面的史料,不知其然。皇宫的占地面积不大,仅相当于北京、洛阳、西安、沈阳故宫的十几分之一。它有独立封闭的院落和高高的围墙,有古老的树木和石碑,宫殿屋宇上累累沧桑的痕迹,足以证明它历史的久远。从布局功能看,还很完善,是一个建筑群,有行宫、大殿、偏殿、后宫、集合殿,还有信奉祭祀的庙寺等。皇宫的整体建筑及风格与中国的古宫殿相似,都以庙宇殿为主,其做工精巧、华丽、细腻、张扬,古老的颜味浓厚,色泽有金黄、珠红、紫红,显现辉煌和至高无尚的地位氛围。每处屋宇都能体现印尼教的建筑成份及风格,多棱角的立体门脸、积木式的楼墙屋体、封闭而狭隘的使用空间、沉重而雍散的立面连接等,虽远不及中国故宫的宏伟、壮观、大气、巧妙、合理、复杂,可也不失为独树一枝。

巴厘岛的历史渊源,封建文化、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的古远和灿烂,形成了它的历史沉淀,保留了“皇宫”这份精典。皇宫,我们只是看个外貌,也许它藏匿了太多的秘密,我对印尼这段历史一无所知,无法去解读它过去的故事。

3、乡村风光

从皇宫出来后,行车十几分钟,来到了代表岛上乡村风情的乡村梯田景区。这里体现了岛上乡村生活的全貌,有整齐和零落的居民草屋,都是建在山坡上和路旁,脚下陡峭的山坡和对面梯型的山坡上,是成片成垅的梯田,由于不在一个平面内,形成了立体排列的层次感,在充足阳光照射下,草绿色中带着光影,显现出质感和动态,再配上热带的椰子树、森林、艳丽的花儿,是一幅典型的南国田园风光图,在中国唯有在云、贵、川高源才能看到。我们赶到时已近中午,光影效果不是最佳,只能平铺直抒。这里土地稀少,视野并不辽阔,当地村民只有几十户,梯田上种植的都是稻米,生活来源还可有旅游收入,也算是安居乐业了。这个小小村落是巴厘岛乡村生活、风光、风情的缩影,来到岛上的游客都要来看看,游人很多,我们照了些像,就匆匆离开了。

离开巴厘岛市区向外十多公里就是乡村了,物产稻米、水果、蔬菜,加上周边的海域,也是鱼米果水之乡,应有尽有。这里有乡村生活的原味,没有旅游景区的商品味,村民们恬淡而宁静地生活,他们非常友好,不同于中国旅游景区的连拉再拽和到处弥漫着商品味。你从他们院子里通过也不管你,你在他们田边屋前拍照也不拦你,使你不受拘束。

4、餐饮---烤乳猪、藏鸭店

从乡村出来,我们赶到街区的商贸中心。看上去很繁华,满街的商店、饭店、车辆、人流,在这里看到的外国人很多,并且都是自驾汽车、摩托车,看来有许多在岛上居住。我们也搞不清岛上为什么这么多人,看来,巴厘岛已经超出了旅游岛的清静,被现代旅游带来的交流开放演变成当今的繁荣与喧嚣。女儿她俩领着我们去找一家烤乳猪餐馆,这是她们来之前在网上查找好的巴厘岛特色店。网络的发达方便,为出行准备提供了周密便捷,使你到世界的每一处都没有距离感和陌生。这家烤乳猪店在岛上很有名气,每天都人满为患,我们来时,楼下已坐满了人,年轻的女老板领着我们上了二楼,楼上就我们一伙,还很凉爽。女儿当时通过网上的广告照片认出了女老板,还真有几分亲近感,这的老板也是服务员,她为我们点菜,我们每人要了一套烤乳猪套餐,又各要一杯现榨鲜果汁。片刻,菜就上来了,烤的猪肉上加了些汤汁、调料,饭也是用些配料炒的,还有一碗汤,果汁榨的很浓、很鲜,这顿饭吃的很新奇很顺口。这的其它饭店人也很多,看来巴厘岛确实吸引人。

吃过午饭,我们去了岛上的购物市场,它有两条街,全是摆在外面。各种小商品种类繁多,每到一处都是琳琅满目,大多数都不认识,商品价格很贵,可能是国际旅游岛的小商品都是大身价吧。慢慢悠悠地逛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开始往回返。途中。女儿、女婿领我们去了家藏鸭店,也是一家岛上著名的特色餐饮店,主产品是炸全鸭,可分解点菜和装盘。这家店设在一片水稻田边上,四周是开放式的,有几十张桌子,客人可以坐在靠稻田的餐桌上就餐,能看到一群群的鸭子和远处的山丘、树木、草屋,很有田园感。鸭子是生之于田,取之于水,用之于民,是纯绿色的。我们吃过午饭不久,只喝了几杯果汁,要了几份炸全鸭打包回去晚上吃。

离开这片旅游景区,返回“日航”酒店,结束了一天的岛上景点风光游,感到满有收获的。

六、巴厘岛风情

1、民俗

我们在岛上住了五天,从度假村酒店到旅游景区,从购物餐饮到街区,还有接触的“誓言久久婚礼公司”,这里的民俗总的说来是:民风纯朴、简单、厚重、热情、友善。

也许是印尼民族民风挚朴的渊源,同这里的人接触,让你感受到很舒服,他们性情温和、宽厚、友好、好客、文明,待人随和,好相处,看不到虚伪、奸诈、野蛮、争斗。特别是酒店的工作人员,见面或目光相遇,都会主动打招呼和微笑,从他们眼神中看到的是诚实可靠的眼睛,不同于日本和韩国人那种表面的谦恭虚伪。他们服务很实在,打扫房间、看行李、搬行李等一丝不苟;给他们小费,他会很感激你,并不觉得你是该给的。也许是高级酒店的人员素质好。婚礼公司的各职员也都很文明、友好,与我们交流随和温宛,不咄咄逼人,配合的很愉快。我们在酒店里拍照,他们会主动帮你拍合影;你要与他们合影留念,会愉快地答应;与我们交流时,总是表现出友好、坦诚,没有任何戒备,在酒店里我们拍了一些生活、服务的情景片,他们都不在意。

巴厘岛人生活节奏缓慢、松懒、自由。据说,当地人做生意,如果上午有收入了,下午就会关门休息;客人买东西,他们不强求,来去自由;旅游区、小餐馆都让你感到很随便和轻松,几个景点都不收费,餐馆不喧闹、不紧张,不同中国的这些地方让你觉得很累。他们知足长乐,悠闲自在,同我们国家的广西人相似,家家都不富,但大家都很知足。

一方水土一方人,也许是岛上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理、海洋、土地、气候资源丰盛,使得他们生活稳定,无忧无虑,形成了慵懒的生活节奏和作风;也许巴厘岛人还守着这份生活在自给自足前工业时代的宁静;或许这是他们追求简单生活的固有方式。“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知足者常乐,何必要那么累呢?这让我感到:人们不论以什么方式活着,只要你不停下,生活依旧执着地延伸着……。

印尼人的形象很大方,介于黑种人与黄种人之间的犹黑肌肤,看上去还较舒服,不象非洲人、美国的黑人那样难以接受。他们中等身材较多,身体素质都很健康,男的健壮、女的丰满,普遍都是浓眉大眼,五官端正,其中漂亮的女子不乏其人。

岛上的治安很好,感到很安宁和放松,不会向在中国旅游时感到不安和担心。

巴厘岛,来去匆匆,虽然无法寻找它背后更多的故事,可给我留下了好印象。

2、环境

巴厘岛空气清新湿润,没有重工业,没有污染,没有尘土,天空总是蓝的。岛的面积很大,商贸和居住分布在不同区域,每个区域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城大小。我们住的两家酒店度假村在度假酒店区域,这些国际型的酒店都邻靠海边,离生活区有十多里远,酒店度假区与居民生活区的反差较大。

岛上整体看上去并不发达和繁华,除了机场附近和中心街区的几条街道还算漂亮,其它地方都很土气。楼房不高,整个街区高楼大厦屈指可数,二层楼很普遍,店铺不大又紧挨马路,路面很窄,只能单行,汽车与摩托车都在一个道上跑。这里看不到交警,但交通很有秩序,路边随便都可停车。与西方很多国家一样,机动车都是左侧通行,我们坐在车里总觉得是违章行驶。

居民住的房子多数是很简易的二层小楼,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商服、旅游、特色产品制造、农贸、水果、水稻种植,虽然并不富足,但物产丰饶,使他们生活压力不大。这里的建筑、街区规划,政府行为不突出,不同中国的大拆大建,一定要建成什么样子,他们属于自由松散形,以百姓方便和生计为主导,是以普通民众为基础的人性化治理和建设。中国要是有巴厘岛这样的名气和众多的国际级酒店,早就会政府投资,大兴土木,将老百姓规拢到让老外和有钱人看不到的地方生活,建筑门面与酒店相辅相成,不管你旅游管理及人的素质能不能上去,也要表面过得去,装出个样来,形式主义和好大喜功是过去中国政府的一大腐败。这的旅游人文环境同我们国家有天壤之别,文明,是它的突出特色,所以,尽管这里酒店度假区与民生区的环境反差很大,可并没有影响这些国际一流度假村的经营生计,来这里度假的外国游客络绎不绝,我们从机场和住的酒店看,还是满火爆的,相反地,中国的“三亚”在旅游发展上一败涂地,这说明: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旅游业,文明和管理及风情是最重要的,设施和硬件并非是绝对的。

3、商贸

岛上的商贸,概括地说是:朴素、丰饶、多彩、有突出的地方和宗教特色。

沿街面两侧的商贸区里,几乎都是店铺,虽大小不一,但品类齐全,除了常规的生活服务项目外,主要是本土产品,主要有:木制品,如家俱等,岛上可能是盛产优质木材,生产的都是实木的。石雕工艺品,印尼教石雕建筑用品及尊崇尊供的神佛像工艺品,这类商铺在小岛上就有几十家,雕塑雕刻水准还颇具艺术性,不是中国“乡土民窑”的水平,其民间手工标准很高,体现了岛上的文化、工艺层次,展示出他们对宗教的信奉贯穿于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中。海洋生物、植物手工艺品,有贝壳制做的生活用品和小手工艺品,有椰子壳做的小罐、动物头像等。手工针织品的衣物、帘等,这些做的都很精巧细腻,说明巴厘岛人的灵性和艺术文化与它的知名度是匹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5-3-3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段伟峰详细的介绍了巴厘岛上的乌布宗教寺、皇宫、乡村风光、餐饮、民俗、环境、商贸等异国风土人情,使大家对巴厘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段伟峰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段伟峰 发表于 2015-4-1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5-3-31 18:41
段伟峰详细的介绍了巴厘岛上的乌布宗教寺、皇宫、乡村风光、餐饮、民俗、环境、商贸等异国风土人情,使 ...

比下乡强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30 21: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