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534|回复: 5

《兵团电影队轶事》3

[复制链接]
雨加雪 发表于 2015-3-2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制作幻灯

      小的时候,我就很喜爱看电影,曾经与小伙伴们制作了许多长、短木枪,根据电影里的情节分成敌我战斗、玩耍。每次连队放映电影时,都会帮助放映员挂银幕,放线,一来二去,与当时团电影队的放映员们都混熟了。

      曾经同常在、力刚两位队长学习过放映技术,去电影队之前,我就可以独立安装机器、自行操作放映了。多次同电影队从16连去18连、20连、二中等单位放映。当时,自已的梦想就是要当一名放映员。

      我到电影队工作时,除学习放映技术外,还有一个原因,这是我到电影队上班以后才知晓的。我所在的8.75毫米机长,是一位北京知青,叫张振宇,字写的好,画也画的出色,具有美术特长,正因此,才从18连调到了电影队。而常在队长向政治处打报告要人时也曾推荐了我,这点与政治处领导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当时,已传言知青要开始返城了,领导的用意是:知青返城可以,电影队幻灯不能停,要培养本地的青年学习制作幻灯。常在队长说我,曾经自已制作过一些幻灯。

      这就得要从头说起了,当年在连队上学时,总爱去连部看李姜宗路画画,他画的很认真,作画时几乎不与旁人说话,我只是在专心的看,有时帮助拿些东西。久而久之,自已回到家里也拿起笔和纸学着画。当时,纸很少,又很费。后来,就改在在玻璃上面画,画完了擦掉再继续画。

      那时,天天晚上停电,有一晚,画完后,拿着玻璃对着油灯欣赏,正巧,油灯距墙很近,把画面照射到了墙上,映出自已所画的场景。意外的收获,带给我的启示是如果把灯光遮住,只留一个光线口,画面不就会更好了吗?我们自已也可以制作一些小电影了。

      第二天,自已找了一些木料、插座,费了很大的劲,制作了一个灯箱,一实验,灯光太散,近距离还可以观看,稍远一点就不行了。再改用手电,效果也不算好,但能凑合看。那时,我制作了《刘文学的故事》,大约有十个画面。故事的大意是:刘文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本村地主在偷公家的辣椒,刘文学挺身而出,上前制止,但最终被地主掐死在了辣椒地。此故事为我的几个小伙伴们播放过几次,还在天黑以后带到过学校教室里放过。虽然播放的效果不算好,但却都很爱看,也觉得新鲜。

      后来,电影队来连队放映,我带着灯箱请教常在队长。他说:我安在手电上的两个放大镜片倍数不一,光源也不聚光。他送了我一个放映灯,我安装后一试,效果的确好。放映灯亮度高,但热量也大,放不了多一会儿,灯箱就热了。想了许多的办法,都解决不了散热的问题。最后,还是用手电代劳。

      到了电影队工作后,接触到正规厂家生产的幻灯机和胶片,加之振宇师傅的调教,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振宇师傅返城后,8.75毫米机组仅有我一个人,又总下连队,我大约制作了有200多个幻灯。这期间,吕队长、崇生也曾轮流制作过幻灯。

      第一次去场外放映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羡慕放映员。其实,放映员也不好当,要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素质,只有亲身体验了才知其中的滋味。

      16毫米、8.75毫米放映机在放映时,都是单机播放,每本拷贝结束时,中途要换片,在室内一片漆黑、数百名乃至千名观众等待你一个人的情况下,众目睽睽,谁做放映员都会紧张。一般的来说,放映员需要经过近半年的工作、磨练,才能调整好工作心态。

      我虽说已经历了200场左右的磨练,但都是在场内,大多又集中在了连队。在新华及连队放映电影,早已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了。但是,这一次却不同了,刚担任放映员时的胆怯心理又复发了。

      那一天,力刚队长告诉我,将8.75放映机、发电机检查一下,有毛病赶紧处理,领导要带着8.75机器外出慰问。我一听,心理就紧张了。赶紧同力刚队长说:能不能派其它机组去?振宇师傅不在家,我一个人怕不行。正说着,吕队长进来了,说:这次我也同你去,其它机器拉不了,只有8.75小型机器和微型发电机可以。再有,8.75毫米的《智取华山》今晚拷贝就到,就带这部新发行的影片,6师还没有放映过这部影片。振宇还不在家,8.75机器再没有人比你操作的熟练了。

      晚饭后,我和林哥(电影队都称他“苏里”。)去火车站取回了《智取华山》拷贝,在办公室倒片、仔仔细细检查了影片,填写好检片记录,便回电影队宿舍了。

      路上,“苏里”对我说:吉斯,别想明天的事。
      我说,不让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你替我去慰问?
      “苏里”顿时大笑,说:我去也会紧张的!

      那是刚刚进入6月夏季之初,清晨5时,陈学仁驾驶着北京212吉普车驶向佳木斯,车中坐着夏生祥参谋长、团委赵锡忠(北京知青)书记、电影队吕守钦队长和我。

      当时,佳木斯松花江没有江桥,所有来往的车辆都要通过摆渡出进佳木斯。摆渡后,吉普车由佳木斯驶入福利屯方向的道路时,已快8点了。又是沙石路面,有几段路途也不是很好行车,快中午12点了,才到达福利屯。那时,福利屯不大,饭店也不多,找到一家饭店(其实是小吃部),点了两个菜,吃了点饭。锡忠书记在一个就近的地方找到了电话,与60团(现前进农场)取得了联系。夏参谋长告知对方,请袁团长接电话。

      当时的60团团长袁德亮,是从16团调任去的,与夏参谋长非常熟悉。当车继续行驶时,夏参谋长说:袁团长估算我们在17时左右到,让今晚在60团住,修建别拉洪河的各团是分段施工,怕天黑时,我们找不到16团的施工地点,明天派人带领我们去。

      到了60团,袁团长已在机关大楼等候,说了一会儿话,招待所餐厅告知饭已好了。这顿饭,只有一个菜,炖了一条大鱼,用两个大盆上来的,还做了一个鱼汤。席间,夏参谋长说:我们是半路想到来60团的,没准备慰问品,今晚免费为60团放一场电影。袁团长在感谢的同时,随即安排人通知场部地区的观众,20点露天演出。

      此时,我的心理是彻底崩溃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60团电影队长和两名放映员来接我,我硬着头皮跟着他们去了广场。60团办公室、电影队的同行帮着我架起机器,挂好银幕(当时因车拉不了,没有带珍珠银幕,此幕不能折叠。),接好电源、喇叭线,我调试了一下机器,一切都正常。但我的心理非常紧张,腿都有些发颤。那时,60团没有8.75毫米放映机,放映员和观众都过来围观,再加上来看电影的有3、4000名观众,让我更为紧张了。

      8.75毫米机型是所有放映机中最小的,拷贝小,输片道小,传送齿轮小,换片时间又是最长,在当时考取8.75毫米放映证时的规定,8.75毫米机型换片时间,从断光到给光45秒之内完成就属合格了。我在考取8.75毫米放映证时,监考官是10团放映队长,记忆中应叫董嘉琦,当时,我是在27秒内完成的,成绩排在全师前列。我曾在白天光线好的条件下,创造过19秒的8.75毫米换片记录,是新华电影队中第一个突破8.75毫米换片20秒大关的放映员。

      当时自已之所以紧张,也有很大的原因担心换片慢,加之,又是代表16团出来的,就更无法自控了。直到放映开始后,我的注意力也进入了影片的故事情节中,才感放松,换片时如同在新华放映一样,很快的完成了。60团的同行们说,速度与16毫米基本是一样快。

      第二天,我们去了别拉洪河16团施工地,当时16团参加施工的机车与人员基本都是水利连的,那里的条件很艰苦,人员都住在帐篷里。我们带去的电影用发电机发电在帐篷里放映的,领导为参加施工的水利连送去了慰问金。

      后来,我曾随领导去过十几个地方慰问,再也没有出现过紧张的心理与情形。实践证明,只有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才能使自已的工作得以全面的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3-22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来放电影,就像过节一样,男女老少不管多冷也都要到露天广场去看。因为没有其他娱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杨以明 发表于 2015-3-2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猫 发表于 2015-3-2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在电影组制作放映幻灯,我们搞了一段时间,我们有一台三镜头幻灯机,是总后201部队宣传处发给我们的,我们政治处老郑画的好,还弄成带动作的呢。一个玻璃片贴上糯米纸,在上面画上图,用另一个玻璃片合在一起,用白胶布粘好。我们老郑还设计玻璃片用蜡烛熏黑后,在上面画图效果也不错。我们放电影前用幻灯片宣传,护林防火;英雄事迹;先进人物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5-4-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呐!放映员也不好当,要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素质,只有亲身体验了才知其中的滋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荒阳 发表于 2015-4-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