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董事长谈油品质量:卖什么油我们说了不算
谈油品质量卖什么油我们说了不算 京华时报:油品质量是雾霾的主因吗? 傅成玉:我们国家的资源使用结构中,煤占66%,石油顶多占到18%。煤不好,但是我们能离得开吗?我想,有一天大家都可以用清洁的煤,但是现在做不到。 京华时报:国内成品油质量为什么不高? 傅成玉:国家有标准,但是各省级政府可以自己选择使用哪种标准的油,这就导致了几种不同标准的油在全国同时存在,有的人希望油价便宜,因此选择使用更低标准的油,所以当地的油品质量就没法提上去。事实上,中石化具备生产国Ⅳ、国Ⅴ等更清洁油品的能力,但不是我想卖到哪儿就卖到哪儿,而是政府批到哪儿我就到哪儿。 京华时报:据您所知,油品标准每提高一级,成本会上升多少? 傅成玉:这个需要问专门的专家了。 谈改革难点 不让大批国企职工失业 京华时报:您认为国企改革的难点在哪儿? 傅成玉:调结构有两块是非常难的,一是产业结构,另一个是能源结构。过剩产能后面连着人,连着就业。以石化行业为例,这个行业过去是从计划经济发展起来的,产业布局跟资源合理配置效益最大化没关系。各地都要发展,大家争项目,往往是地毯式布局,资源配置效率非常低。去年,国家提出在“十三五”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石化企业遍地开花,有一些低效益、不可持续发展的关也关不了。一是地方政府不干,因为税收没了,二是企业的人不干。去年以来国内油价十三连跌,中石化下面很多企业不赚钱了,我们关了几十套装置。但不能关企业,关了人怎么办?要解决人的出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说“下岗”。 京华时报:那人的问题怎么解决? 傅成玉:现在的改革是既要发展又要改革,还不能让大批人失业。这就既要靠创新,又要靠创业,还要为职工找出路,同时还要调结构。核心还是解决人的问题。中石化在职员工有上百万人,在西方大概只用10万人就能完成正常生产,但我们不可能裁掉90万人。我们现在一年几万人地解决,要为这些职工找到出路。
|